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编写的这本《秦汉篆隶研究》是“中国书法史论”丛书之一种。书中收录的约20篇论文基本涵盖了与秦汉篆隶有关的各个方面:书法理论、书体演变、书法艺术特点、书写材料等的综述性研究或个案研究,基本反映了书法理论界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书 | 秦汉篆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史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编写的这本《秦汉篆隶研究》是“中国书法史论”丛书之一种。书中收录的约20篇论文基本涵盖了与秦汉篆隶有关的各个方面:书法理论、书体演变、书法艺术特点、书写材料等的综述性研究或个案研究,基本反映了书法理论界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梁培先 刀笔相仍——汉碑之于中国书法史的意义 王晓光 秦隶墨书初探——以北大、岳麓书院、里耶等秦简牍为例 邢 文 “隶势”与秦隶:秦汉简帛的关联性解读 杨子墨 汉代石碑书法的功用特征 宋廷位 《熹平石经》的特点及文化价值 梁少膺 《建初买地刻石》研究 谢春华 对湖北巴东《元和四年刻石》与其他东汉刻石的书法比较研究 张士东 张唏小篆不是隶书源头 范秋晗 “草篆”再探讨 黄 辉 靳慧慧 汉隶在北朝的存在与消融 刘 镇 刘 珊 秦篆古意与北宋篆书观念嬗变 王菡薇 吾衍与秦汉篆书——兼谈元代复古思潮与传统印章的新变 陈 硕 论明清时期“宗法汉隶”观念的形成 李阳洪 徐 涛 清代中期对碑派书法笔法的整理——从阮元、包世臣论书看基于篆隶的碑派笔法 赵 辉 杨 刚 论“大家之书必通篆隶” 陈 岩 “摹印”何以成为篆刻的标准书体 杨 帆 汉碑额与清代中后期篆刻的繁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秦汉篆隶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史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荣宝斋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316053 |
开本 | 18开 |
页数 | 3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 |
CIP核字 | 2013080042 |
中图分类号 | J29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2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