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苗族民俗风情/广西民族风情典录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2.苗家儿女定情,生动感人

走妹

苗族男青年一般上了十七八岁就开始串寨走妹,不受社会谴责。走妹,即夜晚进寨串户找姑娘谈情。如某小伙子钟情于某个姑娘,往往利用夜幕降临或月光皎洁的夜晚,不论路途多远,邀请村上要好的小伙子,跋山涉水赶到姑娘家的木楼门前,轻轻地吹起苗笛或弹起果哈,低声地吟唱。姑娘听到了歌声,知道有来客,便自觉起床,烧起火,准备好茶水,然后才轻轻去开门,把小伙子引到火塘边围坐。这时,姑娘的父母、兄妹听到有客人来,也纷纷起床到火塘边陪坐。在老人家的催促下,小伙子开始唱歌说明来意,姑娘吹着苗笛伴奏,接着小伙子又唱古歌、酒歌、坡会歌供老人欣赏。歌完几首后,咪佬(苗语,老大妈)便打油茶招待客人,第一碗油茶先递给客人。大家一起热闹一番后,家里人和陪去的小伙子,就自觉避开去睡觉,留下这对情人悄悄地用对歌或弹果哈方式,倾吐相互之间的爱情,直到公鸡啼鸣或东方发白方散。

第二天小伙子临别时,如果有爱慕之意,便故意将一件东西遗忘在姑娘家里。姑娘若是无意,第三天就马上托人把东西送还男方;要是双方情投意合,姑娘便把东西收藏起来。小伙子见姑娘不把东西送来,胸有成竹,过了几天就再去走妹。双方经过多次来往相互了解,深深地埋下了爱情种子,并互赠定情信物,订下终身。

踩脚

苗族男女青年通过参加坡会、赶集、串寨走妹、对歌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各自选择意中人。但有的后生不便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某一姑娘的爱意,只好采取踩脚方式去求爱。踩脚,即当某后生对某姑娘产生爱慕之情时,为了试探对方的心意,就寻找时机,趁旁人不注意时,用脚尖轻轻地踩女方的脚背,表示向她求爱。若姑娘有意,就会反过来用脚尖踩男方的脚背,两人相互踏踩反复多次,说明你有情来我有意,从此产生爱情。反之,姑娘也不会责怪对方,只是不予理睬而已。

合耕

坐妹日久情深,后生便向姑娘吐露真情,姑娘却不轻易表态。几天后,姑娘邀约几个知心朋友,悄悄将后生家一块向阳坡地挖垦起来。求爱的后生如有真情,闻讯赶来“合耕”。阳春之月,情人相约播棉花或花生、烟叶种子。播完,双方合手在坡地中打个草结,表示“连心辟邪驱害”。若播下花生种,还把壳撒到山路上,让过往行人踩踏,表示“共同食用不尽”。双方打开糯饭包(内包酸鱼、酸肉)在地头吃第一顿“结交餐”。此后,双方相约除草、施肥、培土,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情苗,直到秋收摘硕果会见父母商议婚期。

讨手

坐妹日久生情,后生哥心中有数,由结伴发展为单独行动。若碰上姑娘家有别的后生哥,他不露声色暂时隐退,等待时机敲开姑娘的门。经过多次单独交往,后生移凳紧挨姑娘。此时双方都心照不宣。后生将自己的手伸到姑娘面前向姑娘“讨手”,深情地唱道:

姑娘的手软柔柔,

柔柔软软像鸭油。

讨妹手来给哥拿,

永远藏在哥心头。

姑娘若中意后生,便伸出纤手,五指并拢掌心朝下,轻轻按在后手的手心上,寓意“以心交心,从此连情”。得姑娘手的后生此时心甜似蜜。若她不中意后生,也讲究社交风度,不会让后生太难堪,她还是将手伸出,用并拢的中指和食指轻按在后生的手掌上,寓意“只做朋友而不结交连情”,后生便会知趣而退。

送花带

苗家女常以花带传情。在大型社交场合,后生、姑娘们分别时,姑娘们掏出花带,由“姑娘头”代表姑娘们一一送给后生。得了花带的后生们回赠礼物。这种公开赠送花带仅寓意珍惜友情而已。在交往中,一位姑娘对一位后生有意了,她瞅准机会将花带送给他。得了花带的后生通常不急于表态,哪怕他对姑娘早有情意。姑娘也不需要后生马上表态。后生得了花带后往往密藏,只请来挚友参谋参谋,取得一致意见后,便勤踩姑娘家的门槛,陪伴姑娘做针线活。在这持久的坐妹过程中,姑娘明白后生的心意,接二连三地赠送花带给后生,有的后生由恋爱到结婚,会得到很多的花带。

拉妹

后生在坡会期间或圩日里新认识姑娘,想邀请她到自己家中做客,找个机会抢走她的一件东西,若姑娘追去,后生便往自己的木楼逗引,若姑娘不追,后生干脆拉住她的手。寨上的伙伴见状都要相帮。姑娘被拉心里会很高兴、自豪,因为有后生如此看中自己,也就半推半就随后生上路。后生全家对姑娘的到来十分高兴,热情接待,掏出酸坛里珍藏的酸鸭款待姑娘,晚上坐妹邀来寨上的伙伴陪伴姑娘聊天、唱歌。次日姑娘要返家了,后生的母亲给姑娘包一大包酸鸭糯米饭,后生送姑娘回去。一路说笑一路唱歌,往往感情就在那弯弯山道上建立起来了。

喝崩血誓

隆林苗族青年男女情意相投后,双双来到山泉溪边。后生捧起水,姑娘用银针或竹签刺破后生的左中指,待血与水融合后姑娘含情脉脉地连喝三口;然后姑娘捧起水,后生刺破姑娘的右中指,待血滴入水中融合后也连喝三口。此俗苗语称“喝崩”,意即喝血水盟誓。喝崩后,这对有情人是血水相依,你的体内有我的热血,我的体内有你的热血了,此情至死不移。父母知道子女已喝崩血誓后就不再干涉其婚配,任其自由恋爱择偶。

比腰带

隆林苗族男女青年在节日坡会、圩场集市、红白喜事宴会上认识,如有意结交,便相互挨拢并解下腰带拉直,若两条腰带的长短刚巧一样,便是天合巧配,爱情之路由此起步。

讨镯订终身

融水苗族双方相恋到一定程度,后生将姑娘的手拉到怀里,不停地抚摸姑娘手上的银镯,然后将它取下来,放入怀里或套在自己手上。姑娘便取下后生的头帕或脱下后生的外衣;有的姑娘为慎重起见,并不急于要后生的头帕与外衣,留一段时间了解双方的家庭、亲族对这份姻缘的态度。一般讨镯会秘密进行,并保密一段时期。经过双方暗暗察访摸清家庭及家族的意见后,方将讨镯订终身之事告知母亲,再由母亲告诉父亲。从此,后生常到姑娘家帮干农活、重活,姑娘常去后生家干家务、轻活,来往而不同宿,何时结婚由双方及其家庭商定。讨镯后亦有少部分不能终成眷属的,双方退还信物各奔前程,并不记恨。

都芒(苗语,意为互送定情信物)

这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的高潮,是双方表达爱情、决定终身的一种方式。苗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互相了解到一定程度后,为使对方能相信自己,往往采取“都芒”的方法,让对方吃下定心丸。一般女方多赠刺绣、织锦、花带、头簪和手镯等礼品给男方;男方则返赠衣服、苗笛、短刀、钢笔和钱币等礼品给女方。以此作为以心相许、订下终身的见证。过后双方父母相互往来,加深情感,即可择日成婚。

总之,苗族恋爱民俗是多姿多彩的。不同地区不同支系有不同的方式,但异中也有同;同一地区同一支系有基本相同的民俗,但也存在小的差异;有多种多彩的生动感人的民俗事象细节,交织出风格高尚的恋爱民俗世界。

P86-92

后记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濒临北部湾,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壮族、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出版本丛书的初衷,就是立足于广西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直观生动的图片编写一套展示广西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的图书。以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来往、互相尊重,同时为民俗学者提供鲜活的研究资料,且有利于各级领导在充分了解民族习惯的基础上,以少数民族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各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该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以及广西区内长期从事民俗文化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们的关心和支持。丛书主编,广西新闻出版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于琛教授为丛书制定了指导思路,确立了编写大纲;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书稿的政治性、民族性进行了审定;在图片征集过程中,得到了广西民俗摄影家协会唐建强会长、江晓东秘书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俗摄影家协会,东兰县民俗摄影家协会,广西著名摄影家李桐、余亚万、张小宁等诸位老师、前辈以及相关少数民族网站的热情支持,在此,谨致以我们诚挚的谢意!书中未署名的图片,多由著者、编著者提供,图片说明中不再赘列,少部分图片因时间关系未能及时联系到拍摄者,深表歉意,敬请相关作者见书后与编辑部联系,以便奉寄稿费。

今虽付梓,然因出版时间紧迫、编者水平有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再修订时正误补遗。

编者

目录

开头的话

第一章 欢乐的劳动场景

 1.开田种禾忙

 2.种杉植竹,拉山伐木

 3.牧渔多盼家业旺

第二章 瑰丽的生活画面

 1.糯米酸食和茶酒,招待客人多美食

 2.苗家医药有奇方

第三章 独特的社会组织

 1.家庭、宗族礼俗多

 2.寨佬主持公断

 3.定约成俗靠依直

第四章 缤纷的岁时节庆

 1.欢歌乐舞过年节

 2.坡会上贷芦笙、对歌忙

 3.四季节庆:趣味多

第五章 庄重的民族礼仪

 1.独特的苗家育儿习俗

 2.丰富多彩的寿诞礼俗

第六章 深情的婚曲恋歌

 1.苗家儿女宅情,生动惑人

 2.隆重多彩的苗家婚嫁礼俗

第七章 五彩的民族服饰

 苗衣苗饰美名扬

第八章 独特的居住民俗

 吊脚楼里的苗寨风情

第九章 久远的民族信仰

 1.善良好客的苗家人

 2.虔诚的泛神信仰

第十章 愉悦的民间游艺

 1.动人的苗音

 2.节庆时节跳起欢畅的舞

 3.苗戏苗曲也争妍

 4.苗家男儿竞技勇

编后记

序言

苗族的历史可追溯到曾逐鹿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蚩尤九黎。作为苗族先民的九黎与山顶洞人、北京猿人有渊源关系。今天的苗族分布于中国的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老挝、泰国、缅甸、越南、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法属圭亚那、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全世界约有苗族超过1000万人,中国有894.01万人。

广西苗族多居山区,这些苗族聚居区中有越城岭、九万大山、元宝山、金钟山等大山,有浔江、融江、贝江、南盘江等河流。这里温暖湿润、降雨量大、四季分明,呈现气温垂直变化大、区域气候差别也大的亚热带季风山区气候特点。广西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6.2%,“九山半水半分田”形象地描述了融水大苗山的地貌。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其中元宝山主峰海拔2081米,是广西第三高峰。此外,摩天岭主峰海拔1938米,阿扣山海拔1892米。融江流经融水,在其境内长68千米,灌溉面积3843.9平方千米,上达贵州,下连柳州、广州。九万大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元宝山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丰富。苗族重要聚居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地势高耸,重峦叠嶂,素有“广西屋脊”之称。隆林地貌有非熔岩(土山区)和熔岩(石山区)两类。土山区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其中斗烘坡海拔1950米,蚂蚁高坡海拔1826米,金钟山主峰海拔1819米。石山区峰林密布,层峦叠嶂,石山较高大,山峰海拔常在1000米以上,有的超过1500米。山区多、河流少、陡坡多、平地少,真可谓“地无三里平”。

苗族重要聚居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山高涧深,水流湍急,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素有“地无三里平,水有虎皮脸”之称。境内水系发达,溪河密布,大小溪流480余条,总长1535千米,集雨面积2 867.65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1座,大南山海拔1940米,蔚青岭海拔1895米,大南山主峰海拔1810米。龙胜是一个梯田的世界,梯田广布,景致独特。龙脊梯田、金坑梯田享誉世界,潘内盘山梯田400余层,绵延十几公里,平等河、伟江河两岸梯田绵延50多公里。

广西苗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湖南、贵州、云南等地迁入。最近的一次迁入在清代川、湘、黔边区苗民大起义失败后,一支苗族由黔东铜仁地区长途跋涉进入广西南丹县安家落户。

早在公元前3世纪,苗族祖先就已劳动生息在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后因种种原因,他们溯源沅江而上,向西迁徙,来到了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汉文史籍称他们为“五溪蛮”或“武溪蛮”。此后,苗族先民又不断向西南、岭南地区迁徙。大约在宋代,部分苗族先民陆续迁到今天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元宝山周围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明末清初,部分苗族先民从黔南迁到今天的南丹县境,部分苗族先民从黔西南迁到今天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境,部分苗族先民从今湖南城步等地迁到今广西资源、龙胜,从而形成了今天苗族在广西的分布局面。

广西苗族主要分布在与贵州、湖南毗邻的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富禄苗族乡、同乐苗族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驯乐苗族乡,南丹县的中堡苗族乡,西林县的普合苗族乡、那佐苗族乡、足别瑶族苗族乡,资源县的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苗族在广西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广西苗族操三种方言。南丹县的苗族一部分操苗语黔东方言,一部分操苗语黔东南方言:融水及桂东北地区的苗族多操苗语黔东南方言;隆林及桂西北地区的苗族多操苗语川滇黔方言;三江有一支称为草苗的苗族操侗语南部方言。整个苗区通行汉语西南官话桂柳方言。

1.寓教于口

由于没有民族文字,苗族民间蕴藏的丰富的文化艺术、生产技艺,主要靠言传身教流传于后世。

苗族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古代史诗。苗族古歌是一部部形象化的苗族古代发展史,内容十分丰富。从教育方面看,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是苗族古代人才思想的萌芽。苗族人民一直把古歌作为历史来看待。古歌不仅有思想道德教育、历史教育的功能,还有传播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功能。如古歌中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的冶金技术、造船、营林、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通过古歌,人们可以学到苗族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苗族古歌还有审美教育功能,古歌中体现亍苗族人民崇尚雄奇壮美的美学观和审美理想。在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审美评价中,可以帮助社会成员发展和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苗族有着丰富的传统乐器,如芦笙、果哈、木叶、果零、铜鼓、琵琶等。著名的民间舞蹈有踩堂舞。著名的民族工艺有挑花刺绣、织苗族锦、蜡染、铸银等。这些民间技艺都是通过老艺人手把手地一代代相传下来。

2.耕山为生

广西苗族以山地农业与林业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苗族居住区多为山区,以林为主,兼种杂粮水稻。粮食以糯米、粳谷为‘主,辅以玉米、木薯、红薯、芋头、籼谷、小米等农作物。苗族居住境内河流密布,群众修建梯田。由于山高水冷,无霜期短,水稻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亩产为300—400公斤。苗族区的糯谷,粒大色亮,香软可口,营养丰富,食之尤能耐饥:苗民喜种、喜食糯谷,并形成了有特色的糯谷文化。糯米食品是祭祀的主供品、节日的主食品、人际交往的礼品等等。

3.酸茶饮食

广西苗族嗜酸。由于苗族地区交通不便,新鲜食品运输与保存不易。为了便于储存食物,采用将牛、猪、鸭、鱼等肉类与糯米混在一起腌成酸肉的办法。酸制品有酸鱼、酸肉、酸鸭、酸鹅、酸虾糟、酸菜等。其中酸鱼、酸肉是祭祀祖先,招待客人,节日喜庆聚会必备食品。辣椒骨是桂西苗族特有的食品。

打油茶是桂北苗族喜爱的一种生活习俗。油茶可做早餐、正餐,也是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制作油茶时要先把花生、黄豆和佐料炒好,爆好米花。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加水煮沸,再将作料、米花放入碗里,加入过滤好的茶水,即成香气四溢的油茶。品尝油茶是苗族、瑶族等民族日常生活的一大嗜好。

4.霓裳羽衣

苗族的传统服装大部分由自种棉花,自纺自染自织而成。男子上穿对襟短衣,下着长裤,头戴青巾;女子的服装上衣为无领无纽扣的对襟短衣,缝有苗族锦图案花边,呈交叉形,用腰带束腰,内挂一块上宽下尖的菱形胸围,下穿齐膝短裤,外套百褶裙。小腿穿青布套,上绑约两寸宽绿绸带,头上包青花边头巾,耳带玉石或银质耳环,手带银镯。百鸟衣是融水苗族特有的服饰。

5.吊脚木楼

广西苗族多住在山上,聚族而居,少则十几户,多则上百户。苗族的房屋有平房和吊脚楼,以吊脚楼为最多,也最有特色。

平房以苗区丰富的竹木材料搭建而成,周围镶着木板,上盖木皮或瓦。山区里的苗族喜欢住上楼下厩的吊脚木楼。吊脚楼因地制宜建在山坡上。用苗区出产的杉木建造而成,分上、中、下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中间层为卧室、厅堂、敞开式的火塘及厨房,最上一层一般用于存放农具及农产品。

6.宗教信仰

广西苗族信仰多神,尤以谷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最盛行。

苗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谷物是苗民生活的主要来源。苗民崇拜谷物,认为谷物有魂,把谷物神化,崇拜谷神(又叫米鬼、谷魂)。生产习俗中的许多活动,如起活路、撒秧、开秧门、吃新节等,都要祭谷神,以驱邪逐鬼、祈求谷神安心农事,保护庄稼丰收。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过去因长期受压迫而不断迁徙,每到一处地方,便辛苦建立家园,为后代子孙谋福。子子孙孙不忘先祖恩德,感激并崇拜祖灵,从而祖先崇拜十分盛行。一年之中不时举行安龙祭祖活动。除盛大的“鼓社节”(又称翻鼓节、吃牯脏)专门祭祖外,每个节日都有祭祖的内容,每餐饭都要给祖先敬酒敬肉后才能吃。

7.民间节庆

广西苗族的传统节庆有多种,比较隆重的节庆有苗年、拉鼓节、芦笙节、新禾节、坡会、春社等。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亥日开始,也有的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卯日或丑日。苗年前夕,苗民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迎接新年。苗年当天清晨,男人与小孩拿竹鞭赶鸡、鸭、猪、牛、羊进栏,妇女到溪边和水井“挑新水”,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随后户户舂糍粑,夜晚守岁。苗年期间,苗民吹起芦笙,群众盛装跳踩堂舞,大家走家串寨,寻亲访友。不少村寨还举行赛芦笙、赛马、斗马、斗鸟等表演。随着苗汉文化交流的深入,春节逐渐取代传统苗年,成为广西苗族重要的年节。融水苗族从正月初开始举行坡会,融水年节系列坡会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乡土规范

融水苗族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依直制度。苗族社会中重大的问题通过群众议事,最后以埋岩的方式解决。各项村规通过埋岩制定与颁布。依直制度已有千年历史,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50年代以后,虽然没有再进行依直,但是历代依直定下的民间法规,至今仍在苗族社会中发挥作用。

内容推荐

《苗族民俗风情》由广西区内长期从事民俗文化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过竹编写,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民俗、五彩的民族服饰、多样的民族美食、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动人的民族观念、璀璨的民族艺术、丰富的民间文学等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代表性。

《苗族民俗风情》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感受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苗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编辑推荐

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着的良间民俗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过竹编著的《苗族民俗风情》采集有关广西苗族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加以整理编写,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璀璨的民族艺术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代表性,使读者从中感受到广西经典独特的民俗风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苗族民俗风情/广西民族风情典录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过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364172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31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