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反思与超越: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价值指向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媒介暴力的研究综述

一、批判与媒介伦理批判释义

二、国外媒介暴力研究的兴起与现状

三、我国媒介暴力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四、反思与超越: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之价值指向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批判的背景:媒介暴力对传媒伦理的挑战

 第一节 文化工业的技术狂欢

一、暴力展露癖:虚假的暴力需要

二、新的控制力:狂欢的技术理性

三、引导媒介技术:现代传媒伦理的必要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社会震荡

一、赚取点击率:网络暴力信息

二、精神麻醉者:网络暴力游戏

三、舆论监督的失范:网络舆论暴力

 第三节 媒介发展的道德失范

一、商业与艺术:暴力的伦理检验

二、展现与意义:伦理的本体论

第三章 批判的内容:暴力与媒介暴力

 第一节 暴力产生的理由:暴力成因的理论透视

一、原始的冲动:暴力的天性论

二、心理的诱因:暴力的心理需求论

三、社会的复杂动因:暴力的社会因素论

 第二节 暴力的性质:善、恶抑或中性

一、暴力的否定:绝对主义下的暴力破坏论

二、暴力的赞歌:绝对主义下的暴力动力论

三、暴力的中立论:合理使用暴力的“价值无涉”

 第三节 虚拟与现实:媒介暴力的类型

一、大众文化中的暴力信息

二、消费时代的暴力艺术

第四章 肯定与否定:媒介暴力的辩证法

 第一节 媒介暴力的合法性

一、暴力逻辑:媒介文化的原罪

二、暴力信息:人性丑陋的展示

三、暴力影像:艺术美学的升华

 第二节 媒介暴力的非法性

一、沉溺:媒介暴力的泥潭

二、不良示范:媒介暴力的“非常罪” 

 第三节 媒介暴力重构的可能性

一、合法:深层理据的道德意义

二、警示:否定暴力的反证意义

三、重构:媒介暴力的革命意义

第五章 道德的追问:伦理视角下的媒介暴力批判

 第一节 媒介暴力的伦理反思

一、善的目的:媒介暴力的伦理诉求

二、恶的影响:媒介暴力对伦理的挑战

三、对媒介技术至上的伦理追问

四、媒介组织的伦理探寻

 第二节 媒介暴力的波特图示分析

一、情境定义:具体情景描述

二、价值取向:指导行为的价值观

三、行为原则:媒介行为的道德依据

四、效忠对象:选择忠诚于谁

 第三节 媒介暴力的责任伦理悖论

一、职业道德的幌子

二、传媒责任的缺位与异化

第六章 重构:控制媒介暴力的路径

 第一节 自律与恪守:传媒从业者与受众的责任担当

一、媒介暴力中传媒从业者的道德维度

二、媒介暴力中受众的伦理素养

 第二节 他律与遵守:控制媒介暴力的规制建设

一、媒介暴力规制建设的制度伦理环境

二、媒介暴力规制建设的分级制度

结语 扬弃:媒介暴力的新生

 一、肯定:媒介暴力的“存在即合理” 

 二、否定: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暗示与诱导

 三、扬弃:媒介暴力的辩证否定

 四、责任:媒介暴力重构的凤凰涅槃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在传媒产业日益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传媒中所反映的暴力内容不断增加,暴力倾向日益增长。从印刷时代报刊对于暴力事件的追随,到信息时代随处可见的暴力信息和大兴其道的暴力影像,媒介对于暴力内容的偏爱似乎情有独钟。现实生活中,媒介暴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剧了人们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

媒介暴力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为美国学者和政府所注意,直到今天,媒介暴力虽然饱受诟病,却也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愈演愈烈。事实上,如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伦理批判,是关系到媒介暴力发展和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问题。如果不澄清此问题,对媒介暴力的批判便很容易陷入纯理论化的思考,而悬置了其内在的道德维度和人性考量,所以,基于伦理学的视域对媒介暴力进行批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由此出发,“批判”并非就批判而批判,而是在于有激情、有头脑地使用批判这个“武器”以达到重构和超越现实的意旨。在对媒介暴力进行合理批判时,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媒介暴力的合法性体现于何处?第二,媒介暴力有哪些非法性?众所周知,世界上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物几乎没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物也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首先应肯定媒介暴力存在的合法性,立足于“形而下”的媒介暴力的具体内容,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视域分析其产生的理由、类型、意义等,肯定媒介暴力的“存在即合理”的意义;其次应反思媒介暴力的非法性问题,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辩证的否定,考量对媒介暴力进行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从而“扬”其利而“弃”其弊,最终达到对媒介暴力的超越并使之新生。

燕道成、黄果所著的《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导论,包括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中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三章,主要论述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背景和内容,这是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立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第四至第五章,这是本研究的主体,本部分对媒介暴力的合法性和非法性进行了辩证地论证,并引入传媒责任伦理,对其合法与非法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追问;第四部分是第六章,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也是对本研究关键问题即“如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批判”的回答;第五部分是结语。

在论证结构上,《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以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为主线,贯穿始终;以传媒责任伦理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批判这个中心进行理论剖析,以此为理;从对媒介暴力的合法性与非法性的探讨中,回答如何重构媒介暴力的问题,以此为据;全文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完成论述,逐步打开媒介暴力伦理批判问题的核心,最后为媒介暴力的重构与新生指明路径。

编辑推荐

“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燕道成、黄果所著的《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通过分析媒介暴力的合法性和非法性,用一种辩证的方法来批判媒介暴力,从而克服一味批判和冷眼旁观的不足;进而积极地思考“重构”媒介暴力的手段和意义。最后得到一种从媒介暴力现象中获得对其消极社会意义进行颠覆与重构的工具,由此“扬”其利而“弃”其弊,最终达到对媒介暴力的超越与新生。本书对于思考、分析和研究媒介暴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燕道成//黄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15547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