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近代以来中西社会文化交流中著名人士马礼逊等及广州十三夷馆等重要场地的历史,探讨了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种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考证中国基督教史上的“史地”关系,也是中国基督教会史研究领域中可开拓的一块园地,历史的研究与诠释除了要靠文献资料外,在相关的“地”上所留下的史迹资料亦多;以教会史而言,教堂建筑的内外面相、教堂的建筑聚落、教会公墓、广州十三夷馆、教友聚落村、教会传教站、教会学校等都蕴含着众多的历史真相,都有待发掘与考证,所以研究史地间的关系,最有助于探得历史的真相全貌。
| 图书 |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会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近代以来中西社会文化交流中著名人士马礼逊等及广州十三夷馆等重要场地的历史,探讨了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种种形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考证中国基督教史上的“史地”关系,也是中国基督教会史研究领域中可开拓的一块园地,历史的研究与诠释除了要靠文献资料外,在相关的“地”上所留下的史迹资料亦多;以教会史而言,教堂建筑的内外面相、教堂的建筑聚落、教会公墓、广州十三夷馆、教友聚落村、教会传教站、教会学校等都蕴含着众多的历史真相,都有待发掘与考证,所以研究史地间的关系,最有助于探得历史的真相全貌。 目录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一、前言 二、广州“十三夷馆”的由来 三、广州十三夷馆的内外景观 四、传教士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五、小结 利玛窦与北京耶稣会公墓 一、前言 二、利玛窦之逝世与后事 三、墓地之寻觅与取得 四、墓地之位置与建置 五、小结 汤若望与北京南堂 一、前言 二、北京南堂之建置 三、小结 徐光启家族与中国天主教的关系初探:徐家汇、徐光启、天主教会三者的关系 一、前言 二、环绕在“上海徐家汇”的种种错谬问题 三、结论 马偕牧师与淡水牛津学堂 一、前言 二、马偕来台传教 三、马偕借教育为传教之媒 四、小结 台湾基督教士与中西文化:以晚清台湾北部长老教会的七座教堂建筑为例 一、前言 二、从一首歌谣说起 三、七间教会重建的由来 四、小结 从再造到没落:开封犹太教会堂在明清两朝的历史(1644—1860) 一、前言 二、明代开封犹太教“清真寺”的几次兴建 三、清代开封犹太教“清真寺”的兴建 四、清代开封“犹太会堂”的文献记录 五、开封“犹太会堂”的两幅平面图 六、结论 从蚕池口到西什库:天主教北京北堂的历史 一、前言 二、蚕池口天主堂之由来 三、西什库天主堂之由来 四、小结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会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查时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0026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79.95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桂图登字20-2010-153号 |
| 版权提供者 | 宇宙光出版社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