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渔传
内容
试读章节

清康熙十年(1671)冬,《闲情偶寄》由芥子园书店刊刻完毕,正式出版。像过去一样,李渔从书库里取出几十部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分送给他的老朋友。赠书的名单是反复推敲后仔细拟订的,名单上的人大多都在外地。随后,他陆陆续续收到了这些朋友们表示感谢的复函,其中以龚鼎孳的来信措辞最为动人,对《闲情偶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同时龚鼎孳还随信送给李渔一些礼物:一块腊肉、几块丝绸衣料。除了龚鼎孳的来信之外,还有两封信比较引人注目。一封来自于北京的陈学山。陈是浙江海宁人,康熙五年(1666)李渔去北京时,他任大司成一职,去年,他又晋升为东阁学士。陈学山同样对李渔的《闲情偶寄》赞不绝口,同时,又对他如此坦率地在书中公开了自己的各种技能表示遗憾和惋惜。在陈学山看来,这些技能是李渔长时间摸索、总结而获得的秘密,也是他借以“打秋风”并在各地大受欢迎的原因,“鸳鸯绣了从君看,莫将金针度与人”,因而是不应该公之于众的。另一封信则是纪子湘所写的。纪子湘告诉李渔,他已从徐州河防同知一职升迁为湖北的汉阳太守,邀请李渔在方便的时候到汉阳来做客。纪子湘在来信中还提到了乔姬和王姬,显然,她们康熙七年(1668)在徐州初试身手登台演出已经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陈学山在来信中对李渔表示的关心、体贴和理解,使李渔感到一种异常的温暖,而他的遗憾和惋惜更使他感动不已。作为一个作家兼商人,李渔当然知道哪些内容属于一般性的常识,哪些内容属于商业性的、不能让他人知悉的机密。在写作《闲情偶寄》之前,他就反复考虑过是否应把它们和盘托出,一齐放进书中去。但是最终,一种要在学术史上拥有一个永久性地位的念头占了上风。

……

目录

一、楔子

二、生于如皋

三、成长与骚乱

四、向父亲挑战

五、希望的幻灭

六、隐居山村

七、茶和病

八、踏上成功之路

九、《无声戏》和“有声戏”

十、风云突变

十一、警报频传

十二、到南京去

十三、尘世之旅

十四、享受人生

十五、丽人行

十六、《闲情偶寄》

十七、噩梦的开始

十八、第二次北京之行

十九、妖氛复起

二十、终老杭州

内容推荐

《李渔传》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巨匠,不仅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他的作品还感染了后世乃至今天的无数读者和观众。但李渔对女人、美食、华屋的迷恋与追求,特别是他率领姬妾周旋于达官贵人间以获取财富的做法,也不断为世人所诟病。《李渔传》以大量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勾画出李渔的人生轨迹,从而向读者展现出李渔真实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真实的李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渔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保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8437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4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7
14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