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发、李云、沈弘主编的《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通过搜集翔实的史料,以生动的笔触与丰富而珍贵的历史图片,介绍了北京大学从其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到1949年之前的这段历史,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前期蔡元培、胡适等历任校长,辜鸿铭、陈独秀、李大钊等著名教授、学者及校园建设、学校生活、校旗与校徽的设计等情况,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图书 | 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肖东发、李云、沈弘主编的《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通过搜集翔实的史料,以生动的笔触与丰富而珍贵的历史图片,介绍了北京大学从其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到1949年之前的这段历史,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前期蔡元培、胡适等历任校长,辜鸿铭、陈独秀、李大钊等著名教授、学者及校园建设、学校生活、校旗与校徽的设计等情况,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讲述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仁人志士创建京师大学堂到历经庚子战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老北大的历史,用大量翔实的史料向读者讲述了北大是如何在那些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坚持办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追求真理,向往光明,耿介不阿、奋起抗争的人格精神始终贯穿全书。 肖东发、李云、沈弘主编的《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以时间为轴线截取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以及既有标志性又有趣味性的人与事,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文献,或摘引名师语录,或设有小序及专论,精心编排,以议叙相间、图文交织的形式展现北大的精神,勾勒出北大人自强不息的傲然风骨。 目录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学堂散记 英语校名 首任总教习丁韪良 老北大 北京大学校旗图说 校长——老北大之魂 教授——老北大的魅力 红楼——老北大的永恒象征 图书馆——精神的家园 沙滩——老北大的永恒风景 代代相承的社团活动 丰碑永驻的学生运动 赴国难 弦歌不辍 燕园旧影 贝公楼溯源 绛霞映照临湖轩 燕大学生军骑兵团 燕园姐妹楼以谁命名? 燕大习俗:对一年级新生的考验 燕京大学的女大学生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肖东发//李云//沈弘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458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7 |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8 |
| CIP核字 | 2014056464 |
| 中图分类号 | G649.2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5 |
| 宽 | 190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