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继《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之后,侯会编写的这本《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隆重推出。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本书囊括古今中外精彩文学故事,引领孩子步入辉煌的文学殿堂!

内容推荐

  侯会编写的《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是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通俗读本,叙说1840年后百年间发生的文学故事。那是现代与传统交汇、白话与文言接轨的年代,文坛上大家林立、鸿篇迭出,气象万千。书中仍采用老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在寒假的25个夜晚,将百年文坛面貌细细描画、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与深受读者喜爱的《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配套,共同展现了古今中外人类文学发展的全貌。文学伊甸园的大门并不沉重,灿烂的文学美景等你去观赏体验!

目录

第一天 诗坛近代换新声/1

第二天 文章新体写自由/14

第三天 侠义公案,快意恩仇/28

第四天 谴责小说,风行海内/38

第五天 戏剧舞台柳色新/50

第六天 新文化的旗手们/61

第七天 俯首横眉说鲁迅/74

第八天 讴歌“创造”的郭沫若/90

第九天 不甘“沉沦”的郁达夫/103

第十天 爆竹声里话“文研”/114

第十一天 茅盾:“子夜”过去是天明/127

第十二天 散文大家周作人、朱自清/140

第十三天 “红烛”诗人闻一多/153

第十四天 梦断康桥徐志摩/166

第十五天 冰心、庐隐:文坛才女/178

第十六天 平民作家舒舍予/191

第十七天 巴金:笔扫“春秋”出“家”门/205

第十八天 曹禺:雨后日出照舞台/217

第十九天 田汉与夏衍,红色戏剧家/231

第二十天 北臧南艾,诗颂黎明/242

第二十一 天天翼感“包氏”,艾芜记“南行”/257

第二十二天 《边城》与《围城》,沈、钱味不同/272

第二十三天 言情妙笔,文坛二张/286

第二十四天 丁玲、立波,笔底风雷/299

第二十五天 孙犁、树理创流派,火树银花庆元宵/310

附:近现代文学家简明词典(按人名音序排列)/324

试读章节

百年文坛,新旧交替

下雪了,老天爷给孩子们送了一份多好的寒假礼物啊!

若是两年前,沛沛准保第一个冲出去,跟院子里的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玩个不亦乐乎!可如今他是高中生了,架上眼镜,照照镜子,很为自己“高深莫测”的新形象暗自得意。看着窗外喧闹的孩子,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把手从门把儿上收了回来。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早就跟爷爷讲好了“换工”条件:放了假,白天他替爷爷抄书稿;晚上呢,继续请爷爷讲文学故事。

“前年夏天爷爷讲古代文学,我没赶上。”好友源源对沛沛说,“去年夏天讲外国文学,我可是一天没落,收获真大!接下来要讲什么?”

沛沛说: “古代文学只讲到鸦片战争,晚清的文学怎么样?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文坛又如何?咱们都请爷爷给说说。——对了,爷爷一再说欢迎你来听。每晚七点半,不见不散!”

沛沛家的西厢房是爷爷的书房,院子里粗壮的大槐树就在窗前,枝权直伸到披雪的屋顶上。屋子里烧得暖烘烘的,四壁都是一墙高的书柜,整齐排列着各种书籍,精装的、平装的,还有线装的……爷爷让小哥俩坐在沙发上,自己还是坐在那张藤椅里,手里也仍然拿着那只摩挲得锃亮的大烟斗。

“先把几个概念搞清楚。”爷爷点着烟斗,吐了一口清烟说,“中国文学的‘近代’,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段;‘现代’呢,则指‘五四’运动以后,直至1949年。1949年以后,咱们习惯上称‘当代’。”

沛沛和源源相互看了一眼,仿佛在说:原来这里还大有讲究。

爷爷接着说:“寒假时间不长,我们也只能讲讲近代和现代。至于当代文学,只好等以后再说了。——不过单是近代、现代,也有百多年的历史啦。

其中近代八十年,比现代长得多。不过这是过渡期,旧文学的发展尚未停止,新文学也正在酝酿;出色的作家和作品都不算多,咱们打算用五天时间做个简单概括。余下的时间,就全都留给‘五四’以后的新文学——那可是大家辈出、巨著林立的时代啊!”

两个孩子不觉往前挪了挪身子,似乎生怕漏掉哪句话。

睁眼观世,林魏发端

讲近代文学,就不能不提咱们中国那段伤心史——早在十九世纪初,西方列强就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中国有几亿人口,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急于寻找市场的列强又怎能不眼红呢?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本属正常,可英国人偏要把鸦片这种东西大量输入中国,一边毒害你的身心,一边又要赚你口袋里的银子,这简直就是公然抢劫!

接下来的历史你们都清楚:1840年,两广总督林则徐奉旨在广东禁烟,收缴了英商鸦片两万箱、二百多万斤,在虎门一股脑销毁了!以后林则徐又组织军民抗击来犯的英国侵略者——正是这场“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幕。

林则徐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有两句诗很有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能对国家有利,搭上性命也要干;一事当前,哪能因个人的祸福而决定进退呢!——单看这两句,诗人的人格已经一目了然啦。

在跟洋人打交道的同时,林则徐开始关心西洋各国的经济、科技、政体情况。他派人专门收集、翻译洋人的报纸书刊;并把收集到的资料交给好友魏源,委托他编成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书,取名《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不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情况,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从前中国自命天朝,把外国视为四夷,根本不屑理会。如今林则徐、魏源开始认真打量这个世界,他们也便成为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啦。

魏源也是诗人,诗学白居易,有《都中吟十三章》等。不过人们更看重他的那部《海国图志》。他在《海国图志》序言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即是说,要抵抗列强的侵略,先要知己知彼,把人家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才有能力“回敬”人家。

是不是掌握技术就够了呢?魏源说,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去掉自己身上的种种顽疾:蒙昧啊,畏难啊,因循守旧啊,营求私利啊,虚夸不实啊……一句话,要想战胜敌人,先要战胜自己!

魏源这篇序言篇幅不长,却提出了改良政治、学习西方的重要主张。文章条理分明,文气畅达,很有说服力。魏源也因此被视为中国改良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啦。

“但开风气不为师”的龚自珍

跟林、魏同时,有个诗人也在严肃思考着中国的前途,他就是龚自珍。其实在讲古代文学时,咱们已经提过他了。

龚自珍是浙江仁和人,他家祖祖辈辈读书做官。他的外公是清代名气很大的文字学家段玉裁,曾作《说文解字注》。

受外公的影响,龚自珍从小就喜欢钻研各种学问。可他对科举八股并不“感冒”,拖拖拉拉考了大半辈子,年近四十才中了进士。官也做得不大,只是个礼部主事,不过是六品官儿。

官不大,他的担当却不小。眼见社会停滞、道德沦丧,他的心情异常苦闷,却只能在诗歌中委婉宣泄。龚自珍十五岁就开始写诗,留存至今的诗有六百多首。有一首七律《咏史》,便是借古讽今的抒愤之作。诗的后两联是: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原来,清代统治者大搞文字狱,搞得人人自危;文人生怕因言获罪,连集会都不敢参加。躲在家里撰文著书,不敢触及国计民生的大题目,只能搞点无关紧要的小学问,换碗饭吃罢了。

秦末有个勇士叫田横,不愿归顺汉高祖刘邦,带着五百个弟兄逃到一座海岛上。刘邦用官爵引诱他,他不肯就范,自刎而死,五百壮士也都跟着一块儿自杀身亡!龚自珍在诗中问道:优秀的中华儿女都到哪儿去了?难道都贪图禄位、做了高官不成?——他是在为文人精神的堕落而感叹哀伤哪!

龚自珍有一组《己亥杂诗》,共三百多首,是他四十八岁辞官南下时在旅途中所作。路过镇江时,他见到成千上万的百姓在祭祀玉皇及风雷之神,于是即景生情写下那首著名的七绝: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材。

◎恃:凭借。◎喑(yin):哑。

他在诗中感慨:九州大地万马不鸣、死气沉沉,太让人伤心啦;真需要一场激荡的风雷来洗刷振作!我期待玉皇能抖擞精神,不拘一格送来各种人才。——不难看出,这个卸了任的小官儿,胸中装的却是整个天下。

龚自珍在另一首七绝中自称“一事平生无龄龅,但开风气不为师”(箭龅,yi he,咬噬,倾轧),意思是,我平生有一事无伤众人:我只开新风,却不以老师自居。——他这话说得有点“狂妄”:能开一代风气的人,分明是天下人的老师啊!

多半是他的“狂妄”得罪了统治者,到江南只有两年,龚自珍便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死因不明。那一年他刚交五十岁。

然而他呼唤社会变革的独到思想,已经对后来者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称他为“近世思想自由之向导”;诗人柳亚子也称赞他是“三百年来第一流”!

P2-5

序言

小时候,家里有一只书箱,记得里面有一套线装的《红楼梦》,一套竖排版的《聊斋志异》;还有几册用文言译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后来得知,那是“五四”新文化先锋刘半农等翻译的。此外还有几本鲁迅先生的著作,素淡的封面、简约的装帧,至今记忆犹新。--遗憾的是,没有一本是专为孩子写的。

以后自己也有了孩子,在书架上挑来拣去,仍没有适合孩子读的书。一日忽发奇想:为何不自己动手写一本让孩子感兴趣、读得懂的书呢?此愿一发,不能自已,于是便有了《中华文学五千年》(分古代及近现代两册)、《世界文学五千年》先后问世。

在写书的五、六年里,眼看着孩子由不及书桌高,长到超过椅子背儿。有这样一位生动的小读者瞪着明亮好奇的眼睛站在你面前,不容你不认真地拣选资料、审慎地思考内容、专注地推敲字眼儿……

一晃一二十年过去了,总体而言,这三本书还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也曾荣获畅销书奖,被列为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参考书,有的还入选“希望书库”。与此同时,在台湾出版的繁体字本也颇受欢迎,成为一些学校的教材及课外必读书。

自去年8月始,《中华文学五千年(古代部分)》、《世界文学五千年》两书经深度修订,由团结出版社插图精编、先后推出,题目易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出版后颇受好评,北京电视台还在读书节目予以特别推荐。

眼下这本《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则是对《中华文学五千年》近现代部分的重订再版。--“百年”是指哪段时间?借用书中“爷爷”的两句话回答:“中国文学的'近代',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段;'现代'呢,则指'五四'运动以后,直至1949年。”两段加在一起,刚好百年出头。

这百年间社会文化的激变程度,超过了以往几千年:传统与现代交汇碰撞,文言跟白话一决雌雄……大时代所培育的作家、孕育的作品,自然也气象万千。

从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到鲁迅、胡适、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闻一多、徐志摩、老舍、巴金、曹禺、沈从文 ……或开风气,或献鸿篇,所谓大家林立。

论作品,则小说有《老残游记》、《阿Q正传》、《子夜》、《沉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激流三部曲》、《边城》、《围城》;诗歌有《凤凰涅槃》、《红烛》、《雨巷》、《再别康桥》、《有的人》、《大堰河》;戏剧有《屈原》、《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散文有《少年中国说》、《纪念刘和珍君》、《背影》、《荷塘月色》……全都堪称经典。

补充一句:一些老作家的创作活动跨越了现代与当代,他们的当代作品在书中也捎带提到--如老舍的著名剧本《茶馆》等。

比较起来,这部《百年经典》是三部书中修订得最多的,有些章节几乎重新写过。全书结构也有所调整,如原书二十五“天”中近代文学只占四“天”,如今增加到五“天”。

此外,又添加了一批新的作家和作品。如以前人们习惯上把梁实秋、林语堂视为“资产阶级”作家,无论课堂上还是书本中,都尽量不提或少提。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的眼光和心胸也越来越开阔,梁实秋的“雅舍”散文还入选中学课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他腾出一把椅子呢?此外,庐隐、林徽因、杨绛等几位女性作家,也都是新书中的“新成员”。

新增的作品也有不少,近代如邱逢甲、康有为的诗歌及曾国藩、林白水的散文;现代则有徐志摩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庐隐的小说《海滨故人》、曹禺的话剧《原野》等等--目的当然只有一个:把更多的珍宝捧到孩子们面前……

为了避免段落太长,本书继承了前两书的做法,把每天的故事分成八、九个小段落,拟写了醒目生动的小标题,并结合内容增插了精美的插图,让孩子们读起来更轻松、更有趣味。书末附有新编的《近现代文学家简明词典》,为小读者(也包括大读者)提供了检索之便。

“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共三种五册(前两种均分为上下册),至此已全部出齐: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古今中外灿烂辉煌的文学成果,全部囊括其中--您愿意听一位饱学而谦和的老人在槐下灯前向您娓娓讲述文学故事吗?那您还等什么?

三部书稿如同三个小姑娘,在诞生一二十年后,长大成人,漂漂亮亮地出阁了。是团结出版社编辑王海燕女士的慧心调教与打扮,促成了这一切。对她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我铭记在心、深表感谢!

侯会

2012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08467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1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5-49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