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序
再版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罗斯福的遗产
第二章 第一个回合
第三章 走向内战之路
第四章 原子外交出笼
第五章 大转折的1946年
第六章 “西线无战事”
第七章 东方的战鼓
第八章 无声的较量
第九章 新形势的挑战
第十章 血染半岛
第十一章 板门店的回声
第十二章 结论: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因素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 图书 |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文版) |
| 内容 | 目录 第三版序 再版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罗斯福的遗产 第二章 第一个回合 第三章 走向内战之路 第四章 原子外交出笼 第五章 大转折的1946年 第六章 “西线无战事” 第七章 东方的战鼓 第八章 无声的较量 第九章 新形势的挑战 第十章 血染半岛 第十一章 板门店的回声 第十二章 结论: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因素 附录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内容推荐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是作者华庆昭在长期从事美国研究,特别是潜心研究美英两国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的力作,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以杜鲁门总统任内美国外交政策和行动为经,以当时美国、中国、苏联和英国之间的关系为纬,起白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匆匆去世,终至朝鲜战争在板门店停战落幕,气势磅薄地叙述了二战后最初8年中错综复杂、纵横捭阖的全球大局;在结论中分析了影响杜鲁门外交的诸种因素。注解部分的厚实使读者眼睛一亮,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叙述和披露。本书既是关于冷战初期美国外交和大国间关系的叙事史,也是对于美国外交政策规律性的总结。1992年先出了中文版,又由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丛书于1993年出了英文版,在中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推介,以迄于今;有的大学在有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将它列为必读参考书,有的评论者将《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文版)》誉为本领域的“扛鼎之作”。 编辑推荐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文版)》是作者华庆昭在长期从事美国研究,特别是潜心研究美英两国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的力作,书中包括了罗斯福的遗产;原子外交出笼;新形势的挑战等数章内容。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文版)》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文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华庆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3792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8 |
| 版次 | 3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9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 首版时间 | 1992-01-01 |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8 |
| CIP核字 | 2013310249 |
| 中图分类号 | D871.2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5 |
| 印次 | 4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