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王金锋编著的《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讲述了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的故事。
图书 | 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共和国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王金锋编著的《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讲述了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的故事。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王金锋编著的《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为丛书之一。 《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详细讲述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中央的决策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蓝图 周恩来阐释四个现代化 制定实现四化的具体步骤 科学院推出系列举措 二、农业现代化 中央成立农业科学院 农机院推动农业机械化 毛泽东批建第一拖拉机厂 中央号召为农业生产制造化肥 三、工业现代化 矿产工业推动四个现代化 鞍钢为工业现代化作贡献 中央号召“工业学大庆” 毛泽东号召进行三线建设 四、国防现代化 毛泽东号召建立现代化军队 陈赓受命创建哈军工 毛泽东号召发展尖端武器 中央指示大力发展潜艇 五、科技现代化 中央决策发展航空科技事业 中央大力促进半导体科技发展 中央推动电子科技现代化 毛泽东号召发展航天科技 试读章节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闲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庄严开幕。 15时,天安门前,晴空里升起了五星红旗。会议的开幕式由毛泽东主持。 当毛泽东和朱德、刘少奇、宋庆龄、周恩来、李济深、张澜、林伯渠、董必武等在主席台上出现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 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这个开幕词简短而有力,毛泽东以坚定的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的总任务,他说的每句话都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里。代表们一次又一次地热烈鼓掌。在全国各地,人们在收音机前倾听着。 在毛泽东的开幕词结束后,乐队奏起庄严的国歌。接着,全场起立,为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3分钟。 16时,第一届全闲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同宪法草案的报告》,刘少奇的报告历时3个多小时,到19时25分结束。代表们对报告不断热烈鼓掌。 9月23日,会议进入第三项议程,讨论和通过政府工作报告。9月23日15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周恩来在报告中对建国5年来在恢复同民经济、工业化建设、发展农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政权建设、外交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了全面的说明,指出了国家建设中的困难、问题和工作上存在的缺点。 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中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P2-3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巾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共和国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金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7489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4 |
宽 | 154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