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杨争光文集(卷10回答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杨争光文集(卷10回答卷)》是杨争光先生对过去比较仔细地梳理后的一次比较全的辑录。文集比较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杨争光先生的文学成就,尤其诗歌卷、交谈卷和回答卷,都是第一次结集出版,显示出杨争光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本卷为回答卷,供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第一辑 关于《驴队来到奉先畸》

当人性面对武力的胁迫

——和钟红明的对话

第二辑 关于《少年张冲六章》

一个“问题少年”成长土壤的结构分析

——和钟红明的对话

“我们的精神内质跟月亮太阳一样,没变”

——答《南方周末》朱又可问

走出《丑小鸭》的白日梦

——答《教师报》刁巧燕问

父亲·老师·少年

——答《晨报周刊》问

我们就是这么捏弄和被捏弄的

——答《文学报》记者金莹问

虎气驴气狼气与羊气

——答《新快报》记者问

如果有“悲哀”和“失败”,就不仅是张冲的

——答《乌鲁木齐晚报》记者问

当成教育问题只开了一把锁

——答《晶报》记者问

第三辑 关于《从两个蛋开始》

一个人的编年史

——与钟红明的对话

“我更像一个游击队员”

——与张清的对话

第四辑 关于剧本创作

卧在纸上的灵魂

——关于电影创作与小马的对话

寻找“双旗镇”

——答曹久平问

精神萎缩和想象力枯竭是根本问题

——答《城市经济报>记者问

《欲望大明宫》的可能性

——答《深圳特区报》记者问

第五辑 其他

与《老旦是一棵树》法文版译者石雷湘蓉

的通信

从《少年张冲六章》说起

——与一位青年朋友的通信

答深圳大学研究生王华勋问

半路上的“边缘人”

——答某报记者问

那些久远却新鲜依旧的歌声

——答陕西诗歌网王可田问

我更在意中国诗在中国的影响力

——答《深圳特区报》记者问

兴趣更在“原住民”

——答《深圳商报》记者问

文化创造的力量在民间

——答某记者问

说“深圳制造”

——答《深圳商报》记者问

说“少儿读经”

——答深圳某报记者问

每个人都有一块自留地

——答《女报》记者问

人生也是一个不断“认账”的过程

——答《优悦》杂志记者问

真爷们

——答《爷们(YES MAN)》记者问

文艺的跨世纪

——答《各届导报》周末版记者问

网上一“聊” 

——答东方网网友问

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的分野:中国当前文

学大势

——与评论家李星的对话

作者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杨争光文集(卷10回答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争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5494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