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课堂(第2版)》为周彬老师课堂三部曲的第一本,主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思考,探寻期间的规律,是一本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的书。
阅读本书,多方位,更系统地思考课堂,教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课堂。
| 图书 | 叩问课堂(第2版)/大夏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叩问课堂(第2版)》为周彬老师课堂三部曲的第一本,主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思考,探寻期间的规律,是一本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的书。 阅读本书,多方位,更系统地思考课堂,教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课堂。 目录 自序 修订版序 我们如何思考课堂 第一辑 教师与教学 1.为谁而教 2.莫把课堂当秀场 3.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脸面而已 4.课堂教学“症状”与“病根”的分野 5.老师,您把自信搁在谁身上了 6.奠定课堂教学的理论底色 7.教学实践:行进在错误轨道上的“流浪儿” 8.教学层级:取乎其上而得其中 第二辑 学生与学习 1.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书 2.以学生的名义解读“学生” 3.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 4.教“好学生”与教“好”学生 5.让学生学习走出迷失之境 6.学生差异:化训育障碍为教育资源 第三辑 育分与育人 1.用“德育”温暖“课堂” 2.并非只有“师爱”才能催生教育 3.探寻被师爱遮蔽的教育真谛 4.学科教学与学生德育的冲突与融合 5.激活“人际关系”中的“教育力量” 6.透视“师生关系”中的“教学价值” 7.教师的“新装”:骗人的“红五角星” 8.搁错位的“教育美德”是教育进步的“绊脚石” 第四辑 课堂与课程 1.从“课堂”到“课程” 2.“教什么”与“怎么教” 3.课程改革究竟要改些什么 4.理清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脉络 5.论“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貌合神离 6.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7.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缘何“反仆为主” 8.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9.老师,您的教学资源还有多少 10.学科教师的教学盲点与学科整合 11.学生为什么要读书 12.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课堂何以可能 第五辑 成绩与成长 1.讨伐月考 2.论“学习质量×生活质量=教育质量” 3.考试成绩究竟是谁的命根 4.支撑课堂教学的目的究竟是谁的 5.考试成绩与幸福学习:对立还是统一 6.课堂是师生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叩问课堂(第2版)/大夏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916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7 |
| 出版时间 | 2012-02-01 |
| 首版时间 | 2012-02-01 |
| 印刷时间 | 2012-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632.4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68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