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甘南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甘南纪事》是著名作家杨显惠先生最新的一部作品,也是关于甘肃的系列短篇小说集的第三部。

甘肃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环境差异大,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作者近年4次踏进甘南,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素材,终以书中的12个故事记录了在甘南藏区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当地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牧民特有的生活形态,以及他们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身影。

内容推荐

杨显惠编著的《甘南纪事》由12个故事组成。与《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相似,《甘南纪事》同样是铅华洗净的文字、不事雕琢的白描、短章连缀的结构。故事虽是发生在藏区,却没有过多关于政治、宗教背景的描绘,而是着力于个体命运的叙写。《恩贝》和《白玛》描写了藏族女子刚烈不驯、勇于复仇的性格,在故事的行进间,偶尔露出时代的面容;《小妹的婚事》描绘甘南青年藏民从独立自主追求个人情感幸福,到遭遇现实生活冷遇的成长过程;《措美峰》以主人公的个人命运表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娘乃节》反映甘南藏民家庭生活的冲突与妥协;《图美》通过一个曾经偷渡前往印度求学谋生而后又返回国内的藏族青年的讲述,展示了藏区的生活现实;《沉默的柴垛》表达对特殊环境下藏民婚姻状态的理解。这部短篇小说集依然保持了杨显惠一贯的朴实简洁、厚重含蓄的风格,看似声色不动的行文,展示着甘南藏区独特的地理风物与历史文化,以及由此浸润而成的人事逻辑,也折射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独到经验与体认。

目录

恩贝

白玛

一条牛鼻子绳

娘乃节

小妹的婚事

给奶奶的礼物

措美峰

连手

“狼狗”

尕干果村

图美

沉默的柴垛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和达让围着寺院走了一圈,把回廊里整齐排列的经桶拨着转动,然后进了寺院。看完寺院的经堂和佛殿,回业日村的路上,达让讲了这个寡妇的故事。

她是东哇村的媳妇,名字叫恩贝。十多年前,她的男人叫人杀过了。那是个贼大胆,那时候连着偷过人家的几头牛。男人的名字叫桑杰。

偷哪儿的牛?我问。

偷哇巴沟的。扎尕那的牛他不敢偷,偷就抓住哩。扎尕那有几个老汉,辨牛蹄印辨得好得很,牛丢过了能找着。桑杰有个联手是益哇沟贡巴村的人,比他小四五岁,名字叫闹柔。那时候他已经三十二三岁,闹柔二十七八。有一次他们从哇巴沟里偷了一头牛,卖到车巴沟去了。结果,他偷牛的事叫哇巴沟丢牛的人知道了,把他抓去审讯,叫他交待他的联手是谁。他不交待,人家打他,打个半死撇在装煤的房子里冻他,他还是不交待。后来派出所的人说,你不交待也罢,我们把你放出去,你把联手分下的钱要来,缴回来,就不追究了。放出来在家里缓了几天,他就去找联手了,把情况说了。但他的联手是个翻脸不认人的家伙,把他骂出来了:你滚出去,我不认识你!谁是你的联手?我啥时候和你偷过牛?他也觉得自己理亏,他们一搭儿偷牛的时候就订过攻守同盟——不管把谁抓住了,打死也不能供出另一个来。他赶紧就给闹柔解释,我没供你,我跟派出所说牛是我一个人偷下的。可是你分下的钱你要拿出来,我给人家赔上,这案子就过去了。可是闹柔不给他钱,把他撵出来了,他就回家了。可是就在他去闹柔家要钱的时候,派出所布置下的人监视着他。他回家不久,派出所就把闹柔抓去了审讯。审讯的时候警察说,是桑杰供出你来的,你们两个人联手偷了牛。闹柔赖不过去,赔了钱,拘留了半个月。闹柔放出来以后气坏了,跑到东哇村把桑杰叫到村外的沟里骂了一顿,说桑杰把他供出来了!桑杰说没供他,两个人就打了起来。打着打着闹柔就掏出手枪连开了两枪,把桑杰打死了。

桑杰死了,闹柔就被派出所抓到县上去了,交到法院了,说是故意杀人,还有私藏枪支罪,两罪并发,一定要判死刑。一听说要判死刑,闹柔的家里人着急了,跑到东哇村找恩贝,求她给法院说情,说他们愿意赔命价,人不要判死刑。闹柔家里愿意赔命价,恩贝也同意他们赔命价,恩贝就到法院去了,求法院把闹柔放了。两个村的村民调解委员会也到县法院说情,不要判刑,还是赔命价吧,赔命价对两个家庭都有好处,闹柔保下一条命,桑杰的婆娘能得到一笔钱拉家务。但是法院不听他们的话,说我们按法律办事呢还是听你们的?后来还是判了死刑,不过是缓期两年执行。这事到底也搞不清楚,是村民委员会和恩贝说话了才判成死缓了,还是本来就该判死缓的。结果反正是闹柔活下来了,而且刑期一减再减,坐了十一二年监狱就放出来了。但是放出来的闹柔自己知道,桑杰的家人不会放过他的,就没敢回村,跑到岷县去了,在铁池梁上给一个汉族人家放牧。那个汉人家有钱,买了一大群牛发展牧业,可是不会放牧,就把他雇下了放牧。他后来把婆娘娃娃也接过去了,婆娘在那边挤牛奶。

我问达让,闹柔家没给桑杰家赔命价?

达让说没赔。闹柔家的人说了,判死缓是按法律判的,并不是扎尕那村民调解委员会和恩贝说情的原因。人家就不赔命价。

达让接着说,这个婆娘年轻的时候长得俊着哩,皮肤是我们扎尕那的姑娘里最白的一个,男人桑杰死的时候也还年轻着,才二十八九岁。可是她当了寡妇以后再也没有改嫁。你知道的,我们这地方,男人当和尚的多,男人们骑马呀放牧呀也爱出事故,总之是男人比女人少,不管是哪个村子,都有嫁不出去的姑娘。所以恩贝虽说长得漂亮,但她还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姑娘,不管哪个男人也不愿意再娶她。她就再也没有结婚,一个人拉娃娃着哩。桑杰死的时候她的姑娘十二岁,大娃娃十岁,二的七八岁,最小的才六岁。

恩贝一个寡妇拉娃娃也真是不容易,在扎尕梁的牧场里,别人家都是男人荡牛婆娘挤奶打酥油,可她的姑娘那时候还小帮不上忙,啥活都要她一个人做。早晨起来挤奶子,挤完奶子又要满山坡跑着荡牛呢。白天荡牛还行,就是多跑些路多辛苦些,可是,为了叫牛多吃草多长膘,傍晚挤完了奶还要荡牛去。一去就要守到半夜,不光是怕牛跑丢了,还要防止贼把牛偷了,还要看着不叫狼把牛娃子吃掉。半夜里回到帐房,还要打酥油,煮曲拉。越是刮风下雨越是要往山坡上跑着看牛,越是刮风下雨牛越是乱跑。有时候牛跑丢了,三天五天,十天八天,很多人都看见过,恩贝漫山遍野地跑着找牛,风里来雨里去的。

她不光要管牧场,还要管扎尕那家里的那几亩山坡地。扎尕那的人每个家庭都是分成两摊子,一摊子是年轻人在扎尕梁的牧场上放牧,另一摊子是老人或者兄弟们在家里种地。虽说扎尕那气候凉,山坡地打不下多少粮食,但是总不能撂荒过吧。哪怕是种燕麦、种青稞当饲料,总是要种上,秋天还要收割。这时候她就又要回到村子里来,叫自己的娘家人或是请邻居帮忙种地。这时候牧场里就剩下三个儿子和一个丫头撩乱去了。桑杰的父亲早就过世了,因为他家是富牧成分,他的父亲1958年当过土匪,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中抓去判刑了,死在天祝县的石膏矿了。他的阿妈因为多年在牧场里做活,得了类风湿性心脏病,根本出不了门做不成活。桑杰只有一个妹妹还是个弱智,整天淌着涎水,看见人就傻笑,根本帮不上忙。

P5-8

后记

2001年在兰州,《兰州晚报》社的几位朋友约我去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合作市。朋友们为《甘南日报》社采编人员讲课,忙得很,我有时间翻阅《甘南州志》,并且去了合作市东边的沙冒沟,有名的茶马古道,是以前强盗出没,专事抢劫往来商旅的地方,还去了当周草原。草原青翠着,山坡也青翠着,山头的白雪两天也没化完。印象太深刻了,随后去了尕海湿地、玛曲(藏语,黄河)。

玛曲县城里看不见汉人,骑马的藏族妇女和骑着摩托的藏族男子在柏油马路上缓缓行过,像兰州人在街上骑自行车一样随便。在城外公路上,他们风驰电掣奔跑,速度带起的寒风把他们的藏袍刮成一个大包。毛线围脖裹着头,只露出一双眼睛。

也就是这次甘南之行,激起我去藏族区旅行的冲动。那时候无数的旅客往西藏跑,尤以画家、摄影家为多,形成了独特的藏漂一族。这种冲动,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我心里萌动过。藏族作家扎西达娃曾经到渤海湾大清河盐场我的家中做客,对我讲了许多有趣的藏民故事,并邀请我去西藏。他当时说:“现在就跟我走吧,趁着我老爹还有点办法你就跟我去西藏吧。”他老爹时任拉萨市长,那时候全国都派干部支援西藏建设,他叫我跟他去西藏,然后由他父亲来办理我“支援”西藏的手续。扎西达娃向我保证,去西藏工作几年,何时想回大清河就可以回来。我踌躇再三没去,因为那时我刚从河西走廊调来大清河盐场,女儿才三岁。把妻儿抛在家中,独身去“异域”飘荡,这种决心不好下。

2006年春天,我在《上海文学》连载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已近杀青,孩子已经自立,家务事也不用我操心,我便去了兰州,想着从那儿出发去西藏。但是在兰州盘桓了两个月,也没找到旅伴,身体也存在问题,最后选择了离兰州最近的藏区——甘南。

藏族人生活在一个广阔的地区,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云南,还有甘肃。这几个省区当中甘肃省的藏区面积很小,只有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的天祝藏族自治县。走遍了甘南之后,发现甘南的风光最美,那里有世界草原研究专家公认的亚洲第一牧场——玛曲草原,人称“六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沁雪山,夏河县拉卜楞寺的建筑面积比西藏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都要大,它的豪华,寺中高僧大德之多之众,就全国来讲也极为罕见。云南石林天下知,但与迭部县扎尕梁的石林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与迭部沟的山水相比也就是一个盆景……

以兰州为根据地,三年来我多次进出甘南的草原和峡谷,进出藏民的牛毛帐房和沓板房。我试图了解他们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他们特有的生活形态,他们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身影,他们血脉的跳动……但我不知道是否已经摸准。

2008年11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甘南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显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2672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