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宝宝这一年(1岁安全感建立关键期)
内容
编辑推荐

侯魏魏编著的《宝宝这一年》是一套按照年龄系统介绍幼儿心理的教育指导作品

美国心理学家路易丝·埃姆斯指出:

每长大一岁,你的孩子都会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

1岁,他很乖巧;

2岁,他变得非常叛逆;

3岁,他开始决心做个好孩子;

4岁,他又变得粗野!

……

每一年,你都需要重新认识和了解你的孩子!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那么你会感觉孩子在某些年龄总是那么难带;如果你知道了孩子心底的秘密,你会发现孩子最难带的时期正是能够让他们迅速成长的时期。翻开《宝宝这一年(1岁安全感建立关键期)》来了解1岁宝宝吧!

内容推荐

1岁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需要通过别人对自己需求的满足来确定自己是安全的;

需要通过触摸、品尝才能对某个事物建立直接的联系;

需要通过频繁的重复来加深因果关系的建立,如频繁开关门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照顾和引导1岁的孩子?

根据第一点,我们知道不能对孩子的哭泣采取不予回应的态度;

通过第二点,我们知道不能阻碍1岁宝宝的什么都吃的行为;

通过第三点,我们知道不能厌烦1岁宝宝的重复行为……

《宝宝这一年(1岁安全感建立关键期)》的重点在于全面系统的讲述每一岁的宝宝的心理特点,再根据这些特点给家长关于教养方法上的建议,同时给出智力、认知、游戏方面的方案。为每一岁的孩子量身定做,更有借鉴意义。

《宝宝这一年(1岁安全感建立关键期)》由侯魏魏编著。

目录

Chapter 01 开放的内心——1岁幼儿的心理关键点

生命从无到有,意味着一切可能。1岁的幼儿从出生的一如“白纸”到渐渐能够听懂大人们说什么,小小的他或哭、或笑、或怡然自得、或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放手,心里到底想些什么呢?或许在这里,你能找到答案。

强烈的依赖感

心理与认知发展飞速

永不满足的需求

无他的世界

他的动作透漏了他的内心世界

神奇的记忆力

牙牙学语——1岁幼儿的语言发展进程

多彩的情绪

Chapter 02 宠溺与爱——和1岁幼儿的相处与沟通

宠溺与爱是父母给1岁幼儿最好的礼物,当然,这份礼物也能给幼儿和父母带来友好而积极的相处与沟通。1岁的小宝宝,还没有建立任何评价系统,所以就算爸爸妈妈再怎么宠溺他、爱他,也不必担心教坏他。相反,1岁的幼儿很需要这种无尽的宠溺与爱。

别对他说“不”,只需“转移”

尽可能多的肢体接触

给他找一些1岁的小朋友

做好小宝宝的“保镖”

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宝宝有需求一定要呼应

安全感,不得不提的“大防”

婴语,实现与宝宝的完美沟通

Chapter 03 自由与规律——1岁幼儿的生活

在宝宝1岁的时候,除非父母刻意去修正他们的生活作息,否则他们基本上还是习惯于胎宝宝时期的作息与习惯。困了就睡,饿了会要食物,需要温暖而洁净的环境,这是他们最稳定的生活常规。当然,不管你有多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此时都还有时间,没有必要让孩子经受太多的训练。

睡宝宝的“睡”生活

温暖、洁净,一个都不能少

玩,每日的必修课

户外生活趣味多

让宝宝走

宝宝会用杯子喝水喽

小勺带来的乐趣

Chapter 04 发现与引导——1岁幼儿的性格“萌芽”

1岁幼儿的小小身体里隐藏着各种可能,任何一个苗头都有可能成为日后他们的主要性格,关键是看父母如何发现与引导。1岁幼儿心理、思维、智力的发展尚未完善,但其中有些积极的品质已经崭露,成为最早性格教育的契机。父母应抓住这个契机,发现幼儿身上积极的方面,并及时引导。

告诉孩子对和错,会让他安心

爱的萌芽——1岁幼儿的爱的引导

1岁宝宝“宽养”好——敏感性格早预防

满足也要有技巧——训练1岁幼儿的耐心

保护好1岁幼儿的信任——信任也是一种能力

适当满足1岁幼儿的“口”欲——口唇性格的预防

Chapter 05 自然轻松的教与学

——1岁应该进行的智力培养

1岁幼儿的智力培养不必刻意,但爸爸妈妈如能以幼儿思维的方式引导,比如在孩子高兴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孩子读儿歌或儿童喜爱的诗歌,利用有趣的声音、图画资料等,这些知识都将存在于幼儿的大脑,并刺激幼儿的思维发展,让幼儿变得更聪明。这就是所谓的早教。不过这样的早教并不需要刻意为之,“顺”幼儿思维之发展“辅助”之,效果最好。

适合1岁宝宝的诗歌学习

红绿黄——和1岁宝宝一起认颜色

洋娃娃会唱歌——1岁幼儿的无意识音乐熏陶

英语动画光盘——1岁幼儿英语环境塑造

1岁宝宝爱听的故事

和1岁宝宝一起快乐阅读

Chapter 06 婴儿也“难缠”

——1岁幼儿最令人头疼的教养难题

1岁的孩子似乎什么都听父母的,恣意地度过单纯而快乐的人生第一年,然而即使如此单纯而简单的婴儿,还是会给父母出些令人头疼的教养难题。

爱唱反调怎么办

6个月时会遭遇认生问题

半夜不睡觉的问题

吃饭跟着跑

宝宝不爱说话

宝宝变成“小暴力”

小小婴儿也“吃醋”

超爱翻箱倒柜

Chapter 07 以感官为主的练习性游戏

——1岁孩子玩的益智游戏

1岁幼儿的学习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游戏是他们的课堂,也是他们的生活。不过,1岁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只对那些以感官为主的不断重复的练习性游戏产生兴趣,其他的游戏,即使非常有趣,他们还是没有兴趣。

走来走去游戏

动作练习性游戏

1岁幼儿手指操

指认物品游戏

排列游戏

找找看游戏

分类游戏

爬行游戏

藏猫猫游戏

试读章节

强烈的依赖感

最美好的时光

在温暖的襁褓里睡眠,只能试着动动手脚,在刚刚出生的1~2个月里,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抬抬头都不可能,这样一个粉嘟嘟的小家伙还能做什么呢?他只能依赖爱他的、给予他生命的爸爸妈妈和亲人们了。

对于刚刚升级为爸爸妈妈的人们来说,再也没有比1岁的小宝贝更招人喜爱的,他们像天使一般迷人,能够带给爸爸妈妈甜蜜的、不可言喻的快乐与美好。爸爸妈妈之所以如此喜爱1岁的小宝宝,除了对这小小的人充满了期待外,这小小的人对爸爸妈妈绝对的依赖可能也是他们受到喜爱的原因之一。

软软地躺在婴儿床上,冷了,由爸爸妈妈给穿衣服;饿时大哭,妈妈就会来喂奶;不舒服时哭,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就会来寻找缘由,看看是否是尿布湿了,再或者是不是衣服穿得太紧了……至于宝宝自己穿粉色的衣服,还是蓝色的衣服,留长头发,还是剃了一个小光头,都没有关系。

1岁幼儿完全依赖着爸爸妈妈,无条件地相信爸爸妈妈会爱他们、保护他们,为他们消除一切不适感,这种情感一直延续到10个月以后。尽管小小的宝贝依然会依赖爸爸妈妈,但是却有了一些小的变化,比如10个月以后带他去理发,大多数的小家伙就会因害怕或者不适而拒绝这样的行为。不过,尽管他们拒绝,如果爸爸妈妈强行让理发师给他们理发,他们也只能用大哭来反抗一下,并不能做出任何有效率的反抗行为,而只需要10分钟,他们可能就会忘记令自己痛苦的源头——爸爸妈妈,选择继续相信爸爸妈妈了。生理依赖决定了精神依赖

马斯洛说人的需求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最低的就是生理需求,然后依次是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岁幼儿的需求还停留在生理、安全的生存需求层面上,而爸爸妈妈满足了他们,并给予了他们继续满足的信心,使得幼儿对爸爸妈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说到底是生理依赖决定了1岁幼儿的精神依赖。

1岁幼儿如此依赖爸爸妈妈当然不仅仅出于赤裸裸的生理需要,也是精神因素使然。当幼儿还是一颗在妈妈子宫中的胚胎时,他们接触的、熟悉的是有妈妈的环境,比如妈妈的心跳声、说话的声音和那种由血脉渗透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出生后,冰凉的空气第一次充满了肺,他们发出人生的第一次哭喊,同时隐藏在身体里的天生的恐惧基因也慢慢打开,而唯一能够平复他们恐惧的就是熟悉的事物,比如妈妈的心跳、语言,或者类似于妈妈的心跳的声音和语言,甚至能带给他们熟悉感觉的环境和人,都将成为他们依赖的对象。

1岁幼儿的依赖是全身心的依赖,他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都要通过这种依赖得以维系,因为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在依赖的过程中,这个小宝贝与爸爸妈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产生了美妙的感赏。

陪伴与宠溺

如何宠溺1岁幼儿都不过分,因为他们缺乏对世界、情感的认识,而且对这些问题的记忆力并不是很好。大部分1岁的幼儿不会故意捣乱,以求得宠溺或者陪伴,他们之所以会哭或者要求爸爸妈妈陪伴,多因环境孤单让他们产生了不适感,或者身体有了某种需求。所以除非是他们睡眠的时候,或者想要自己待一会儿的时候(有的1岁的小家伙醒来后,会独自玩耍,并不需要爸爸妈妈、亲人或保姆的陪伴),其他时间爸爸妈妈、亲人或保姆应多陪伴他们。

当他们哭闹的时候,在确认他们安全的同时,不必急急忙忙跑着去安抚他,但也不能任由他哭得撕心裂肺而不管。要告诉他爸爸妈妈在,让他听见你的声音,过一会儿再去看他,找寻他哭泣的原因,并帮他们解决问题。  当然,小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睡着的,并不需要爸爸妈妈做很多准备。但是在他有需要的时候,请爸爸妈妈一定陪伴在他身边。曾经看到一个小婴儿,自己独自在婴儿床上大哭,直到她的爸爸爬进婴儿床。婴儿只是爬在爸爸身上,头放在爸爸的胸口,就安然地睡着了。当这位爸爸想趁着小家伙睡着后起身离开时(因为婴儿床对已经成年的爸爸来说实在是太小了,窝在这里实在不是什么舒服的事,尽管有可爱的女儿相伴),他小小的女儿就立刻惊醒并大哭。我们认为这个小婴儿的安全感已经几乎被毁灭殆尽,这可能与她出生前或者刚刚出生时没有建立起安全感有关,只有她最亲的人在身边,听着熟悉的呼吸和心跳声才能入睡。P2-4

序言

综述:“天使与人”

——1岁的孩子是天使,也是人

对1岁宝宝用小天使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一个可爱小生命的降临,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欣喜,成了家中的至宝。可是,同时他也一个难以“琢磨”的人。有的时候,他比较好侍弄,给他吃上奶或换上干爽的尿片,他就满足了,要么呼呼大睡,要么玩耍上半天,可爱极了。有的时候,他又是那样的不可理喻,这样侍候也不行,那样照顾还是哭闹,好像是故意在同爸爸妈妈作对,弄得你身心疲惫,然而他还是不满意。

刚出生的小宝宝,还比较好对付,只要让他吃饱,及时换上尿片,他就心满意足了,这个时候,睡觉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即使爸爸妈妈有些照顾不周,他也不太计较。一是来不及计较,瞌睡虫逼着他赶快闭上眼睛;二是他的需求也不大,提不出什么额外的要求。这时,爸爸妈妈感到苦累的是要勤洗尿布,频频地喂他吃奶,基本上没有整块的休息时间。总的来说,快乐还是占主流的。当宝宝睡着后,那粉嘟嘟的小脸任你亲吻,甚至轻轻掐一下也没有关系,他在睡梦中还能咧开小嘴笑一下,仿佛做了香甜的美梦。

宝宝到了3~4个月时,出落得更加可爱,眉眼已经长开,大眼睛也有神了。只要醒来,就喜欢和爸爸妈妈用眼神交流,愿意待在爸爸妈妈的怀里享受亲子甜蜜的时光。同时,宝宝的脾气也见长了,不再满足吃吃喝喝,他追求更多的享受了。在还不能开口提要求时,就用哭声来提出要开饭、我尿湿了、我还不想睡觉、我要到外面看风景。如果是粗心的爸爸妈妈,就难以猜中宝宝的这些不同需求,更谈不到及时呼应和满足了,宝宝自然会大发脾气,用更大、更不耐烦的哭叫来表示自己的愤怒和抗议。这对爸爸妈妈来说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的哭声包含着太多的信息,爸爸妈妈如果不能及时“破译”,猜透他的小心思,他就会“不依不饶”。

到4~5个月时,当宝宝看到小火车钻山洞时,就会惊奇地盯着山洞入口:咦,火车没了?他没有想到往山洞里看一看,对他来说,藏起来的物体就等于不存在。5个月后,他就能发现“躲在后面”的东西了,明白消失的东西并不等于没有了。大约6个月的时候,宝宝的视觉可以调焦距了,他们的视力越好,就越能准确地区分周围人的不同。他们已经能从几米远处认出爸爸妈妈,此时他也能判断出谁是让他害怕的陌生人。

当宝宝能爬会走时,随着各种能力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温饱问题,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他已经蒙眬地知道自己是谁,对这个世界有了基本的了解,外界的太多诱惑令宝宝不再满足做爸爸妈妈的小可爱,而是要自己探究这个世界,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

从宝宝嗷嗷待哺,到他能走向这个世界,宝宝第一年的变化之快,犹如过山车般不可思议,几乎每一天他都能增长一项本领。作为爸爸妈妈,是否跟得上宝宝飞速发展的“步伐”是很关键的。这就要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宝宝多观察,与他多交流,及时了解宝宝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并予以及时的满足。可以说,在宝宝的整个1岁时期,爸爸妈妈必须能看懂宝宝的心,这是做爸爸妈妈的第一年里的必修课程,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最关键的是,宝宝在这一年里,如果他的需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对他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1岁的宝宝很少提出额外的要求,他们比较容易满足。不要把宝宝的人生第一年看得过于轻松,除了要照料好他们的生理需求外,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也需要在心理和行为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因为宝宝的各方面发展都处在齐头并进的萌芽阶段,就像春天里绽放的各色小花儿,每一个都需要予以及时的阳光普照和雨露的滋润,偏废或忽略某一个方面是不行的,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宝宝这一年(1岁安全感建立关键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魏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57749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