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文化诠释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探新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作者汪凤炎、郑红)旨在建构一个专门用来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良知新论,以此来提高当代中国德育的实效性,以便通过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造就出大批具有高水平良心的个体,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全书分为“良心”是什么;良心的心理结构等数章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作者汪凤炎、郑红)旨在建构一个专门用来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良知新论,以此来提高当代中国德育的实效性,以便通过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造就出大批具有高水平良心的个体,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达此目的,先对“良心”进行科学界定,然后依次探讨“良心”的心理结构、“良心”的形成与发展、“良心”发生作用的过程、“良心”的功能与“良心”的唤醒或培育等问题。《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观点新、视角新、结构耨、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读来生动有趣,颇具启迪与创新。

目录

导论先须交待的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良心新论的理论建构与验证研究?

(一)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的理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弘扬中国传统良心论的精髓,增强当代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高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深度,促进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建设

(四)唤醒或培育个体的良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怎样进行良心新论的理论建构与验证研究

(一)技术路线

(二)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章 “良心”是什么

一、良心或良知:语义分析

(一)对汉语“良心”与“良知”二词的语义分析

(二)对西方文化中“良心”一词的语义分析

二、良心:融汇中西的一种新界定

(一)为什么要继续使用“良心”的概念

(二)从何种角度使用“良心”概念

(三)对“良心”概念的新界定

第二章 良心的心理结构

一、良心的心理结构:已有见解

(一)细致分析:西方学人对良心结构的主张

(二)整体把握:中国古人对良心心理结构的主流看法

二、剖析良心结构先需弄清六对关系

(一)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二)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三)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四)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五)持久与短暂的关系

(六)整体与成分的关系

三、良心的心理结构:融汇中西的一种新解释

(一)良知(狭义)

(二)良情

(三)良意

第三章 良心的形成与发展

一、良心形成与发展的路径

(一)内求说与外铄说:由来已久的两种争论

(二)外铄说遇到的难题及破解策略

(三)从类主体与个体两个角度来解释善端与恶端的来源才显得全面

二、良心产生的心理机制

(一)对已有观点的简要回顾与反思

(二)三阶段论:对良心产生的心理机制的新探索

三、良心的发展阶段

(一)对已有观点的简要述评

(二)良心发展的三阶段三水平论:对良心发展阶段的新看法

四、影响良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良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探讨

(二)影响良心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

第四章 良心发生作用的过程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认知观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认知观:西方学人的观点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认知观:中国学人的观点

(三)小结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情感观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情感观”的核心观点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情感观”的优点与缺陷

(三)确保由良情导出持久道德行为的具体做法

三、良心发生作用的意志观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意志观”的核心观点

(二)对“良心发生作用的意志观”的简要评价

四、良心发生作用的习惯观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习惯观”的核心观点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习惯观”的优点与缺陷

(三)确保由道德习惯导出道德行为的做法

五、良心发生作用的整合观

(一)“良心发生作用的整合观”的理论模型

(二)“良心发生作用的整合观”的核心观点

第五章 良心的功能

一、易使人保持良心,灵活使用道德规范,并产生道德学习的迁移

(一)易使人保持已拥有的良心,使它不至于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二)易使人获得善的真谛,进而灵活地理解和使用道德规范

(三)易使人将先前道德学习的结果迁移到其后所遇到的道德情境中

二、良心觉醒能监督和调控人的行为,使人弃恶从善

(一)努力去做良心认可的事

(二)尽量不做良心不允许的事

(三)假若做了错事,经过良心评判后往往会自觉产生相应的弥补行为

三、唤醒良心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

(一)唤醒良心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理论探讨

(二)唤醒良心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实证研究

四、良心能促进自我的其他层面乃至整个自我的发展与完善

(一)良心能促进自我的其他层面乃至整个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理论探讨

(二)良心能促进自我的其他层面乃至整个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实证研究

第六章 唤醒或培育良心的方法

一、通过他育方式唤醒或培育个体的良心

(一)亲身经历法

(二)榜样示范或激励法

(三)及时点拨法

(四)环境熏陶法

(五)真诚说理法

(六)提供一套感情词汇,通过培养儿童道德意识来培育儿童的良心

(七)通过促进儿童对别人感情的道德敏感性来培养儿童的良心

(八)通过培养同情心来发展良心

(九)以情育情法

(十)顺导性情法

二、通过自育方式唤醒或培育个体的良心

(一)“致良知”

(二)“吾日三省吾身”:观照式自我反省策略

(三)“请教内心这个法官”:与良心对话策略

(四)“养心莫善于寡欲”:调控需要的策略

(五)“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正气的策略

(六)“毋自欺”:以诚待己的策略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良心新论(建构一种适合解释道德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文化诠释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探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凤炎//郑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867998
开本 16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7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092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1
15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