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恭亲王奕传(外国人眼中的恭亲王)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早年:失意的皇位争夺者

19世纪下半叶的清朝,是一个飞速剧变的时期。发展得迟缓而持重的中国文化,与生气勃勃的西方相碰撞,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变故与争议空前之多的时代。求稳的理想面对着进步的理念。西方的强权、观念与炮舰,在中国人当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响,中国人力求寻找办法,希望既能捍卫中国的传统,又能有效地与西方入侵者竞争。每一种反应都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需要另一个反应,这一进程愈演愈烈,终将导致传统中国社会的崩溃。鸦片战争与附庸国体制的解体,削弱了清朝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控制力。这种衰弱导致了19世纪中叶的巨大叛乱①,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使企图复兴清朝统治的自强运动仓促提前。自强运动的改革激起了保守派与“改良派”之间的斗争,接着导致政府的堕落与腐败。这种衰弱鼓励了西方的进一步入侵,中国人以1898年的激进改革回应这个挑战。这些激进变法的努力,导致了一次强烈敌意的反应——义和团运动。这种混乱的选择和灾难性的结果历时半个世纪,逐渐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相信了变革的必要性。许多中国人现在勇敢地前进,因为他们指望通过清朝统治的中兴来使中国变得强大,免遭外国的威胁。

勇敢前进的第一个重要领导人是清朝皇室的王子奕,或称恭亲王,他在1860年下半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的那几个关键而危险的月份里,亲自在京城内与那些“外夷”进行谈判,然后便意识到了采取新步骤的必要性。他从这段“宝贵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在1860年的和局敲定之后,恭亲王立刻以他的一些作为令政治上自觉的中国人感到了兴奋,这些作为是:辛酉政变,总理衙门(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外交部)和同文馆(中国的第一所西式学校)的设立,与西方人进行合作,以及支持由南方的汉人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领导的自强运动。所有这些大胆而具有变革性的计划,对处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幸的是,恭亲王的先进程度与手中所握的权力,都不足以使他贯彻他的意图。他无法应对政府中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在精明强干、野心勃勃甚至贪得无厌的慈禧皇太后执政的时候。在1858年之后的将近四十年的斗争中,恭亲王失败了,去世了,死得沮丧而悲惨。

恭亲王的一生反映了中国晚清统治的进程。他的成败,就是清朝在19世纪后半叶的成败。他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政治斗争,也是清朝为了生存与中兴而进行的斗争。鉴于他的重要性,恭亲王的一生(理应)值得密切地关注。本书的研究试图将这种关注聚焦于恭亲王在19世纪中国所起的作用。惜败的皇位争夺

恭亲王本名奕,出生于1833年1月11日,为道光皇帝第六子。他有八个兄弟和十个姐妹,其中只有寿安公主和他自己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所出。他的母亲是道光皇帝的一名贵妃(级别为一等)。孝静成皇后被描述为一个“天性善良”的女子,在皇四子奕拧的亲生母亲孝全成皇后死于1840年之后,她得到了当时仅九岁的奕詝的抚养权。奕和奕詝是一起长大的,彼此之间比其他的兄弟姐妹更为亲密。《清史列传》中的《奕传》有下面的一段话,描述了他孩提时代的性格:“奕訢为兄弟中最聪慧者,自幼明敏能干过人。六七岁时即能背诵《千字文》。奕尤为其父道光皇帝所宠,甚得兄弟喜爱,皇嗣奕詝亦不例外。”从六岁开始,奕便开始接受与其兄奕詝同样的教育。显然,道光皇帝当时尚未选出皇位继承人,但他无疑会在奕沂与奕詝两人中挑选其一。道光将两个孩子都教育为可能的未来统治者,他可以由此而拖延做出决定的时间。于是,他将两位声望最高的学者任命为皇家教师,教导奕与奕詝。皇嗣奕拧师从杜受田,此人是山东人,进士出身;奕则师从卓秉恬,此人为四川人,也是进士出身。在他们指导下,奕詝与奕每天学习中国经典、历史、哲学与纯文学的注解,以为他们成为有德行的统治者和有效率的首席执行官打下基础。另有两名皇家教师给他们教授满文和蒙古文,这两种文字被视为官方语言,尽管所有的满人官员一般都使用汉语。由于奕詝与奕还要掌握有关战争的知识,皇帝还指派专家来教授他们相关的科目,即箭术、骑术与火器。所谓火器,是指使用各种火药的武器装备,包括个人武器、野战炮和炸药。P1-5

目录

第一章 早年:失意的皇位争夺者

第二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中国救星

第三章 辛酉年的权力诱惑

第四章 恭亲王的政治雄心

第五章 权力场上的低能儿

第六章 评价:有心强国无力回天的大清王爷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外交流由来已久,自传说中秦时徐福东渡扶桑,至汉唐东西方交往日炙,再至近代以来中国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之中与世界融为一体。伴随这种交往与融合,中国逐渐为世界所了解和接受。迄至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因制度、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中西方之间的误解和歧见,并未因全球化时代的经济贸易的紧密联系而消弭,反倒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的制度和文化壁垒。

如何与世界其他各国对话,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中国,除了我们主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之外,同样也需要我们去了解世界。如何了解世界,或许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体认世界其他各国看待中国及中国人的惯常思维及评价方式。

“思享客·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系列丛书即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旨在通过译介外国人著述的有关中国的人物、事件、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传记及其他类型图书,让国人从中体悟他们看待中国的独特思维、独特视角,以此来反思和确认中国在全球文化视野下的真实影像,找准世界眼光中的中国,从而更好地与世界融合,与其他民族和谐并峙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系列丛书所选译的均是海外有影响的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畅销书作家或曾见证中国历史变迁的亲历者,译者亦多为该领域的研究专家,并且所有译文都经编辑人员据原文认真核定,以便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但由于我们编辑人员的学识水平有限,其中难免错讹之处,敬希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以便我们有机会重印再版时更正。

内容推荐

《恭亲王奕传(外国人眼中的恭亲王)》由托尼·邓编著。

《恭亲王奕传(外国人眼中的恭亲王)》简介:

自古人生失意者境遇各不相同,失意的原因却大致相同!

他曾是道光皇帝最看重的皇储候选人,却与皇位失之交臂;他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挽“危局”于既倒的头号功臣,却没被咸丰皇帝选为病危托孤的信臣;他曾是慈禧太后密谋夺权的盟友,最终却频遭她的打压和抛弃;他曾是外国人眼中最有权势和最有希望和能力复兴近代中国的第一人,却饱受诋毁、无力回天。

是什么让恭亲王奕?这位晚清时期最有能力和可能引领清王朝走出困境的宗室王爷最终饮恨政坛?又是什么造就了他这一生一步一个败局的悲剧人生?本书作者、美国历史学者托尼?邓将以最独到的眼光、最犀利的思考、最客观的评价,为我们呈现这位“一生反映了中国晚清统治的进程”,和曾经最有可能领导清王朝走向复兴的大清王爷最可钦、最可悲、最可悯、最可叹的荒诞“败局”人生。

编辑推荐

托尼·邓编著的《恭亲王奕传(外国人眼中的恭亲王)》国内第一部以西方人的视角看恭亲王奕訢的传记,以最独到的眼光、最犀利的思考、最客观的评价,来重新认识西方人眼中这位“一生反映了中国晚清统治的进程”和曾经最有可能领导清王朝走向复兴的大清王爷最可钦、最可悲、最可悯、最可叹的荒诞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恭亲王奕传(外国人眼中的恭亲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托尼·邓
译者 王纪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89163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2276257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5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