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德勒/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离不开心理学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贡献,以及他们在心理学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2002年,美国心理学杂志《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依据心理学者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评选出前99位心理学家。

贺微编著的《阿德勒》就是从这99个人中选择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讲述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理论思考,以及取得的成就。希望通过本书的介绍,读者对心理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心理学研究有更深入的思考。

内容推荐

贺微编著的《阿德勒》定位为心理学科普读物,选取心理学百年发展历史上最为著名、为众人所公认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和应用、影响进行介绍。内容浅显易懂,文字活泼生动,形式图文并茂,不仅对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理论进行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解释,而且对其理论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生动活泼的描述,最后还将对大师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细致的评说。

《阿德勒》的特色是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地诠释心理学百年经典和大师理论。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重要概念的介绍

 二、阿德勒理论的社会背景

 三、地位及评价

第二章 阿德勒生平

 一、出身

 二、教育背景

 三、人生历程

 四、“战绩”与出版物

 五、逝世

第三章 阿德勒的理论介绍

 一、个体心理学理论前提

 二、个体心理学理论与思想

 三、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两者理论之间的分歧

第四章 理论的应用

 一、教育领域

 二、心理治疗领域

 三、案例选摘

第五章 评价

 一、历史地位

 二、现实的影响

试读章节

一、出身

19世纪70年代的一个春天,一个男孩儿独自坐在维也纳郊外一幢富丽堂皇的住宅的门阶上,当他站起身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的驼背,当他行走的时候,我们体味到了每前进一步的艰难。而他的哥哥却在不远处活蹦乱跳地玩耍。男孩儿注视着哥哥,脸上掠过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凄楚表情,而后他低下头,感觉自惭形秽。然而这个男孩儿日后成为了伟大的精神病医生与心理学家,并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后来的很多心理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与思想影响着当时社会以及现时社会的人类,并且这种思想的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这个男孩儿便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20世纪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公认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之一,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阿德勒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把生物学定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这对于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犹太两人之后

阿德勒于1870年2月7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并在维也纳长大。他父亲莱昂波里德是一名犹太商人,主要经营谷物生意。由于其父亲经营有方,他的家境颇为富裕,但是富裕的家境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相反他的童年生活却是多灾多难的。

阿德勒从小因为患有软骨病而身体孱弱,行动笨拙,喉部也经常因哭叫而感觉窒息。他自己也曾说过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阿德勒全家人都非常热爱艺术,尤其是音乐。他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阿德勒长得既矮又丑,童年的他身体孱弱,因为软骨病而导致背有点儿驼,身体活动不方便,一直到4岁才会走路。这与相貌英俊、身材魁梧的哥哥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小阿德勒感觉到自惭形秽,认为自己又小又丑,样样不如别人。由于阿德勒身体孱弱,他得到了妈妈的特殊待遇,然而这一切在他的弟弟出生之后就都结束了。他回忆说:“在我两岁之前,妈妈对我很宠爱,但弟弟出生后,她的注意力就转移了,我有一种被废黜的感觉。”但阿德勒与父亲相处得很好,并经常得到父亲的鼓励和支持。

2.多难的童年

3岁时,阿德勒的弟弟去世了,当时弟弟就睡在自己身旁。阿德勒幼时在街上玩耍,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5岁时的一场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肺炎,在当今社会,肺炎也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可是在当时的落后社会,肺炎几乎是致命的。医生认为他快要死了,家人也都绝望了。但是几天后,阿德勒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场病以及弟弟的突然去世,使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阿德勒下定决心,要用这个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是阿德勒弟弟的去世与自己多难的童年经历对他影响的结果。所以,尽管他从小就很喜欢音乐,也对许多艺术门类有很深的造诣,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心理医生的职业,而他在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许多观点都可以追溯到他童年的这些遭遇上来。

 —二、教育背景

 —阿德勒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经常一家人去听音乐会,所以阿德勒也一直非常喜欢音乐,音乐可以说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培养了他的艺术兴趣。阿德勒的父亲非常宠爱他,也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阿德勒能在科学或者艺术方面有所成就。

1.从“准鞋匠”到优等生

5岁时阿德勒上了小学,1879年9岁的阿德勒进入了弗洛伊德14年前读过的同一所中学。刚上中学的时候,阿德勒由于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认为是差等生,老师因此看不起他,认为他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甚至建议他的父亲训练阿德勒成为一名鞋匠,并认为这才是明智之举。虽然父亲拒绝这样做,但是这件事还是刺激了好强的阿德勒,促使他努力学习,渐渐地在数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德勒解决了一道连数学老师也感觉头疼的数学题,成为了班上的优等生,这更增强了阿德勒的自信心。阿德勒后来经常提起这件事,在不无自豪的同时,也启示着人们: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2.实现童年梦想

中学毕业后,阿德勒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维也纳医学院,1888年到1895年间,阿德勒在这里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系统地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

1895年,阿德勒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终于实现了他童年的梦想与目标。阿德勒特别关注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体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从维也纳医学院毕业后,他先在维也纳医学院实习了一个短暂的时间,1896年4月9日,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

P17-21

序言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离不开心理学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贡献,以及他们在心理学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2002年,美国心理学杂志《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依据心理学者在心理学领域的贡献,评选出前99位心理学家。《世界著名心理学家》丛书就是从这99个人中选择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讲述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理论思考,以及取得的成就。希望通过丛书的介绍,读者对心理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心理学研究有更深入的思考。

心理学的发展是时代精神和心理学家结合的产物。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是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现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具体来说,时代的进步为心理学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而心理学家利用这些条件完成了心理学史上的重大变革。“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后,哲学已经为心理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概念;生理学领域的成就为心理学提供了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心理物理学的发现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最终,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才把心理学从哲学的娘胎里催生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在肯定时代精神的同时,我们无法抹煞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可以作为心理学后继者的参照,这些人为什么会从事心理学研究?他们是如何为之坚定不移、辛勤付出的?读者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巴甫洛夫是一位“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他在从消化系统的生理研究转向神经系统的心理研究时,曾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但是这些都没能改变他的决心。经过长达30多年艰苦卓绝的研究探索,巴甫洛夫终于建立了完整的条件反射学说。这种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是值得心理学后继者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心理学家对信念的坚守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他生前就遭人非议,而他死后仍难逃诟病。即使这样,也不能否定精神分析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功劳。如果没有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坚定信念,就可能不会出现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心理学研究者首先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和科学哲学观都会影响到心理学研究者的热情和研究取向,甚至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原则的形成。所以,今天看来,心理学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理论流派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当然,这些心理学思潮的形成都离不开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研究信念的坚守。

第三,心理学家对实证研究和理论思维的态度是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一门学科的进步,既需要科学的实验求证,也离不开严谨的理论思维。心理学也是这样,构造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心理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实验是为证实心理学理论而存在的。例如,格式塔心理学的似动和顿悟实验。但是,当前的心理学实验是在寻找和发现问题。研究者试图把心理学理论建立在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结论之上,或者说把心理学实验作为发现心理学理论的唯一有效的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理论更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代心理学再没出现像詹姆斯、马斯洛、科勒这样的心理学大家,也没有出现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这样的心理学理论,这与当代心理学重视实验求证,偏废理论思维不无关系。丛书在介绍这些心理学家的章节中列出了“理论背景”板块,一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学理论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出理论思考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丛书每本书介绍一位心理学家。编者制定了详细的编写原则和体例要求。丛书作者大多直接从事有关某一心理学流派、或某一位心理学家的理论研究工作。他们在准确把握这些思想理论的前提下,多方面收集材料,力争使内容生动活泼,可读性强。诚然,丛书编者和作者的观点难免会有偏颇、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指正。

叶浩生

2012年8月22日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德勒/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贺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53183
开本 32开
页数 1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