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内容
编辑推荐

畅销书《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作者石勇席卷重来的革命性重磅新作!

战胜世界的我们,先要武装自己!

一个人在对别人狠之前,已经先对自己下了狠手

有一种狠角色,狠到让别人对自己狠

狠经过包装,还可以变名变利

变狠的世界里,得到最多和得到最少的人最狠

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问题,不仅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也可以决定别人的命!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以强大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支撑,以丰富的案例、一阵见血的分析揭秘出社会各色狠角色形成的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完整呈现战胜狠角色的实用方法。

狠角色都有哪些特征?

如何识别身边狠角色?

面对狠角色如何占据强大的心理优势?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拒绝被狠角色决定命运?

内容推荐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畅销书《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1、2)系列风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后,社会心理分析牛人、心理分析技术派标志性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经杂志《南风窗》主笔石勇,从人的内心深处,继续走进社会结构的深处,给你揭秘中国人变狠的心理和社会机制,教你如何对付一个狠世界。

1、快速而准确识别身边的狠角色

2、解释世界变狠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

3、守护自己的内心并对付狠世界

此册为《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目录

自序:越变,越狠

导言对付一个变狠的世界

上部

 PART ONE对别人狠

 第1章 身边有哪些狠角色?

 第2章 他们不说,你永远也不知道

 第3章 大人物也是狠角色

 第4章 狠角色的后台

 第5章 变狠是如何炼成的?

中部

 PART TWO 对自己狠

 第6章 为什么对自己狠?

 第7章 自杀是人类的败笔

下部

 PART THREE 战胜这个世界

 第8章 一只靴子:变狠的心理机制

 第9章 另一只靴子:变狠的社会机制

附录几篇相关的文章

试读章节

变狠的社会

1、今天,人们正在变狠

有两个不一样的中国。

一个是新闻联播里的中国。活在新闻联播里,我们是多么幸福,充满希望和信心,每天都可以做“中国梦”。但时间只有30分钟。

30分钟之外,是另一个中国,现实、真实、残酷。

小白领王君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一个中国。

她对我说,她的上司是一个施虐狂,经常冲她发脾气,还喜欢刁难她。她被折磨得快疯了,但又不敢辞职,谁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个比现在不差的工作呢?作为资浅房奴,她还要和老公一起还房贷呢!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这个问题突然让我感到痛苦。她明显碰到了一个内心畸变的狠角色。

我们的命运不一定比王君好。和她一样,在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中国里,我们要上街、吃饭、坐公交车、上学、上班、上网、纳税、上访……要接触到上司、同事、同学、小贩、城管、警察、陌生人、精神病患者……你会感觉到,这些人,变得越来越狠。

这意味着,今天每个人在职场上、生活上从接触或接触不到的人那儿受到伤害的机率大大增加——无论是利益的伤害、心理的伤害还是生命的伤害。

说白了,我们活在一个无论人心、利益结构还是社会机制,都已经变狠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对付变狠的人心,变狠的社会。

2、狠到了什么程度

狠到了什么程度呢?

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曾经描述过没有国家存在的“自然状态”的可怕状况,他经典地表述为“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人们“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现在的中国社会,当然远没有书中描述的那么夸张。在我们的身后,虽然社会早已不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沉疴难治,弊端丛生,但秩序并没有乱,维护秩序的国家力量让人生畏。“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即使不是一个伪命题,至少还远着呢。

但现在的中国社会,确实是“每个人在心理上对每个人的战争”。具体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讲到。

在自然状态里,你不残忍,你不狠,就无法生存;而在今天,你不狠,当然可以生存,但会感觉在利益上很难保护自己,在心理上很难生存。

自然状态的狠,是人的行为的残忍,对别生命的冷漠。而今天中国社会的狠,不仅包括行为的残忍,对别人生命的冷漠,还包括对正义的伤害,对道德底线的突破,对自己人性、生命的不尊重,对他人、社会的恨的大杂烩。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同时还是社会和心理的一种机制。

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到了无论是心理还是社会机制都在强迫一个人变狠的程度,并演变成人们的一种“社会性格”。这一点,后面我还要继续深挖掘,一直挖到人的内心深处,社会结构的深处。

3、个人的狠,制度的狠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人们都狠在何处。

因为这辈子活得很失败,不想活了,于是厦门的陈水总纵火烧公交车,拖着别人和他一起玩完。这非常狠

因为权力支持了一个人施虐的冲动,于是延安的城管跳着踩小贩的头。

因为你的同事嫉妒成性,你被推下楼了;因为你的室友在心理和性格上变畸形,你被投毒了;因为你抢着埋单伤了同学面子,你被同学杀了。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你长得比同学漂亮,你被她杀了,还被分尸!

这些,都够狠!

我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问题,不仅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也可以决定别人的命!

还有形形色色的暴力。政府部门的“临时工”对老百姓施暴,穷人对穷人施暴,人渣们对所有人施暴。他们都是狠角色。

以上狠行为无论是谁干的,都是具体的行为,是一个人的身体暴力,伤害的往往是别人的身体甚至生命。

还有隐藏在制度、社会结构后面的狠行为。

比如,富人、垄断国企高管年收入可以达上千万,而一个普通人的年收入不过区区三四万。这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只要他在社会结构的那个节点,在那个位置上,一年就可以拿那么多,而你在社会结构的这个节点上,就只能拿这么少,可能还会被媳妇骂“没本事”。

又比如,公务员在福利和社会待遇上,远比普通老百姓好,不必交养老金,退休还可以领超过普通人几倍的养老金,而他办事给你冷着张脸,甚至强拆你,你都拿他没办法。这些狠行为,用一个术语来说,乃是一种制度的、社会的“结构性暴力”。这是制度、政策的狠。

4、社会变狠,其实是一种自杀

以上两种狠都是对别人狠。人们其实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狠。

抄一个数字,都会让人吓一跳。中国每年自杀人数至少在28万以上,自杀未遂的至少200多万人。这是N年前的统计数字,近几年,人的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三岁小孩都能感知这一点。

而且,谁都知道,中国的统计数据喜欢玩夸张或淡化的修辞手法,好的使劲注水,不好的使劲往少里说。

即使如此,按N年前的统计数字,根据一般规律,实际自杀人数可能达统计人数的3到5倍。那就是说,实际自杀人数至少每年60万,绝对数量和人口比例都是世界第一。

自杀是对自己狠到极端,正如杀人,是对别人狠到极端。

但无论是对自己狠,还是对别人狠,在两个极端之间,都有大片的中间地带。

这些中间地带,构成了今天中国的无数社会问题,还有每个人的痛苦。

这些社会问题,可以用阶层固化、贫富悬殊、道德沦丧、有毒食品泛滥、政府权力不受约束、不同的群体相互斗狠等等来描述。而每个人的痛苦,则可以用压力巨大,充满了焦虑、不安,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来描述。中国2亿多人有心理问题,而发展长重性精神病的,至少有1600万。这就是对别人狠和对自己狠的后果。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社会的自杀。

P4-8

序言

我们生活、工作于其中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狠。无论是否承认,这就是现实。

你见过很多狠人,被他们在利益上和心理上伤害;也许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狠人,或在受伤后,正强迫自己变狠。

这种狠,既可能是对别人狠,也可能是对自己狠。无论哪一种,我们都不会有什么安全感、幸福,以及自我成长可言。

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对别人或自己狠的——对别人狠,一个人已经先对自我下了狠手;而一个人如果是对自己狠,更是和自己过不去。

透过这种狠,我看到了它背后的心理、社会机制。我还看到它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性格。

在今天,既保持我们的自我、人性不丢,同时又能在一个狠世界中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利益和心理不被伤害,是一个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我们如何来对付一个狠世界?

该分析和揭秘的,以及该说的方法论都在书里了。在这里,我只想提示一下我们应该具备的思维。

曾有人把我的一本书《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和李宗吾的《厚黑学》、吴思的《潜规则》相提并论。它们确实都残酷地说出了各自关注领域的真相。我还阐述了一个破译我们为什么内心弱小,容易被人在心理上吞食的秘密的概念——“社会价值排序”。

但我有我的独特性。我的思维从来就是:冷静地,甚至恶狠狠地解剖可能伤害我们的某些东西,然后,给出一个方法论去战胜它们。

战胜它们的前提,是看清楚它们的本质,是怎么玩的,然后,获得智力优势和心理优势,培养战胜它们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面对一切要对付的东西时应该具有的思维。这种能力包括头脑上的,心理上的——比如头脑的洞察力、心理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强大的内心。这一点,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1、2)这两本书里,我讲得够多了。

当我们直面世界变狠的问题,这一思维同样管用。

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写《君王论》,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写《利维坦》时,都分别说到了“政治世界”,以及“自然状态”的狠。霍布斯甚至非常形象地说,在自然状态下,“人对人是狼”。

今天我们所处的,不是社会的“自然状态”,也不是纯粹的“政治世界”,而是一个生活和工作、利益和心理被裹入其中的现实世界。

哲学家赵汀阳说,霍布斯只是在教人变坏。我想说,马基雅维利更是在教人变狠。而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学会对付一个狠世界。

懂得一些道理是必需的,但如果一个人不懂如何运用这些道理来武装头脑和内心,从而让这些道理变成他的存在的一部分,它们并没有什么用。用来揭示变狠背后的心理机制、社会机制的方法,是一门艺术的同时,也应该是一种技术。

石勇

2013年7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62689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3176288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