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行为研究——以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为中心》作者赵开年
选题新颖、紧扣司法热点难点,从正当化入手,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刑事司法行为的结构化体系,特别是提出了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的判断标准、判断场域与改革途径。这体现了作者的创新与学术贡献。
图书 | 刑事司法行为研究--以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为中心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刑事司法行为研究——以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为中心》作者赵开年 选题新颖、紧扣司法热点难点,从正当化入手,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刑事司法行为的结构化体系,特别是提出了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的判断标准、判断场域与改革途径。这体现了作者的创新与学术贡献。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导论/1 1.1 研究问题/11 1.1.1 刑事司法行为的正当化结构体系/11 1.1.2 刑事司法行为的正当性实践考察/12 1.1.3 刑事司法行为的正当化改革路径/12 1.2 研究价值/12 1.2.1 司法体制改革层面/12 1.2.2 刑事司法主体层面/13 1.2.3 刑事司法治理层面/13 1.2.4 刑事司法秩序层面/14 1.3 研究方法/15 1.3.1 经典法学进路与解释困境/15 1.3.2 社会科学进路与理论选择/24 第二章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结构体系/35 2.1 刑事司法行为目标体系/36 2.1.1 刑事司法行为目标体系作用机制/36 2.1.2 刑事司法行为目标体系序列/36 2.1.3 刑事司法行为目标体系作用评价/52 2.2 刑事司法行为规则体系/57 2.2.1 刑事司法行为规则体系作用机制/57 2.2.2 刑事司法行为规则体系序列/61 2.2.3 刑事司法行为规则体系作用评价/71 2.3 刑事司法行为行动主体/85 2.3.1 刑事司法行动主体作用机制/85 2.3.2 4事司法行为行动主体序列/86 2.3.3 刑事司法行为主体体系作用评价/112 2.4 刑事司法行为交换体系/119 2.4.1 刑事司法行为交换体系作用机制/119 2.4.2 刑事司法行为交换体系序列/120 2.4.3 刑事司法行为交换体系作用评价/122 2.5 刑事司法行为资源体系/128 2.5.1 刑事司法行为资源体系作用机制/128 2.5.2 刑事司法资源体系序列/129 2.5.3 刑事司法资源体系作用评价/159 2.6 刑事司法行为责任体系/162 2.6.1 刑事司法行为责任体系作用机制/162 2.6.2 刑事司法行为责任体系序列/163 2.6.3 刑事司法行为责任体系作用评价/166 第三章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治理实践考察/173 3.1 海外法治国家或地区刑事司法行为分析/173 3.1.1 刑事司法行为准则/175 3.1.2 刑事司法不当惩戒/176 3.1.3 刑事司法监督/182 3.1.4 刑事司法绩效管理/183 3.1.5 刑事司法组织控制/184 3.1.6 刑事司法主体职业利益/187 3.1.7 正视刑事司法的制度成本/190 3.2 中国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的实践/192 3.2.1 政治高层强力推动/193 3.2.2 司法难点重点突破/194 3.2.3 健全检察业务规范/195 3.2.4 健全审判业务规范/198 3.2.5 司法行为专项治理/201 3.2.6 刑事司法实务改良/203 3.2.7 社会公众力量引入/204 3.3 中国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实践评价/205 3.3.1 正当化治理环节/205 3.3.2 正当化治理动力/213 3.3.3 刑事司法行为治理的矛盾现象/216 第四章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改革路径/222 4.1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性的标准/222 4.1.1 司法错误论/222 4.1.2 司法价值论/223 4.1.3 司法效果论/224 4.2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性判断的场域/225 4.2.1 司法正当与大局正当/226 4.2.2 整体正当与个案正当/226 4.2.3 形式正当与实质正当/226 4.2.4 程序正当与结果正当/227 4.3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的关系处理/228 4.3.1 刑事司法行为的制度性正当与刑事司法行为的人格性正当/228 4.3.2 刑事司法行为的司法正当与刑事立法行为的立法正当/229 4.3.3 刑事司法行为建构正当与刑事司法行为进化正当/230 4.3.4 刑事司法行为职业正当模式与刑事司法行为民主正当模式/230 4.4 刑事司法不当行为/231 4.4.1 刑事司法不当行为的概念/231 4.4.2 刑事司法不当行为与相关行为的差异/231 4.4.3 刑事司法不当行为的表现/236 4.4.4 刑事司法不当行为的解释/237 4.4,5 刑事司法不当行为的预测/245 4.5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结构体系改革/250 4.5.1 结构体系的关系处理/250 4.5.2 结构体系的改革措施/252 第五章 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的改造:以内部监督制约为例/261 5.1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考察:既有检察职权的限制/262 5.1 1 以程序监督制约/262 5.1.2 以技术监督制约/263 5.1.3 以检察一体监督制约/265 5.1.4 以内部审批监督制约/266 5.1.5 以业绩考核监督制约/267 5.2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反思:现有检察职权的重组/268 5.2 1 现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出发点——功能定位与程序设计/268 5.2.2 现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实际历程——实体目标的强化与法定程序的弱化/272 5.2.3 现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运行逻辑——诉讼程序逻辑与组织管理逻辑/276 5.3 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检察职权的正当配置278 5.3.1 明确内部监督制约的唯一目的:强化法律监督职权的行使/278 5.3.2 内部监督制约的技术性措施:努力避免甚至杜绝“两个滥权两个干扰”/280 结语/285 后记/28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刑事司法行为研究--以刑事司法行为正当化为中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开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407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4.04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