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编》是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多年前收集专业研究论文的文集,其中讨论的问题大致都与社会及制度的转变有关。每一篇都遵守专业行规,只论列史料与史实,不作理论的阐述。为此,在集合成帙时,又加上一篇代序,陈述网络系统的结构,目的在于向读者陈述我处理历史问题的视角。这次《求古编》在大陆重印,以就教于中国本土的学术界。于原文并无增删改动,以保持当时作品的原貌。
| 图书 | 求古编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求古编》是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多年前收集专业研究论文的文集,其中讨论的问题大致都与社会及制度的转变有关。每一篇都遵守专业行规,只论列史料与史实,不作理论的阐述。为此,在集合成帙时,又加上一篇代序,陈述网络系统的结构,目的在于向读者陈述我处理历史问题的视角。这次《求古编》在大陆重印,以就教于中国本土的学术界。于原文并无增删改动,以保持当时作品的原貌。 内容推荐 《求古编》辑录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1960至1980年间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史的所有研究论文。 《求古编》全书以社会经济史为主轴,从古代民族的融合到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从两周的农业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从传统史学精神的探讨到社会学在史学研究上的应用,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梳理。 目录 序 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若干特性(代序) 试拟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论点 中国古代民族的融合 关于《商王庙号新考》一文的几点意见 《殷历谱》气朔新证举例 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 周东迁始末 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业的发达 两周农作技术 两周的物理天文与工艺 周代的衣食住行 《周礼》中的兵制 从《周礼》中推测远古的妇女工作 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 春秋政制略述 战国的统治机构与治术 先秦诸子对天的看法 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 秦汉知识分子 汉代家庭的大小 汉代的精耕农作与市场经济 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 说史德 一位20世纪的史学家——比兰 沈、赵合编((中华农业史论集》前言 跋居延出土的寇恩爰书 社会学与史学 在史学领域漫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求古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许倬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191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94 |
| CIP核字 | 2013184616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