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凡的这本《听审请求权研究》从听审请求权的概念与性质入手,剖析该权利的历史演变及法理基础,并详细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就听审请求权的规定和保障情况,同时反思我国听审请求权现状,最后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探讨了我国应如何完善对听审请求权保障。
| 图书 | 听审请求权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任凡的这本《听审请求权研究》从听审请求权的概念与性质入手,剖析该权利的历史演变及法理基础,并详细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就听审请求权的规定和保障情况,同时反思我国听审请求权现状,最后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探讨了我国应如何完善对听审请求权保障。 内容推荐 在许多国家,听审请求权是当事人的一项宪法权利,尊重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是一国宪法的基本要求。听审请求权是程序保障的宪法基础,听审请求权保障是诉讼正当性的基础,因而也是生效判决具有既判力的根据。任凡的这本《听审请求权研究》论证了听审请求权的法理基础,考察了域外的听审请求权立法及实践状况,剖析了我国听审请求权保障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听审请求权保障的具体建议。《听审请求权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听审请求权的学术专著,对于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推动我国的司法改革以及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录 序言/1 前言/1 导论/1 第一章 听审请求权的意义分析/11 一、听审请求权的概念界说/12 二、听审请求权的性质界定/14 (一)听审请求权是一项权利/14 (二)听审请求权是一项基本权利/18 (三)听审请求权是一项程序基本权/29 三、听审请求权的基本内容/33 (一)受通知权/34 (二)知悉权/36 (三)到场权/37 (四)陈述权/39 (五)证明权/41 (六)突袭性裁判禁止请求权/45 (七)意见受尊重权/47 四、听审请求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48 (一)听审请求权与公正审判请求权的关系/48 (二)听审请求权与裁判请求权的关系/50 (三)听审请求权与诉权的关系/50 (四)听审请求权与程序参与权的关系/54 第二章 听审请求权的法理基础/55 一、人的尊严/55 (一)人的尊严的内涵/56 (二)“人的尊严”由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要求/58 (三)人的尊严的法律意义/62 (四)听审请求权是实现“人的尊严”的必然要求/75 二、法治国家/78 (一)法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78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83 (三)听审请求权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86 三、司法公正/91 (一)公正的含义/91 (二)司法公正与听审请求权的关系/92 四、司法民主/98 (一)民主、司法民主的含义/98 (二)听审请求权是司法民主的内在要求/100 第三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听审请求权的考察/107 一、英国昕审请求权的立法与保障/107 (一)自然正义与英国听审请求权立法/107 (二)英国对听审请求权的保障/112 二、美国听审请求权的立法与保障川4 (一)正当程序与美国听审请求权立法/114 (二)美国对听审请求权的保障/116 三、德国听审请求权的立法与保障/126 (一)德国听审请求权的立法/126 (二)德国听审请求权的保障/129 四、日本听审请求权的立法与保障/138 (一)日本听审请求权的立法/138 (二)日本听审请求权的保障/139 五、我国台湾地区听审请求权的立法与保障/141 (一)我国台湾地区听审请求权的立法/141 (二)我国台湾地区听审请求权的保障/142 六、国际性文件关于听审请求权的规定/149 第四章 我国听审请求权现状分析/154 一、我国听审请求权立法现状/154 二、我国听审请求权保障现状/156 (一)送达方式多样,保障了当事人的受通知权/156 (二)规定了当事人的阅卷权及证据交换制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悉权/157 (三)规定了当事人的陈述权和辩论权/158 (四)制定了一定的证据规则,保障当事人证据收集权/159 (五)规定了法官“释明”及法律见解开示,避免突袭性裁判/159 (六)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开展/160 三、我国听审请求权保障中存在的问题/161 (一)“送达难”导致当事人受通知权难以实现/161 (二)滥用缺席判决,剥夺了当事人到场权/164 (三)“辩论权”规定粗糙/164 (四)证据收集制度不合理,证明权难以充分实现/165 (五)证据交换制度不完善,当事人知悉权不能被充分保障/167 (六)举证时限制度不合理,当事人提出证据权容易受侵害/168 (七)法官释明、心证公开义务规定不全面,容易出现突袭性裁判/168 (八)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较大、法律援助质量有待提高/169 第五章 我国听审请求权的保障/172 一、改进送达制度/173 (一)送达与听审请求权的关系/173 (二)改进送达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174 二、完善证据收集制度/180 (一)证据收集制度对于听审请求权保障的意义/180 (二)完善证据收集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182 三、改革证据失权制度/189 (一)我国证据失权制度现状/189 (二)改革证据失权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191 四、强化法官释明义务/193 (一)释明与听审请求权的关系/195 (二)强化法官释明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198 五、进一步公开法官心证/204 (一)心证公开与听审请求权的关系/204 (二)促进我国法官心证公开,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207 六、促进法官法律见解开示/215 (一)法律见解开示与听审请求权的关系/215 (二)促进法官法律见解开示,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218 七、完善法律援助制度/224 (一)律师职业的人权保障功能/225 (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227 八、构建我国听审请求权的救济制度/233 (一)我国听审请求权救济制度之现状/233 (二)我国听审请求权救济制度之构想/235 参考文献/241 后记/26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听审请求权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任凡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2863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8 |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5.1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6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