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郁达夫/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袁玉琴编著的这本《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郁达夫》以传记的形式,精炼的文字记录了一代文豪、烈士郁达夫的一生。郁达夫的作品多篇选进中学语文教材,《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郁达夫》对中学生了解郁达夫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郁达夫(1896-1945),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后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诸多篇章如《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被收入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郁达夫》为中学生读者讲述的就是这位大文豪的一生。

《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郁达夫》由袁玉琴编著。

目录

富阳之子

杭城读书

东渡日本

异军突起

脱离“创造”

畏友鲁迅

爱情绿洲

风雨茅庐

抗战烽烟

星洲风云

异域殉难

试读章节

清澈潋滟的富春江昼夜不息地流淌在浙北平原上,润泽着万千顷稻菽良田,也为两岸增添了水乡独有的旖旎风光。它的下游,在即将与钱塘江水贯通之处,有一座小城,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玉带似的碧川上,这便是中国新文学第一代文坛宿将郁达夫的故乡——富阳。

富阳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山抱水绕的自然景色,使这座古城虽历经千年沧桑,却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更有文人墨客对这片山川胜景作过极为形象的描绘:“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石,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隔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群。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宋元思书》)可谓写尽了富阳景色的明艳与妩媚。有人说郁达夫的文学才情,最初得之于这片山聪水秀的自然风光的陶冶。郁达夫自己曾说: “对于大自然的迷恋,似乎是我从小的一种天性。”(《忏余独白》)与郁达夫共同创办文学社团创造社的郭沫若也认为:“他的诗文清丽是受了这种客观环境的影响。”(《郁达夫诗词抄·序》)道出了这位富阳之子与故土大地的深切联系。

郁达夫生于1895年12月7日,本名文,字达夫,上有二兄一姊,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郁达夫三岁那年,在书塾执教兼行中医的父亲不幸病故,家中除一座三开间的楼房外唯有薄田六亩。沉重的生活重担,无情地压在了母亲陆氏一人的肩上。每当入秋以后,“她老是不在家里,上乡间去收租谷是她,将谷托人去砻成米也是她,雇船,连柴带米,一道运回城里来也是她”(《悲剧的出生》),此外,每日里还得去自家弄堂口设摊出售花生、瓜子之类炒货,用以补贴家用,家境清贫的程度可以想见。

诚如郁达夫自己所述:“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郁达夫出生的那年月,帝国主义早已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并全面入侵中国。日俄在辽东半岛的争夺火并,甲午战争中中国蒙受的惨重损失,以及清王朝的孱弱无能的作揖主义,无不加速中国社会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清王朝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与压力,接受洋务派的改良主义主张,开始办工业,修铁路,讲时务,兴学堂,乃至派遣出国留学生等等,企图寻找一条苟且存活之路。然而,黑暗的社会“早经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有点儿不容易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施设之中”。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偷生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悲剧的出生》)。童年的达夫是孤独的。祖孙三代同堂的家庭,时常“静得同在坟墓里一样”,没有人气,没有欢乐。早年寡居的祖母,已将人生看穿,活着的唯一兴味是面壁念佛。母亲则“身兼父职”,成天在外面为全家讨生活。同胞手足固有情谊,却未能享受人伦亲情,两位兄长远去书塾求学,未成年的姐姐做了人家的童养媳,唯一与达夫成天厮守在一起、能给他关爱与安慰的是长他十岁的使婢翠花。  翠花来到郁家的时候,是个连穿衣吃饭都要人张罗的幼童,那时达夫的父亲健在,便收留了这个不幸的弃儿。达夫的父亲过世后,家境大变,母亲在外忙于生计,祖母年迈体弱,家务活几乎全由十几岁的翠花来操持。翠花与达夫的关系既像主仆,又似姊弟。在母亲离家的日子里,达夫常静静地坐在南屋的藤榻上,看看刘永福镇台湾、日本蛮子桦山总督被擒的石印小画本,要不就前前后后地跟随在翠花身边。

翠花上河滩淘米洗菜,达夫便坐在河岸边的青石条上,看近边的鸭子觅食戏水,望远处的风帆在江中穿梭往返。翠花在厨房里忙着,达夫也拱进去缠着她讲个故事什么的。有一回,近中午时分,母亲不在家,祖母在厅上念佛,达夫独自在庭院里,看见透过树叶洒落在墙边金鱼缸里的阳光,煞是好看,一时兴起,探起上身将手伸进缸里“想将一丝一丝的日光捉起,看它一个痛快”,谁知身体失重,上身浸入缸中,在慌乱与挣扎中,失去知觉。待到晚上醒来之后,达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守在床边双眼早已哭肿了的翠花。

达夫自小就沉默寡言,平日里除了跟随在翠花左右,从不与外面的小伙伴游玩。有一次却大出翠花的意外。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早晨。达夫的母亲独自给父亲上坟去了,长年吃素的奶奶也去真觉寺念佛了。翠花正在灶间忙着刷锅洗碗,料理家务,达夫则站在门口,看着天空飘浮的淡云。不一会儿,左邻人家的一个少年阿千从门前走过,带着钩刀与扁担,准备上山去砍柴。阿千比达夫大一岁,可是他时常像大人一样地出门打短工,也跟着他家的大人一起上茶店酒馆,为此,达夫对他早已十分羡慕。以往阿千路过达夫家门口时,也曾邀达夫与他一起外出,今天他见到达夫无精打采地站着,就又一次对他说:“盘龙山上的映山红开得又多又好看,还有‘乌米饭’(一种小黑果子)、 ‘彤管子’(一种野刺果)、刺莓,真好吃,你跟我去,我可以采一大堆给你。你奶奶不是在山脚下的真觉寺里念佛么?等我砍好柴,我可以送你去寺里吃中饭。”

清早奶奶出门的时候,达夫原也吵着要求同去的,可奶奶疼爱孙子,怕他走不动,便将他留在家里。这会儿达夫听了阿千的鼓动,再也按捺不住游兴,但又生怕翠花发现,特意放轻脚步,随着阿千一溜烟地快步走了。

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郁达夫/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玉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11692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