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编著者彭丽华。
本书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运用叙事史学的笔法,将安史之乱置于唐代历史大背景下,从韩翊与柳氏爱情离别的悲伤遭遇、杜甫与李白流亡路上的艰辛跋涉写起,深入探讨了大唐极盛之时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安史之乱中的关键几点——封常清与高仙芝枉死、颜真卿兄弟顽强抵抗、哥舒翰战败降燕、张巡浴血睢阳城、郭子仪与李光弼再造王室,并剖析了唐玄宗父子对平叛策略的选择及平叛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探寻安史之乱后唐帝国走向藩镇割据并演变成五代的症结所在。
图书 | 安史之乱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安史之乱》编著者彭丽华。 本书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运用叙事史学的笔法,将安史之乱置于唐代历史大背景下,从韩翊与柳氏爱情离别的悲伤遭遇、杜甫与李白流亡路上的艰辛跋涉写起,深入探讨了大唐极盛之时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安史之乱中的关键几点——封常清与高仙芝枉死、颜真卿兄弟顽强抵抗、哥舒翰战败降燕、张巡浴血睢阳城、郭子仪与李光弼再造王室,并剖析了唐玄宗父子对平叛策略的选择及平叛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探寻安史之乱后唐帝国走向藩镇割据并演变成五代的症结所在。 目录 序 重新认识开天盛世和安史之乱 第一章 一叶随风忽报秋 一、韩翃与柳氏:动乱带来的悲情5 二、在路上:安史之乱带给唐人的集体记忆 三、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 第二章 张九龄与李林甫 一、盛世与人才:文学与吏治之争 二、奸相李林甫? 三、盛世里的三大危机 第三章 长得君王带笑看 一、华清宫的太平笙歌 二、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与李龟年的联合创作 三、忠诚的高力士与尴尬的皇太子 第四章 云中乱拍禄山舞 一、唐代蕃将与开天边事 二、安禄山的崛起 三、杨国忠的刺激 第五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 一、来自河北的迟到消息 二、出身未捷身先死:枉死的封常清与高仙芝 三、颜真卿、颜杲卿兄弟的顽强抵抗 第六章 此日六军同驻马 一、哥舒翰与潼关保卫战 二、马嵬事变 三、灵武与成都:南去人稀北去多 第七章 艰难的平叛 一、 灵武即位与平叛蓝图 二、浴血睢阳城张巡 三、再造王室的郭子仪与李光弼 第八章 权力的交接 一、皇帝父子的复杂情仇 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安史家族逃不开的厄运 三、百僚何日再朝天 第九章 在妥协中结束的平叛 一、至德收京回纥马 二、中人的掣肘与干扰 三、沧海未全归禹贡 附录 安史之乱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安史之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彭丽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283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 |
CIP核字 | 2013274188 |
中图分类号 | K242.205.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