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所著的《悖论13》讲述:3月13日,星期五。13时13分13秒。东京。最后13个人。世界忽然崩塌,东京忽然化为废墟。13名幸存者,必须直面接连而至的灭顶之灾。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又为何生存?这是一个关于活下去的故事。无论是警察、护士,还是职员、学生,甚至是黑社会,迄今的法律对任何人都不再通用。东野圭吾力透纸背的人性剧场。《嫌疑人X的献身》以来久违杰作。如果世界改变,善恶也会改变。杀人也可能变成善。这部作品就描绘了这样的故事。
| 图书 | 悖论13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东野圭吾所著的《悖论13》讲述:3月13日,星期五。13时13分13秒。东京。最后13个人。世界忽然崩塌,东京忽然化为废墟。13名幸存者,必须直面接连而至的灭顶之灾。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又为何生存?这是一个关于活下去的故事。无论是警察、护士,还是职员、学生,甚至是黑社会,迄今的法律对任何人都不再通用。东野圭吾力透纸背的人性剧场。《嫌疑人X的献身》以来久违杰作。如果世界改变,善恶也会改变。杀人也可能变成善。这部作品就描绘了这样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东野圭吾所著的《悖论13》内容简介:3月13日13时13分13秒,星期五。 警察冬树正在追缉嫌犯,周围的人却忽然消失。事故四起,火光冲天,东京刹那间变为废墟。 《悖论13》中奔走在无法置信的光景中,冬树陆续与其他12名幸存者相遇。疾病、地震、洪水接连袭来,无人知晓世界改变的理由,却必须为了无法预测的未来共同生存。 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又为何生存? 试读章节 听了首席秘书田上的话,大月皱起眉头。他正在官邸办公室里埋头赶稿,是关于非洲政策方面的。按照预定,下周他要在亚的斯亚贝巴发表演说。 面朝黑檀木桌子的大月转动椅子,背过身去。田上站着,微躬着庞大的身躯。 “堀越究竟干什么去了?核电又出事了吗?” 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大月想起来了,堀越前几天刚去出席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大会。 “不,好像不是那一类的事情。跟他一起去的是JAXA的人。” “JAXA?” “就是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啊,是吗。那些家伙要干什么?是关于H2火箭?” “我原来也这么想,但似乎不是。”田上取出笔记本,“说是宇宙科学研究总部的高能天文学研究系有要紧事情汇报。” “什么要紧事情?”大月不禁苦笑。含糊其辞的说法反而让事情更显奇怪。 “总而言之,说是十万火急。” “没问具体情况?” “我问了,据说不是口头就能说明的事情。他们要求直接见首相您,当面解释。” “哦。” “其实,”田上迟疑了一下说,“好像堀越大臣也不能完全把握事态。他说听了一次汇报,但不能理解之处很多,希望跟首相您一起再听一次。” “什么呀。自己都不明白,还让我见那些家伙?” “说是事态确实紧急。据堀越大臣说,这事不仅关系到我国,还关系到整个地球。” 一听到“地球”这个词,大月一边的眉毛挑了起来。“这么说,是地球温室效应的事?” 要是如此,可够麻烦的,大月心想。在采取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美国态度消极。在这个问题上,它完全受到孤立。但是,大月的态度是不跟它对立。 “不清楚,就谈过的气氛看,感觉不是。这次要向首相您报告的内容,似乎是日美共同研究一个项目时发现的。据说因为事关重大,在公开发表之前,项目的各个负责人要向本国政府首脑报告。也就是说,同样的报告也要在白宫进行。” “白宫?要直接报告美国总统吗?” “应该是。” 大月从椅子上站起来。 “怎么不早说!” 出面汇报情况的男子姓松山,是宇宙科学研究总部负责高能天文学的研究骨干。他四十岁左右,身材瘦小,看上去很紧张。天气不太热,他额头上却一直闪着汗珠。 关掉灯,室内暗下来。与此同时,放映机打开,挂在墙上的银幕上映出黑白照片。画面看上去像一团凝固的云,周围散布着白色斑点。 “这张照片是通过x射线天文卫星成功观测到的黑洞。准确地说,不是黑洞本身,是受到黑洞影响的、周边的样子。”松山开口讲道,声音有点发颤。 他由此说起的内容是大月没有想象到的。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迄今从没思考过这些方面。大月时不时打断说明,边说“让我理一理头绪”边按眼角,似乎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失去现实感了。 说明结束,松山长出一口气。 “以上是P-13现象的概要。这个现象发生的概率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五,是由电脑导出的答案。在美国和英国,还有中国,都做了同样的计算,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松山总结道,直到最后都不改严峻的语气。 宇宙科学研究总部的总部长永野把脸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大月。 “刚才的说明,各位是否理解?” 大月一手托腮,低吟了一声,然后看向身边的田上。“你,明白了吗?” 田上眨了眨小眼睛。“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但算是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 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堀越不住地点头,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 “是啊。专业上的事,老实说我也不懂。就算说数学计算的结果是这样的,我也没有概念。” 大月抱起胳膊,抬头看着还站在那里的松山。“那,结果会怎样?发生这个现象会导致什么变化?带来事故或灾害吗?” 松山看看永野,似乎在询问是否可以回答大月的问题。见永野点头,他做了个深呼吸,说道:“说到结论,无法预测有什么变化。这跟不能预测未来是一样的。” “既然这样,不就没法采取对策了吗?我不是要你预测什么,是要你设定可能的情况。基于这些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到时就不会手忙脚乱。” “可以预想会有某些变化,但要把握它,在数理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什么?”大月皱起眉头。讨论政治话题时,他从没有听说过数理逻辑这种词。P1-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悖论13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日)东野圭吾 |
| 译者 | 林青华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26057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0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313.4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海南 |
| 长 | 214 |
| 宽 | 151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30-2012-108 |
| 版权提供者 | HIGASHINO Keigo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