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为英语政治家、作家爱德华·格雷的经典作品。作者曾经担任英国的外务大臣,是英国19世纪末20初最受人们关注的和有着辉煌业绩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以“乡村人”的身份走入鸟的世界去感受它们的魅力的,他对众多鸟类的生活习性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用极富文采的语言诉诸文字。全书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它对鸟的鸣叫所作的极具特色的描写,同时,它对当时英国境内的季节更替变化进行了记录。
图书 | 鸟的天堂/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鸟的天堂》为英语政治家、作家爱德华·格雷的经典作品。作者曾经担任英国的外务大臣,是英国19世纪末20初最受人们关注的和有着辉煌业绩的杰出人物之一。他是以“乡村人”的身份走入鸟的世界去感受它们的魅力的,他对众多鸟类的生活习性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用极富文采的语言诉诸文字。全书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它对鸟的鸣叫所作的极具特色的描写,同时,它对当时英国境内的季节更替变化进行了记录。 内容推荐 《鸟的天堂》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鸟类学家爱德华·格雷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描述鸟类生活的自然文学名著。作者花费数十年时间,深入鸟的世界,细致入微地聆听众鸟的歌声,观察众鸟的生活习性,并用优美动人、妙趣横生的文笔将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宛若置身于鸟的天堂,与百鸟齐欢。《鸟的天堂》对鸟的呜叫声的描写极具特色,堪称自然文学描写的典范。 目录 第一章 1月:早歌 第二章 2月和3月:歌声渐起的时候 第三章 4月:鸣禽的回归 第四章 5月:群鸟齐鸣 第五章 6月和7月:歌声由多转少 第六章 8月和9月:夏曰的消逝 第七章 10月、11月、12月:冬季鸟儿 第八章 求偶、交配和家庭生活 第九章 鸟巢和卵 第十章 快乐飞翔与快乐之声 第十一章 杜鹃和麻雀 第十二章 养鸟 第十三章 水禽 第十四章 水禽(续篇) 试读章节 鸟儿的种类繁多,生活也丰富多彩,不同的鸟儿散发着不同的魅力,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它们的羽毛光彩夺目,让人目不暇接;在海上,在陆地,在空中,我们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有的鸟儿是某地的固定居民,有的鸟儿则年复一年地南北迁徙。 它们也有夫妻生活,谈恋爱、交配、生卵、养育雏儿。它们的卵,有白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有光滑的,也有遍布花纹的。它们居住的巢也是各种各样,不同的鸟儿,巢的结构和建造巢的地点也各不相同。不过,在它们的所有特点当中,还要数它们的歌声最有魅力。 每年雨季过后,动物们就进入了发情期。不管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还是昆虫,一到这个时候就开始叫唤,似乎是在向异性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鸟儿们却并不是只在发情期啼叫,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它们都会啼叫,而且声音非常悦耳,它们当中有很多好歌手,比如夜莺、画眉、椋鸟和黄鹂。在动物的世界里,单从发音方面来看,鸟儿的音质当属第一,不过,这要除去人类的声音。 所以,现在就让我们先来谈谈鸟儿的“歌声”吧! 在乡下,大多数人识别鸟儿的方式,是根据其名称和体貌特征来判断,很少有人能根据声音来判断是什么鸟儿,我小时候也是如此。现在,根据模糊的记忆,我依稀还能想起大人们曾让我仔细倾听鸟儿叫声的事情。大概的情形是这样的:那时候我应该是9岁,或者更小,因为只有这个年纪才会留在家里,不然就会被送到学校里去上课了。那应该是5月或者是6月的一天,阳光灿烂,不冷不热,树叶刚长出来没多久,到处都能听到鸟的叫声。 父亲正在书房里看书,他看见我从窗外走过就叫住了我:“树上小鸟的歌声你听见了吗?”我回答:“嗯,我听见了!”“那你以后还打不打鸟儿了?”他问道。当时我怕父亲不高兴,所以敷衍道:“知道了,我以后不打了。”只有这样回答才能让父亲满意,他才会放我走,可是我心里却颇不以为然。假如我当时有一种可以精准射击的武器,那么地上跑的动物,天上飞的鸟儿,就会成为我射击的活靶子。 那时我已经学会使用弓箭射击鸟儿了,这让我对打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政府还没有颁布禁猎条令,其实就算已经颁布了,也无法对我这个年纪的小孩形成制约。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我父亲才忽然问了我一个这样的问题。我父亲是乡下人,会干一些基本的农活,比如耕田、砍柴、犁地等等,但对于每天在他耳边唱歌的鸟儿,却不知道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对鸟儿的基本认知,是根据它们的外貌特征和名称来辨别的,这些也都是我从父亲那儿、园丁那儿、猎人那儿学到的。当然,我认识的那些鸟儿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因为我不认识林莺类的鸟儿,比如对当时我经常见到的柳林莺,我就完全不认识。但凡住在乡下的人,对“黑顶林莺”都不会陌生。不管气候多么糟糕,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会看见这种鸟在争食死去的野兔。事实上,它们属于沼泽类山雀。 通常,人们很少真正去倾听鸟儿的叫声。我记得我的父母(也有可能是我的祖父母)曾经这样评价那些鸟儿的叫声:“哦,画眉和鸲的叫声真是悦耳啊!”我觉得他们只对鸟儿的叫声感兴趣,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叫声有什么不同。这句评价极其简单,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们不会留意画眉和鸲的叫声有什么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叫声:鸲的叫声柔软、顺畅,而且时间很长,当另一种声音已经停止的时候,它的声音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另外一种声音属于“画眉和鸟鸫”。它们的叫声人们很难区分,有时我也会把两者弄混,甚至把它们当作一种鸟儿。现在想来,这种分不清种类的情况还真不少,不过这在乡下是极为平常的事。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柳林莺的叫声我今天还是头一次听到。”“今天早上有只燕雀一直在叫,我真想弄明白它到底叫了多少遍。”他们对这些平日里极为常见的鸟叫声极不关心,我就是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 从鸟儿的方方面面来说,它的叫声是最招人喜爱的,可是人们对此却不加研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答案显而易见,在鸟儿身上,值得人们细心观察的地方很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视觉总是先于听觉。若想清晰明了地介绍鸟儿的叫声,并将它们分门别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月份来介绍它们。于是,整个上半年,我的时间全都用来观察鸟儿叫声的变化了。并且,我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一一记录了下来。 鸟儿们在经过繁育阶段后,就进入了换毛阶段。这个时期可长可短,但是在这一时期里,它们是不会再发出任何声音的。或许,在夏天的某段时期,你总能听到有人说:“鸟儿们不叫了。”可等到夏天即将过去,或者是秋天刚刚来临的时候,鸟儿们的叫声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耳边,这时,我们会说:“鸟儿又开始啼叫了。”所以,我猜测在这段时间内,应该有一个月是鸟儿们开始第二次发声的起始月份。 但就算这样,我仍然决定从1月份开始我的叙述,虽然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鸟叫声就已经出现了。至于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日历的排列顺序;二是,若我不这么做,我会觉得忐忑不安。这就好比说,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每年的1月1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政府却突然宣布将缴纳时间改成4月5日,那么大家一定会感到非常不安。 到12月中旬,天黑的时间开始一天比一天早,黄昏和夜晚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从1月开始,天会亮得越来越早,白天的时间则会慢慢变长。因此,在1月我们总能发现,太阳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而落下的时间却越来越晚。另外,一年当中最冷的阶段通常也在这个月,所以,除了作为白天变长的开始,我们也会把1月当作天气变暖的开端。尽管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但人们根据科学验证而得出的结论表明,1月的这种变化是值得注意,也是应该被人们所接受的。 1月是如此神奇的一个月份,它既是一年的开端,也是漫长寒冬的结尾。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1月吧。我对1月的阐述是就其普遍性来说的,适用于每一个正常的冬季。但如果严格按照地区来分,或者是算上气候变暖对鸟儿们的影响,也许就不是这样了。令人感到矛盾的是,这样的异常情况却总有发生。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鸟的天堂/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格雷 |
译者 | 丁荣立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759771 |
开本 | 12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2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 |
CIP核字 | 2013289489 |
中图分类号 | Q959.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