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空欢喜(扯一扯当代艺术)
内容
试读章节

从“理想主义的样板”到“消费主义的狂欢”,当代艺术提供了看中国的最好视角,“艺术眼”看到的是中国病痛和幸福的根源,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与怕”。

学者李陀对当代艺术有个“烂西红柿理论”:“当代艺术好比一筐西红柿,有的是好的,有的是烂的;有的看着是烂的,擦擦看原来是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西红柿从筐里摘出来,不受烂西红柿的传染。”

当代艺术有价、有市、有标准;亦有滥竽充数、混水摸鱼、插科打诨。有人说:“粗糙和混乱才有活力。”这正是当代艺术的现状:不完善、未完成、有活力。

当代艺术三十年,前半程是“理想主义的样板”——高名潞主持黄山会议;艺术家们搞达达主义;肖鲁在中国美术馆开枪;叶永青在重庆开火锅大会——当诗人芒克和北岛等人在白洋淀放歌时,艺术家们没闲着,从文革绘画、苏联绘画的时代中醒悟,画《西藏组画》、《春风已经苏醒》等,美术和诗歌,充当了时代变革前沿的发令枪。

后半程,艺术家桥归桥、路归路,各奔前程:能出国的出国,不能出国的聚居——圆明园、东村乃至后来的宋庄、798以及八大美术院校的周边。艺术分化也逐渐开始:学术、商业,也有人在寻找学术和商业的平衡点。当单一的收藏模式被打破时,媒介、网络、画廊构成的网状收藏模式为艺术家的作品打开通路,一个艺术家只要有三、五个收藏家认可和“供养”,便能生存下去,而且生存得很好。与《新周刊》创刊15年一路走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后半程可谓是“消费主义的狂欢”。

无论是“理想主义的样板”,还是“消费主义的狂欢”,中国当代艺术有力佐证了当代中国(一个大时代)的变革,并且充当了显而易见的当代历史的说明书,中国人的一切心态、状态、生态都能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答案。急吼吼、闹哄哄、乱糟糟,作品中有;急中求慢、闹中取静、乱中从容,作品中也有。正如了解西方历史,读美术史和看美术馆,是一个最易进入的切口,要了解当代中国正在行进中的历史,当代艺术也提供了一个看中国现场的独特视角。

艺术家徐冰说:“在没搞清楚什么是艺术的时候,做做环保、慈善总不会有错。”所以他做了《木林森》作品。一个大艺术家尚不敢说他搞懂了“艺术是什么”,对于众多艺术家而言,也只是老老实实的“艺术的学徒”而已。艺术,真不是艺术史论专家们能说清的。

当代艺术可供利用的资源:一类是传统文化;一类是现行社会;一类是媒介理论;一类是消费理论;一类是后现代理论;一类是全球化理论;一类是体制异见。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世道人心”,是“通感”——感染别人。艺术家的手、艺术家的眼,决定了作品是否成立。

而当代中国,提供了这样多的素材,对艺术家而言真是幸事。有人说:“回国最兴奋的事,是一闭眼,第二天醒来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新闻。”

本世纪初,一股海外艺术家回归浪潮涌起,在“不发生事”的西方,艺术家呆不住了,搭着飞机回来,发觉“中国像个大工地”,每天都在变化,一个新鲜而问题多多的中国,等待艺术家发声。

最多时,北京一天有30个展览同时开幕。极盛时,30家艺术杂志创刊。牛逼时,最顶级的MOMA策展人会来找私人收藏家管艺借作品。而拍卖会更是十年三级跳,从百万俱乐部到千万俱乐部,再到近期齐白石作品拍出4个亿、杭州也花5个亿打包购买了包豪斯藏品。“亿元俱乐部”指日可待。

有钱者投奔艺术,有学问的人也投奔艺术。这是精英荟萃的场合,在艺术社交场,没有娱乐界的尖叫,却比娱乐界更加VIP。

都在投奔艺术,这是必然的。由富而贵,由GDP而中国形象,由硬实力而软实力,当代艺术和当代中国的关系搅在一起,既参与又旁观,既享受快感又目睹灾难,既得意又失落——西方人只有人性,中国人除了人性之外,还有中国性。P29-31

书评(媒体评论)

艺术家是最狂的,最自得其乐的一种动物。

——陈丹青

赳赳的文字灵动,才情高蹈……他的言路和思路是我们社会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异数。

——余世存

为人不识胡赳赳,到过京城也枉然。

——百晓妹

目录

似引非引

这就是当代艺术

万象

艺术批评的尺度

89美术大展反思-重估“中国现代艺术展”价值

当代艺术是看中国的最好角度

发现丹托

三代知识分子的美学语境

写给青年艺术家的一封信

作弊的艺术

疗伤系艺术家的诞生

艺术家简单点好

艺术家攒人品

谎 画

本质主义绘画:一个假想的流派

刍狗的艺术

黄桷坪艺术区“黄”了吗?

如何去看一幅画?

诗人画派:一个流派的诞生

文人与版画

停电了还搞不搞艺术?

意派论

中国力量

作为玄学的抽象艺术

众生

陈丹青:我只是在画画

陈鱼:自己的方法

曾梵志: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傅榆翔:动物山水的当代表征

傅榆翔的二手漫游

傅榆翔的诸相非相

杨宏伟:复数艺术的焦虑

彭薇的国画新思维

中国美术史上的枪响——枪手肖鲁

毛同强:1360张地契“契入”当代艺术

何多苓:消极是个积极的词汇

郭海平:中国“精神病艺术之父”

冯梦波:停电了就不做艺术吗?

徐冰:左脑毛泽东,右脑科学家

纽约大都会街540号探访徐冰工作室

金锋的迷惘

论康璨

康璨创作手记

冰逸其人

傅文俊:一切历史都是走过场

苏新平的末世风景

黄敏:面对风景的内心修炼

马军:穿越中西之壁的崂山道士

孙初:回到初心

徐弘:中产迷津

张世英:油画抢夺照相术

内容推荐

《空欢喜(扯一扯当代艺术)》为《新周刊》副主编胡赳赳第一本系统论述当代艺术的批评文集。

分为三个部分:似引非引、万象、众生。其中“似引非引”向大众解释“何为当代艺术”以及“如何欣赏当代艺术”的问题;“万象”将对三十年来的当代艺术种种行状进行剖析和深入思考;“众生”则遴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余位当代艺术家肖像、作品及重要评论。

《空欢喜(扯一扯当代艺术)》语言犀利,见解中肯,分享艺术心得,思索生命和时空感悟。意在完成当代艺术从圈子化向大众化的转移,让白领、精英阶层能够鉴赏、批判、参与到中国的当代艺术进程中来。

编辑推荐

《空欢喜(扯一扯当代艺术)》是《新周刊》副主编、著名媒体人胡赳赳继《北京的腔调》《理想不死》等畅销书之后厚积薄发四年首出艺术随笔!

体察艺术百态,不过是一场“欢喜的空无”。陈丹青、何多苓、曾梵志、徐冰……有关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余位艺术家冷静剖析;画谎、炒作、假拍、抱团……着眼浮华背后作弊艺术的假象与不堪。

百余幅当代艺术完美展示,千万级市价画作首次披露《新周刊》副主编胡赳赳,犀利点评当代艺术:别把艺术当神,别拿艺术当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空欢喜(扯一扯当代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赳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9282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2013312685
中图分类号 J05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