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兴亡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国兴亡录》——洞悉超级大国兴衰的秘密,解开人类文明更替的迷局,一部促人警醒的盛世危言!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艾米·蔡倾情打造的经典力作!

艾米·蔡(AmyChua)解释了历史上的超级大国如何崛起,又为何败落。蔡研究了历史上的8个超级强国,并且揭示了这些国家成功的秘诀以及灭亡的根本原因。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书评》《伦敦泰晤士报》隆重推荐!

连续10周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

内容推荐

历史学家们关于大国兴衰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好几个世纪。然而在《大国兴亡录》之前,还没有任何人研究罕见的超级大国现象。

在席卷全球的帝国统治历史浪潮中,《大国兴亡录》作者,畅销书作家艾米·蔡(AmyChua)解释了历史上的超级大国如何崛起,又为何败落。蔡研究了历史上的8个超级强国,并且揭示了这些国家成功的秘诀以及灭亡的根本原因。

蔡关于这段历史的前所未有的论证揭露了一个令人入迷的格局:尽管这几个世界统治力量各不相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们在所处的那段时期都是最为多元化以及宽容的。但是蔡同样也揭露了一个巨大的讽刺性现象:每个多元文化的宽容政策从本质上来说,事实上都已经埋下了衰落的隐患。

美国作为今日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否已经到了“临界点”?它会被其他国家地区所取代吗?……

目录

前言

导言:称霸世界的秘密

第一部分:野蛮人的宽容

 第一章 第一个超级大国

 大波斯帝国:从塞勒斯到亚历山大

 第二章 罗马鼎盛帝国的宽容政策

 角斗士,托加长袍和帝国“黏性”

 第三章 中国的黄金时代

 混合血统的唐帝国

 第四章 大蒙古帝国

 横扫世界的野蛮人

第二部分:宽容的启示

 第五章 中世纪西班牙的“净化”

 宗教裁判,放逐和褊狭的代价

 第六章 荷兰人的世界帝国

 钻石,绸缎和基督教各教派的融合

 第七章 东方的宽容和褊狭

 奥斯曼帝国,大明帝国和莫卧儿王朝

 第八章 大英帝国

 “反叛的贱民”和“白人的负担”

第三部分:未来的世界霸主

 第九章 美国式超级大国

 宽容与微型芯片技术

 第十章 轴心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和大日本帝国

 第十一章 美国霸权的挑战者

 21世纪的中国、欧盟和印度

 第十二章 帝国时代

 历史的教训

致谢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第一个超级大国

大波斯帝国:从居鲁士到亚历山大

公元前539年,当居鲁士进入巴比伦时,世界还非常古老。更为重要的是,世界也知道自己非常古老。无数学者为我们列举了长长的朝代名录,他们提供的一些简单叙述还表明,在此之前已经出现过众多帝王,他们的墓碑仍然依稀可见,就是他们曾经统治世界长达四千年之久。

—— A·T·欧尔姆斯泰德,《波斯帝国史》,1948

奥尼西克里图斯,我非常希望死后能暂时复活一会儿,看看未来的人们如何评论我们现在的历史,那该多好啊。

—— 亚历山大大帝,选自路希恩著《如何编写历史》,约公元40年

天堂(paradise)一词起源于波斯语,古波斯语中有一个词pairidaeza,后来希腊人则用paradeisos指代,人们用这个词表示阿契美尼德美丽的皇家花园和休闲乐园,阿契美尼德是人们对波斯帝国国王的称呼,他们的统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59-330年。事实上,最早从事《旧约全书》翻译的希腊人就曾用这个词表示伊甸园和来世,这似乎表示,当人们希望建造人间天堂时,阿契美尼德花园是一个最现实的榜样。

古代阿契美尼德花园世界闻名。据说,花园囊括了人类已知的所有果树,从利比亚到印度的所有名花奇草,以及面积达200万平方英里帝国版图上的所有珍禽异兽。其中有帕提亚的骆驼,亚述的白羊,亚美尼亚的骏马,卡帕多西亚的骡子,努比亚的长颈鹿,印度的大象,利迪亚的野山羊,巴比伦的水牛,最凶猛的狮子、公牛,和王国各地的野生动物。这个花园不仅是一般性质的园林,还是园艺试验场,动物饲养场,和狩猎场。一个皇家花园中的猎物可以高达四千头。

单从这一点来看,阿契美尼德花园充分反映了整个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富足繁荣。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由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59年建立,横跨了两个世纪,即使按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它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文化多宗教的自由帝国。阿契美尼德国王们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利用,积极鼓励帝国各地的工匠、技师、工人和武士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本领。公元前500年,在波斯波利斯汇集了来自希腊的医生,埃兰的文人,利迪亚的木匠,爱奥尼亚的石匠,萨迪斯的铁匠等等。同时,阿契美尼德的军队也从各殖民地招募士兵,所以有米提亚的军官,腓尼基的水兵,利比亚的车夫,西西亚的骑兵,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巴克特里亚,索格迪埃那等等不同地方的成千上万的步兵。

大部分西方人认为,古代文明就是指经典的希腊和罗马历史和文化。但事实上,阿契美尼德帝国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超级大国,它所统治的地域比任何其他一个古代帝国都要大,甚至比罗马帝国还大。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通过征服战争兼并了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和埃及帝国,在鼎盛时期其统治的人口多达四千二百万,接近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那么,相对很少的波斯人是通过什么方式统治如此巨大的疆土和庞大的人口的呢?本章将告诉我们,包容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包容不仅让他们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帝国,而且帮助他们维持了这个帝国的存在。

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什么地方,

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希罗多德的说法呢?

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现在的伊朗高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它的早期居民有着一些奇怪的社会习俗:

在一些德比部落,七十岁以上的男子会被杀死,他们的肉会被亲属吃掉,而老年妇女则被绞死埋葬……里海地区的人们以前被称作赫卡尼亚人,那些七十岁以上的人会被活活饿死。死人的尸体会曝晒于荒地,然后在旁边观看。如果死者身体被秃鹰叼食,那么人们认为死者运气非常好;如果尸体被野兽或狗叼走,则运气次之;但是,如果什么动物都不碰死者尸体,那么他的运气就是最坏的……在更遥远的东方,直到亚历山大入侵时,仍然延续着类似令人作呕的习俗,得病或者年老的人还没死去就被扔给虎视眈眈的恶狗。

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这里的人们归顺了雅利安人的统治。后来,德国纳粹分子扭曲了雅利安这个词的含义,实际上它的本意是指那些讲东印欧语系语言或方言的人,他们从俄罗斯南部或中亚地区迁移到了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伊朗高原。雅利安人是如何征服原居民的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是仅仅在几百年内,他们就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多个同样强大的王国,例如米堤亚王国,巴克特里亚王国,和波西斯或波尔萨的波斯王国。

波斯人由很多不同部落和氏族构成,阿契美尼德就是其中的一个部落。后来,阿契美尼德人把波斯统治展开到了其他雅利安王国。实际上,伊朗(Iran)这个词来源于波斯语Eransahr,意思就是“雅利安人的帝国”。不过,阿契美尼德帝国要远远大于现在的伊朗版图。阿契美尼德帝国具有古老称呼的省份或总督领地与现在中东和中亚地区的一些著名地区可以对应起来。例如,阿契美尼德人公元前539年征服的巴比伦王国就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距离巴格达约六十英里。索格迪埃那王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巴克特里亚王国在阿契美尼德帝国具有非常显著的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阿富汗。

在此,提醒大家注意,阿契美尼德统治者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书面历史资料,古老的波斯人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记录自己伟大帝王的丰功伟绩。我们所收集到的有关阿契美尼德国王的珍贵资料主要是一些王室的文字记录,例如居鲁士王的历法和贝希斯顿悬崖上达利斯王三种语言的石刻。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文字都不是对实际事件的叙述,它们主要是对王室力量和美德的抽象颂扬,和宣传资料没有什么不同。例如,居鲁士历法声称:“我是居鲁士,是宇宙之王,伟大之王,强大之王,巴比伦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世界之王。”

因此,我们对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了解主要来自非常有限的希腊历史资料,包括色诺芬(Xenophon)的《远征记》,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以及最为重要的希罗多德著作的《历史》。这些经典主义作家大多数生活在阿契美尼德帝国后期,所以他们的记述可能部分来自人们的口头叙述或者多年流传的波斯传奇故事。但是,同样,在这些内容中我们仍然不能将历史事实和政治宣传明确分开。

此外,当时希腊人是波斯人的敌人、臣民,后来又成了波斯的征服者,所以希腊作家对于波斯历史的记述应该不会特别公正,试想如果让萨达姆·侯赛因执笔编写一部1990-2006年的美国历史,我们就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了。所以,希腊人称波斯人是“亚细亚的野蛮人”,并经常把阿契美尼德国王描写得十分颓废和贪婪,这就值得怀疑。但是,希罗多德的记述应该是一个例外,因为他对波斯人的描述很少有敌意,以至于他同一时代的普鲁塔克斥责他为“野蛮人的朋友”(philobarbaros)。

总体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收集到许多确凿的、不同来源的,并为考古发现所支持的证据,证明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基本事实是确实可靠的。即便如此,一旦在哪些方面历史学家存在怀疑、争议或者不同解释,我也会在以后的叙述中给出相应提示。

包容与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兴起

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兴起始自居鲁士大帝。居鲁士的出身充满传奇色彩,根据希罗多德的叙述,居鲁士是米堤亚王国最后一位没落国王阿斯迪亚吉斯的外孙。居鲁士的妈妈是阿斯迪亚吉斯的女儿,爸爸凯姆比西斯是阿契美尼德部落中的一个波斯人,当居鲁士出生时,阿斯迪亚吉斯下令把刚刚出生的外孙处死,因为他梦到居鲁士将来会有一天推翻他。

P3-6

序言

本书要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超级强国如何巩固并发展自身独一无二的地位。

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强盛的国家。本书要讨论的不是一般的“大国”或“强国”,作者依照今日美国的特征,给出了“超级强国”的定义,进而挑选出历史上的八个超级强国,分析了它们的起落兴衰。

作者是生长于美国的华裔,她亲身感觉到了美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但“9·11”等恐怖事件似乎又提示了多元文化下隐含的冲突因子。以此为出发点,作者提出这样的论点:“宽容”是超级强国形成的必要条件,但要维持其统治,必须保持一定的“黏性”,即文化认同感。

也许读者会认为,艾米·蔡的“宽容”和房龙的“宽容”极其相似。但二者又有些许区别。前者是以维持大国统治为最终目的,而后者则是以全人类和平共处为最终目的。这可能也正是本书多少带有一定狭隘性的原因所在。作者过于着眼于“大国如何维持绝对的统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国际人道主义的约束性,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尤其是历史公认的国际关系上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相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本书的论点高度集中,以大量内容佐证“宽容”的重要性,将“宽容”作为大国形成的唯一成功因素,是否牵强;作者对史料的选择是否从一开始就带有倾向性,作为“超级大国”后裔的现代人是否能认可作者对其祖先的评述。这都需要各位读者通读全书后给出答案。

书评(媒体评论)

书中的一切令人信服,并且向我们发出及时的警告。

——华盛顿邮报

作者勇敢地接受了“大历史”的挑战,并且像汤因比一样扫描历史的横截面,《大国兴亡录》能够成为经典。

——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

从阿契美尼德波斯王朝到现在的美国,中间经历了罗马帝国、中国唐朝、西班牙、荷兰和大英帝国,艾米·蔡讲述了世界历史上超级大国——在它们的时代无可匹敌的大国的故事。相信多数读者都会对本书视野的高度,以及学术征引的广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尼尔·弗格森(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艾米·蔡很巧妙地将波斯、蒙古、荷兰,以及其他超级大国的历史浓缩成一个无可辩驳的论点:大国因宽容而兴盛,因狭隘而衰败。机敏而精准的论证是本书一半的乐趣所在。

——罗伯特 D·卡普兰(美国著名作家)

这本书发人深省,作者用公正的眼光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纽约书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兴亡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艾米·蔡
译者 刘海青//杨礼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43190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Amy Chu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