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落呼兰
内容
编辑推荐

《日落呼兰》不是一般的反战小说,而是一部在回顾与审视日本军国主义者由嚣张到溃败、由炙盛到衰落的历史之后,摆下亡灵为祭品,发大心愿,遥祭无数个无罪有罪的亡灵,发愿人类世界应该永久和平的祈祷之书。作品盯住的不仅是那些在战争中毁灭的人,更是那个制造人的毁灭的战争。

长篇小说不怕说小故事,怕的是没有大情怀,《日落呼兰》就是一部从小镇说起,在大格局大视野中体现大情怀的大书。本书由曹明霞著。

内容推荐

《日落呼兰》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白山黑水,呼兰河畔,庆山这个一出生就没了爹娘的孩子,寄养在三叔家,三婶子的铜头儿烟袋锅,刨一下够庆山半天喘不上气儿。庆山长到十四岁时,就是一个中国人日本人都喜爱的好劳力了。

庆山老实,能干,他胆小,害怕杀人,关东军支队长武下把他从多襄井那里要到了自己的守备队,让庆山喂马、杂役。庆山无意中泄露了守备队物资库的方位,军火库被炸,粮食被抢……为了剿灭抗日力量,日本人归屯并户,三婶子投了井,大爷洪福隆被劈成两爿,堂弟庆路和邻居百岁儿加入山林队报仇……商人多襄井一转眼成了破获山林队的刽子手。百姓的热血冲化了冰冻三尺的呼兰河……军医菊地厌恶战争,他把一车弹药直接开进了呼兰河,引爆身亡。

庆山和菊地的妻子花田进了深山老林,那是个日本人飞机都侦察不到的地方,他们开荒种地,为抗联提供粮食。五年后,日本战败投降,国共争天下又开始了。

《日落呼兰》剪裁果断,基本上不做情节过程叙述,使作品情节跳跃而不失连贯,叙述从容而不拖沓,语言精炼而不干涩,显出作家写作经验丰富,在结构和语言上用足了功夫。本书由曹明霞著。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试读章节

庆山早晨起来,发现南炕上的三婶子已经戳在那儿抽烟了,长烟袋,烟袋杆儿比胳膊长,架在她的食指和中指间,还叠着粽子样的小脚当支架,吧嗒吧嗒——烟袋锅儿在她的吧嗒声中,一明一灭。庆山恭顺地叫了声三婶,三婶子用嗓子里的一呼噜作了回答。庆山从小没爹娘,在三叔家长大,对爹娘的疼爱基本没有概念,倒是三婶子的铜头儿烟袋锅,让他记忆深刻,每刨一下子,够他弯着背喘上半天。庆山就是在铜烟袋锅儿的威力下成长为一名好劳力的。

这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庆山十四岁。

庆山把两只没有袜子的脚落进筐篮般的大轨靴里(东北的一种草鞋),更生布的棉衣,在庆山的汗水中湿了干干了湿,已经有铁皮的硬度。庆山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来干活,一家老少挤在南北两铺大火炕上,南北炕,是满族人的习俗,汉人用了,也觉得冬天又省柴又取暖。

三婶子咳嗽了一声,庆山知道三婶子有吩咐了。庆山在三婶子面前非常有眼力见儿,三婶那只眇目,左右一晃,庆山就能把她看过的地方收拾得干干净净;三婶子一咳嗽,庆山就知道三婶子是叫他,有话说。三婶子呼噜出一口痰,吐到地上,炕前是泥土,痰渍入内即没。庆山又恭顺地叫了声三婶,三婶子才慢悠悠地说:“山子啊,烟叶子快没了,回来给婶子捎一捆,有那烟膏子,也别忘了给我整点儿。”

“烟膏子”即是福寿膏,老百姓叫它大烟膏子。在东北,铁山包,南绠河这片儿人家,有钱的没钱的,穷人富人,家里都断不了“烟膏子”。病了吃它,止疼;没病吃它,好受。富人长年用烟枪,抽大烟泡儿。三婶子平时只抽黄烟,烟袋锅儿里加一点膏子,只有小米粒儿那么一点儿,就给劲儿。可就是这一点儿小米粒儿,也架不住天长日久,小米粒儿的流量,让三婶子家四壁空空。

庆山两手交错,刚拿到手上的那根扁担,在他的合握交错中,来回滚。家里一吊钱都没有了,拿什么去整烟叶子和烟膏子啊?

“先赊着,年底一起算。”三婶子在黑暗中给了他主意。

三叔家的院落很大,这还是庆山的父亲留下的。庆山的爷爷、太爷那辈儿,当年来东北开荒,那时的黑土地无人烟,随便圈,想开多大开多大,怕的是你不肯出力流汗。到了庆山父亲这辈儿,已建得正房三大间,东西厢房各两边,操场样无边的院落,可种菜,可放养。庆山的父亲非常能干,他把园子种上了粮食,院内养了鸡鸭,房屋的四周由最初的柳条围栏,慢慢换成了整齐高大的木栅板,无论从远从近看,都是个殷实正经的人家了。

等三叔接手后,开始,他也算勤快,有了老婆孩子,但渐渐的,酒瘾让他懒惰,一年四季地喝。男人喝,女人抽,庆山再能干,家里也始终穷得叮当响。慢慢的,他们的家园,木栅板又变回了柳条枝儿,柳条枝儿在冬天里当柴烧了,家园边界只能以逶逶迤迤的小草棵来代替了。场地还是那片场地,院落还是那块院落,两边的厢房朽为土丘,鸡鸭冬天蹲在上面晒太阳,正房也越来越歪,是庆山的一把好力气,又把它们修正了。庆山像极了他的父亲,从早到晚不停歇,把那些小草棵边界,用泥拉禾加晒好的土坯,垒成围墙。这个大院,又有个大院的样子了,三叔开起了大车店,骡马驴牛,拉山人的狗爬犁,只要不嫌弃,他都招。骡马由庆山天天喂,车老板子(赶大车的把式在东北叫车老板子)们的饭食,也由庆山一并解决。

车老板子于德林他们,平时就住在马架子(用木头撮起的一种大窝棚)里,冬天冷夏天热,没有窗户,人平时在里面基本是坐着或躺着,直不起腰。但车老板子们皮实,他们说牲口不受屈就行,人扛造。庆山给他们喂牲口的尽心,让他们都看在眼里,特别信任庆山这家人,周围又陆续开了几家,他们都不去,说就住三叔这儿了,人家实在。  三叔对车老板子于德林也高看,说他“说人话还不往柴火堆里拉屎”,这是三叔对人的最高评价了。三叔家的茅房在院子的东北角,很远,这些人半夜起来,又黑又冷,很多车老板子就近在柴火垛后面方便了,冬天还好,什么都是硬的,夏天,抱柴烧火的人看不见就很惨。三叔觉得这些人天南地北,什么鸟儿都有,要求不能太高。于老板子和张立本,是让三叔省心的人,店钱不赊不欠,到时候就给。有时说的那话,听着叫人佩服,也舒服。他们经常来到三叔的南炕上,几个老哥们儿,和三叔对着喝上两盅儿。人家也不白喝,总是揣包牛肉、烧鸡啥的。穷得叮当响的三叔,只有他们来了才解解嘴馋。据于德林自己说,他是山东人,和母亲逃荒跑过来的。他跟张立本是老乡。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落呼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明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4246
开本 32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9: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