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王海渭、张寅彭主编的《胡河清文集(附别册上下)(精)》介绍了:胡河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钱钟书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均达到很高境界;胡河清提出的“中国全息现实主义”、“中国文化的诗性氛围”等命题与概念,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
图书 | 胡河清文集(附别册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晓明、王海渭、张寅彭主编的《胡河清文集(附别册上下)(精)》介绍了:胡河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钱钟书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均达到很高境界;胡河清提出的“中国全息现实主义”、“中国文化的诗性氛围”等命题与概念,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 内容推荐 胡河清,文化批评家、学者。祖籍安徽绩溪。一九六○年生于甘肃兰州。曾任教于上海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一九九四年逝于上海。著有《灵地的缅想》、《真精神旧途径:钱锺书的人文思想》、《胡河清文存》等。 《胡河清文集(附别册上下)(精)》为胡河清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汇集,由王晓明、王海渭、张寅彭编选而成。王晓明、王海渭、张寅彭主编的《胡河清文集(附别册上下)(精)》分上下两卷,约八十万字,含专著、论文、读书札记、书信、小说、讲义及其他杂著等,迄今知见的胡河清著述均已收入,多篇未刊文稿系首次面世;另附珍稀图片、影印手稿两百余幅,全景呈现胡河清杰出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人生风貌。 目录 上卷 序言 第一辑 洪峰论 马原论 史铁生论 贾平凹论 汪曾祺论 重论孙犁 孙甘露论 论阿城、莫言对人格美的追求与东方文化传统 论阿城、马原、张炜:道家文化智慧的沿革 论格非、苏童、余华与术数文化 贾平凹、李锐、刘恒:土包子旋风 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利嘴 中国全息现实主义的诞生 第二辑 历史小说中的革命英雄典型——试论《铸剑》中的眉间尺和宴之敖者的形象塑造 张洁爱情观念的变化——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到《祖母绿》 超脱的代价——读李晓小说随想 瓜园古渡话格非 苏童的“米雕” 王安忆的“慧心人” 阿成的“怪味豆” 反讽乏力症——评余华《鲜血梅花》 《荷塘月色》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距离 痴人·跳舞·悟道——李劼其人及小说《无悲无喜》如是说 冰雕银钩绘南天——王充闾游记读后 我看《所罗门的瓶子》 朱大可:文化恐龙的休蛰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传统 …… 第三辑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下卷 第七辑 真精神 旧途径:钱钟书的人文思想 第八辑 补遗 第九辑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胡河清文集(附别册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晓明//王海渭//张寅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630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2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00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78 |
CIP核字 | 2014032110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6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2 |
宽 | 167 |
高 | 7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