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迁与安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宏民所著的《迁与安》是国内第一部写南水北调大迁移的撼心之作。作者无意于再现事件,而是着力写丹江边子民在故土上的根被拔起时心的痛感、空感和慌乱感。作品还表达了人去江荒,心魂、江魂、草木魂,都将失去记忆的回归路。《迁与安》通过一位移民一生的经历串起了丹江口水库数次移民事件,以对待移民的不同方式和态度,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值得阅读。

内容推荐

高宏民所著的《迁与安》聚焦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搬迁工作,通过对老移民方进和去世前几天的心理活动的展示来书写这一伟大壮举中的人与事。着力颂扬了以项景英为首的一大群干部在移民工作中以身作则、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对几代移民体察入微的描写,又折射出一种独特的移民文化现象。《迁与安》在移民大的背景之下,也对转型时期的社会进行了深入思考,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力和对现实的关注。

试读章节

又一个深秋,即2010年的深秋来临之际,方进和老汉死了。

老汉死的时候,儿女们都在身边,老汉对儿女们说:“这一辈子,我对不起你们的爷爷、奶奶。”

又说:“你们妈妈跟着我苦了一辈子,最后也没落啥好。”

儿女们听了他的话,眼泪都流了出来,可是都不知道说什么来安慰他们的父亲。他们隐隐地想起了命,一个人的命,全家人的命。

记得父亲给他们讲过命,父亲这时候想起三位亲人,也还是在讲命吗?命真的是不可改变的吗?眼前的事实是,命再次光顾了他们家,父亲就要死了。父亲和其他三位亲人一样,都是死于搬迁。父亲死于最近的这次搬迁。

搬迁一次,就死一位亲人,这就是命吗?

方进和看见了儿女们的表情,知道他们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心里也就很舒畅。

方进和其实还有一句话,也是很想说的,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竞迟迟没有说出。没有说出,却是很想说的。儿女们看见他嘴巴动,知道他还有话说,就都围过来细听。可是眼看着他们的父亲就要咽气了,话还是没有说出。儿女们都很着急,知道这将成为千古遗憾了。

“爸,有啥话你就说嘛!我们都听着呢!”小儿子方虎实在忍不住了。

“是呀,爸,说吧,我们一定按你说的来!”大儿子方奎也跟着说。

女儿方瑾眼巴巴地看着父亲,眼泪流得更急了。

“咱们有根了!”

方进和终于在自己生命结束之际,把最后的一句话说了出来。说出了这句话,他好像完全地释然了,接着便带着极大的平静,离开了人世。

儿女们愣怔了一下,就在这愣怔的刹那,他们的父亲死去了。他们相互看着,脸色都有些异常。接着,又都像是明白了什么,脸色跟着缓和下来。儿媳妇小缇还撇了撇嘴。谁能想到,父亲最后说的,竟是这样的一句话!这意味着父亲的死,与前三位亲人的死,是有天壤之别的。

用得着这样踌躇吗?

父亲心里,究竟又在想着什么?!

方进和死后埋在移民新村南边新辟的墓地里。这是他生前所知道的。并且他知道今后村里死了人,都将埋在那里。他不知道的是,竟会有那么多人来为他送行,镇里的干部,县里的干部,甚至县委马书记都来了。马书记讲了话。马书记动情地说,老方这一辈子不容易,吃了很多苦,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很多人都欠他很多。这是给方进和开了一个追悼会。县委书记亲自为一个农民开追悼会,这是许多年来所罕见的。方进和泉下有知,一定会流泪的。

方进和死的时候想起了父母和妻子,并且感到对不起他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知道自己死后将被埋在新辟的墓地里。那里是稳妥的,安定的。而父母的坟墓早已被大水淹没,无边无际,现在是找也找不到了。妻子死于2004年,比起父亲1961年死和母亲1968年死,要晚得多,于是埋葬得也最高。谁死得晚,谁就埋葬得高,这是多年的通例了。却不是风俗。妻子埋葬得最高,现在还没有被水淹着,可早晚还是要被淹着的。亲人们的坟墓早早晚晚都要被大水淹没,这一直是方进和的一块心病。方进和曾几次给方虎说起这事。方虎却是淡然处之,有一次,方虎还不耐烦了,说:“又不咱一家是这样!”

他眉头皱了一下,又说:“就当是水葬了!”

方进和就很生气,气是气,却一句话也说不出,过了一会儿,气全消了,觉得这不能怪儿子,儿子这样说,无非是安慰一下自己罢了。

方进和倒是想开了。

方进和也知道,有些事想不开也得想开,你想不开怎么了?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方进和是想开了,方进和在自己弥留之际想了好多事情,从头到尾都想了,等于是把自己的一生像放电影似的过了一遍。

方进和回想自己的一生时,常常是新事旧事一起涌来,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脑子很有些混乱,还有些疼。混乱的结果是,他回想的往事不是按着先后发生的顺序一一呈现出来的,而往往是后发生的跑在了前面,先发生的却留在了后面,也就是说,他的回想带着很大的随意性,或者说随机性,东一头西一头的,显得杂乱无章。如此回想往事,他的脑袋怎么会不疼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时间有限,而经的事儿又那么多!为此,老汉百感交集,眼泪常常夺眶而出。

当然,方进和较为完整地回想自己的人生,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他大约是用了十天时间,断断续续地,才把一些事回想完毕的。他回想的那些事,有的是他先想起的,也就是人找事;有的则是事情突兀地冒出来,强势地站在他面前,不容他不想,这就是所谓的事找人。不管是人找事也罢,事找人也罢,当他把事都想了一遍之后,在一刹那,他好像超脱了一般,全身上下无比地轻松,简直是身轻如燕了。也就在这时,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他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P1-3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表现移民搬迁的小说。搬离故乡,告别故土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作者对移民的心理有准确的把握,文字充满暖意,值得一读。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 周大新

丹江口库区移民、回迁、再移民、再回迁的反复上演,在人类移民史上堪称绝无仅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迁与安》通过一位移民一生的经历串起了丹江口水库数次移民事件,以对待移民的不同方式和态度,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值得阅读。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著名评论家 何弘

这是国内第一部写南水北调大迁移的撼心之作。作者无意于再现事件,而是着力写丹江边子民在故土上的根被拔起时心的痛感、空感和慌乱感。作品还表达了人去江荒,心魂、江魂、草木魂,都将失去记忆的回归路。它让我们在这种大荒里,听到万物的和声,那就是爱——万物之间彼此存活。

——著名评论家 刘海燕

作家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使故事充满内敛、真挚的悲悯;对迁徙所带给人物的心灵风景和心理图式的描绘生动、细腻,感同身受;对漂泊及心灵家园的探寻充溢着绵绵诗意和悠远的哲思。

——河南传奇故事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作家 赵红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迁与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宏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59693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201327520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1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