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悬疑之谜/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历史悬疑之谜(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囊括了从三皇五帝到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从不足为外人道的后宫秘事到林林总总的民间传说,纷纷杂杂,色彩纷呈,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吸引着我们进入,并且乐在其中。

内容推荐

《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历史悬疑之谜(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内容简介: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就像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宝库,洋洋洒洒地记录了炎黄子孙书写历史的伟大进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更是所有中国人坚定的人文信仰。《中国历史悬疑之谜(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选编了中国历史上备受瞩目、极具争议的历史谜案,希望能让青少年读者更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意蕴,激发青少年读者进一步探索历史谜团的兴趣。

目录

帝王之谜

 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项羽不肯渡乌江之谜

 曹操不称帝之谜

 李煜亡国之谜

 建文帝生死之谜

 努尔哈赤祖姓之谜

 乾隆生母之谜

 同治帝死因之谜

 光绪帝死因之谜

后宫秘事之谜

 夏桀的爱妃妹喜是“间谍”吗

 殷纣王独宠妲己之谜

 周幽王贪色误国之谜

 三位国君争夺息夫人之谜

 唯一让枭雄曹操流泪的女人是谁

 武则天后宫面首知多少

 上官婉儿为何不记武则天灭族之仇

 杨贵妃是否被缢死

 清初皇后阿巴亥殉葬疑案

 董鄂妃身世之谜

 国母为何剪发为尼

 香妃是否确有其人

 珍妃坠井之谜

朝纲之乱

 赵高乱秦之谜

 秦桧是如何卖国的

 明代“壬寅宫变”之谜

 李白成为何要杀谋士李岩

 吴三桂降清之谜

 禁城行刺为哪般

 满清皇室两个家族的恩怨形成之谜

名人之谜

 孔子真是“梦生”的吗

 墨子是否姓墨

 一代名将赵云真的是女子吗

 张飞原型疑是白面书生

 章怀太子是武则天杀的吗

 包公死因之谜

 岳飞死于何人之手

 陆游与唐琬是表兄妹吗

 郑成功猝死之谜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究竟是怎样的

 洪秀全死因之谜

 袁世凯猝死之谜

野史杂说

 中国人人种之谜

 东西方古人类之谜

 中国的文官武将是何时分开的

 50万南下秦军后裔今安在

 孟姜女真的哭倒了长城吗

 项羽是否曾火烧阿房宫

 中国还有“汗血宝马”吗

 汉代黄金消失之谜

 关羽真的不近女色吗

 南少林寺遗址在哪里

 北京中轴线指向之谜

 东陵宝藏藏于徐公馆吗

 唐朝的“黑人”是从哪儿来的

 唐玄奘取经真的途经楼兰吗

 何谓“拐子马”

 太平天国的窖藏珠宝流落何处

 “公主堡”之谜

 北京公主坟葬的是哪位公主

 “昭陵六骏”来源新说

 到底有多少个王朝在西安建都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中国古代帝王大都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嫔。在后妃制度中,“第一夫人”又称皇后。皇后是太子之母,立后制与储君制互为表里,成为了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秦始皇始终没有册立皇后,其所做所为似乎与历史上的游戏规则背道而驰,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对于这一千古之谜,参加“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认为,秦始皇没有立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性格及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秦朝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经制度化。秦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各种国家制度已臻完善,统一中国后,各种制度的建立更加全面,并做出了皇帝的正妻为皇后、母亲为皇太后的规定。但是秦始皇却始终没有册立皇后,这成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

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研究员说:“秦始皇从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中间有9年的太平天子时间,这段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秦始皇即位3年,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9年他都未册立皇后。从22岁到39岁这17年间是他独自掌权,虽说国事繁忙,但立后也不费事,可他同样没有办理此事。从39岁到50岁,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册立个皇后‘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但他同样没把这件事落到实处。由此看来,秦朝虽短,但秦始皇是有充足的时间立皇后的,不是他来不及立皇后,也不是皇太后不操心,更不是大臣不尽职,实际上就是他自己不愿意立后。”

“秦始皇在有机会册立皇后的时间内未册立皇后有许多原因,主要原因是很复杂的。除性格多疑恐受皇后掣肘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方六国的佳丽尽充后宫,要从中选出一个既是名门之后,又端庄贤淑的女子也是一个难题。何况秦始皇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王——三皇五帝,对皇后的标准也定得颇高。这样一来,选定皇后就更难了。另外,秦始皇不立后还跟他追求长生不老有关,他4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3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死之药,甚至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后宫六国佳丽众多,他又总想着自己能长生不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行为失宜,秽乱后宫,甚至生了两个儿子。这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到很深的伤害,可以说是令他终生难忘的伤痛。为此,他把母亲赶出了首都成阳,后来虽有悔意,但至死也未让她再住回咸阳。研究员还说:“由怨母而产生的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对待婚姻问题上没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宫里的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不检点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也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项羽不肯渡乌江之谜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但实际上,项羽兵退乌江边后,完全是有机会渡江逃回江东的,可他为何不渡乌江呢?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来,人们有着种种说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有学者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但如果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因为虞姬之死未免显得论据不足。而“子弟散”的说法与《史记》上说的“项王笑日:‘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一致。“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项羽即便过江,败局也已定下。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  但有的学者提出,自固陵战败后,项羽连连败退,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由此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并且是一路逃奔。如果说项羽因失败使江东八千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对江东父老的话,垓下被围时,“虞姬死而子弟散”,他就应羞愧自杀。但是,渡淮之后从骑仅百余人,至阴陵又迷了路,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身陷天泽,被汉军追上,如此狼狈的境遇他没有羞愧自杀:逃至东城,汉骑将之包围数重,尽管他“自度不得脱”,但还是把仅剩的二十八骑组织起来作了一番拼杀,又“亡其两骑”,这时候的项羽仍“欲东渡乌江”。所以,学者们认为,如果说项羽好不容易逃到乌江岸边时却突然感到羞见江东父老而自杀似乎有些说不通。项羽的羞愧之心来得太突然,也不合情理,所以这很可能是司马迁为使情节完整而虚构出来的情节。

有人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战争苦难的角度考虑的,认为项羽自杀是因为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结束战争,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以鸿沟为分界,但是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和谈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持续了数年的残杀。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项羽为何不渡乌江?两千多年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历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至今仍难有定论。P3-6

序言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犹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记载着炎黄子孙书写历史、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同时也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每一段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极其辉煌的奇迹和很多难以解释的历史谜团。在这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的深埋在积淀的尘埃中;还有的虽然流传了千百年,但至今仍无定论;有的虽然就在我们身边,但却很神秘,至今迷雾缭绕,不能破译。这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由于资料匮乏,史实难查,使身为后来者的我们无法获取更为可靠的证据。但我们的情结就在那里,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人文信仰的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合理的文化思维来还原历史的真相。当然这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却乐在其中,因为没有人不想对神秘的中国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没有人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历史中留下了何种印迹。

为此,许多专家、学者投身于研究当中,通过他们的研究,有的谜案逐渐明朗化,有的谜案经过认真排查,纠正了不少世代相传的误说。而本书中所选编的谜案,则是对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史进行梳理后,挑选出的最受大家瞩目、最具有争议、近乎于真相的历史谜案。本书囊括了从三皇五帝到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从不足为外人道的后宫秘事到林林总总的民间传说,纷纷杂杂,色彩纷呈,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吸引着我们进入,并且乐在其中。

在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采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资料,并用分析和例证来表达最权威的观点,以期能拨云见日,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和明晰这些谜案背后的真相。当然,这只是我们美好的期望,也许这些谜团已经随着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尘封岁月远去,我们永远也无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也正因为它的神秘,而使我们保持了这种永久性的向往,激发着我们一直探究下去的欲望。

不仅如此,本书还具有学术性、资料性和趣味性三者合一的特点,书中文字娓娓道来,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给读者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希望能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意蕴,更从容地洞悉在那些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后面所潜藏的人性的微妙以及逻辑的必然,激发读者进一步探索历史谜团的兴趣。

编著者

2012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悬疑之谜/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滑艳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93840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