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编写的《潘天寿花鸟画论稿》收录潘天寿的花鸟画作,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善画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他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故落笔大胆泼辣,又能细心收拾,作品的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他还长于表现山花、野草,笔墨挺秀多姿,艳丽生动。画面的虚实、疏密、主宾、黑白以及强烈,又和谐协调,加之色彩的清新浓郁,画面的灵气引人入胜。
| 图书 | 潘天寿花鸟画论稿/名家讲稿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叶子编写的《潘天寿花鸟画论稿》收录潘天寿的花鸟画作,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善画鹰、八哥、松树、梅竹、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他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故落笔大胆泼辣,又能细心收拾,作品的构图,清新苍秀,笔墨色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横生,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他还长于表现山花、野草,笔墨挺秀多姿,艳丽生动。画面的虚实、疏密、主宾、黑白以及强烈,又和谐协调,加之色彩的清新浓郁,画面的灵气引人入胜。 目录 一代宗师潘天寿——代序 上编 画史-画理 一 中国花乌画简史 二 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1.传统风格的形成 2.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3.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三 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该分科学习的意见 四 赏心只有两三枝 五 杂论 中编 画法·画诀 一 用笔 二 用墨 三 用色 四 布置 五 开合 六 虚实与疏密 下编 指头画谈 一 指头画谈 1.指头画的创始 2.高其佩后的指头画家 3.指头画的优缺点 4.指头画的技法 5.结束语 潘天寿作品范图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潘天寿花鸟画论稿/名家讲稿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叶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28014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7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12.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85 |
| 宽 | 21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