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塔利编著的《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理解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本书还提供了解决危机的明确和实用的工具。本书所提出的新方法——透视杠杆(See Through Leverage,简称STL),用一种独特的统一概念解决矛盾和解释危机的主题。这种方法的应用,将防止相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图书 | 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 |
内容 | 编辑推荐 肖恩·塔利编著的《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理解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本书还提供了解决危机的明确和实用的工具。本书所提出的新方法——透视杠杆(See Through Leverage,简称STL),用一种独特的统一概念解决矛盾和解释危机的主题。这种方法的应用,将防止相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内容推荐 肖恩·塔利编著的《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首次批露一个全新、颠覆性的风险管理工具,不仅易于理解,更将有效阻止下一个泡沫的发生——透视杠杆。 《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通过一种快速区分健康证券和潜在有毒证券的方法,重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通过使用透视杠杆,投资者、评级机构和监管者更能揭开金融结构性产品的神秘面纱,一眼看穿金融产品隐藏在高深经济模型的包装底下的风险。 目录 前言 引言 1. 美丽新世界 2. 巴塞尔协议意料之外的影响 3. 评级机构和影子银行体系 4. 现行体系的失败和透视杠杆的必要性 5. 透视杠杆应用 6. 走向《巴塞尔协议Ⅲ》 词汇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今天,对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经济薄弱和混乱的特点视而不见是很容易的。在美国,卡特政府将美国的骄傲和威望带到了一个历史低点。美国的对外政策几乎是一团糟,经济也处于衰落之中。通货膨胀率已达到13.5%,而出口像美元一样,开始螺旋式下降。 在英国,耻辱的3天工作周、日常停电①和停泊在斯雷德尼(Threadnee-die)街②的面包车的照片,这一切都表明英格兰银行正准备对政变谣言四起的瑞士的黄金供应政策做出改变。不仅退役上校们在私下谈论占领英国广播公司(BBC)、怀特霍尔(Whitehall)和英格兰银行,连(英国)皇家特种空勤团的创建者大卫·斯特林(David Stirling)上校,也成立了一个秘密集团,对在产业动乱事件中的工会进行调查。虽然《金融时报》指数仅跌了1 000点,但仍首次打破了自1935年该指数应用以来,1968-1971年熊市的低点。吉姆·史莱特(Jim Slater)在史莱特-沃克公司(Slate WMk)的年度会议上说,“现金是现在最好的投资渠道。”同时,俄罗斯感受到了西方的软弱,并计划入侵阿富汗。所有这些事件被认为是钉在凯恩斯(Keynesian)自由主义棺椁上的棺钉。如果一些历史学家把1979年之前的时代看做是一个黄金年代,那么其他历史学家会回忆起一个从前拥有令人自豪的独立和领导传统的国家已经遭到致命的破坏。如果英国的衰落可以受人为控制的话,那么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防范。 自由主义的实验已经失败了,人们正在热切地寻找另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会彻底改变一个国家的行为和规则,自由化市场和个人自由的恢复被繁杂的国家官僚机构束缚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采取弹性货币政策,但是需要降低直接税负的财政政策、缩减资本所得税、有力推动金融服务产业和伦敦的配合。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以及稍后罗纳德.里根(Ron。ldReagan)当选美国总统,推动了经济模式改革的政治架构已经形成。作为思想武器,两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澳大利亚经济学院,特别是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的著作。在1974年,哈耶克与其他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激发了他们对澳大利亚学校复苏的兴趣。了解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摇摇欲坠的情况之后,我们发现哈耶克在1944年的著作《通往农奴制的道路》中,对其中的经济问题有明确的见解:批判中央计划经济,并从同时代的德国和苏联的极权主义背景中得出了令人沮丧的结论。 今天,有人认为哈耶克并不是众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他写到,“政府通过货币体系、工作时间管理办法和社会福利,在经济社会中担任着某种角色。”然而,在英国和美国,哈耶克的著作成为了保守派政府思想基础的一部分。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在当选为保守派领导人后,公开在办公桌上放了一本哈耶克著作的副本,表明“这就是我们所信仰的”。① P5-6 序言 本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理解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本书还提供了解决危机的明确和实用的工具。 我们认为,2007—2009年危机的核心问题是,自20多年前《巴塞尔协议I》产生以来,人们以一种概念性错误的方式看待和监管金融风险。这次危机是由已经被以前的危机所证明的、相同错误的风险管理方式所导致的。 本书所提出的新方法——透视杠杆(See Through Leverage,简称STL),用一种独特的统一概念解决矛盾和解释危机的主题。这种方法的应用,将防止相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正如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伯努瓦·曼德勃罗(Benoit Man—delbrot)和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这些思想领导者的深刻见解,采用透视杠杆可以转变成能够用于日常决策的工具。我们首先介绍一个新的能将这些观点连接起来的、有关杠杆作用的广义定义。 我们关注以下几点: ·如何解释近来的危机? ·近来的危机与以前的危机,如1929年华尔街大萧条、日本金融危机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为何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此多具有AAA评级的证券,是如何突然间变得一文不值的? ·为什么一些具有高评级、资金充足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突然走到了破产边缘,从而急需政府援助? ·具有持续稳定回报的基金是怎样失去价值的? ·AAA评级的单一险种保险公司和高信用评级的衍生产品公司,为何突然走到了违约边缘? ·众多对风险敏感的监管者、银行家和政治家,怎样错过了全球金融体系试图击碎的、系统性风险的冰山? ·如何将海曼·明斯基、伯努瓦·曼德勃罗、纳西姆·塔勒布和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对这次危机的看法以及见解,纳入本书介绍的新管理工具?这种工具可以用来防止另一次相似危机的发生。 ·作为当前管理体系基础并曾获得诺贝尔奖的数学原理,是怎样被滥用的?其中多数情况发生在现代金融和评级领域,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以前的危机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振市场信心(透视杠杆风险管理新工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肖恩·塔利//理查德·巴西特 |
译者 | 周沅帆//王洋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32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10-6587 |
版权提供者 | Sean Tully and Richard Bassett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