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家族潮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引领时尚,富有个必一,思想超前。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引领潮流。不只是表面的,更注重于思想。是走自己的路,做真实的自己。是现代的用语,却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不是传说,是民国!!!

由杨大远编著的《民国家族潮人》以幽默通俗的语言,风趣地介绍了民国七个家族的著名潮人,全景式地再现令人惊艳的民国范儿,让您在悦读生活之中美不胜收,感受浪漫夏季带来的清爽书香。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个性的时代,这是一个提倡创意的时代,潮人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是潇洒生活的创造者。谁是潮人呢?假如,你开窍了,你就是其中的一员。

《民国家族潮人》共七章节,内容包括许氏家族,宋氏家族,陈氏家族,粱氏家族,张氏家族,唐氏家族,孔氏家族。

《民国家族潮人》由杨大远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许氏家族

 一、许应鑅:老百姓叫他“许青天”

  1.苏州有个许青天

  2.办事认真,才长心细

  3.姻缘前定:许应鑅和鲁迅师祖俞樾

 二、许广平:鲁迅的乖姑

  1.许家有女初长成

  2.初初相见

  3.两地书

  4.月亮惹的祸

  5.乖姑要乖,保养好自己

  6.我可以爱

  7.厦门相思到广州

  8.十年甘苦两心知

  9.出版鲁迅作品

  10.豆豉、萝卜糕

第二章 宋氏家族

 一、宋嘉树:为中国培养超人的阿虎

  1.三朝宰相韩琦后,无缘科举走南洋

  2.改名宋嘉树,在美思读书

  3.皈依基督始学习,爱在圣三一学院

  4.挂着时尚辫子的传教士

  5.我已经结婚了

  6.上海滩大亨

  7.红帮阿虎

  8.革命赞助商

  9.培养超人的育儿经

 二、宋子文:他在联合国中有一把交椅

  1.哈佛博士剩男的传奇爱情

  2.从财神爷到行政院长

  3.清炖龟肉

第三章 陈氏家族

 一、陈宝箴:嚼来却是菜根甜

  1.陈家的科举梦

  2.孝子举人成功

  3.陈宝箴的三把火

  4.遭遇王树汶案

  5.开府湖南

  6.十六天魔舞:乱舞飞扬

  7.英雄落寞:

 二、陈三立:雨满当年琴志楼

  1.维新名公子

  2.独立之精神

 三、陈寅恪:芙蓉泪,樱桃语

  1.流年往事如烟云

  2.再生有缘于端生

  3.寅恪见我应如是

第四章 粱氏家族

 一、梁启超:写下1400万字的超级作家

  1.神童梁启超传奇

  2.子建再世广陵散

  3.传说中的证婚词

  4.李蕙仙、王姑娘、何蕙珍

 二、梁思成:文章 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1.建筑大师的建筑人生

  2.琴瑟和鸣和谐曲

  3.徽因在水一方

  4.张幼仪:徽因一直“爱”着志摩

  5.宅女林徽因

  6.痒痒的甜蜜

  7.红笺小字悼志摩

  8.八宝箱里的秘密日记

  9.南北呼应

  10.为徽因终身不娶的老金

  11.林洙眼中的思成和徽因

第五章 张氏家族

 一、张颂贤:盐票升值记

  1.10万两的盐票升值到100万两

  2.打造金饭碗的大盐商

 二、张静江:他就是传说中的民国奇人

  1.八字缺水

  2.巴黎侠客行

  3.密码ABCDE

  4.中国第一次有思想之暗杀

  5.一个古董箱炸死一个军长

  6.新铁路之父和西湖博览会

  7.张静江与蒋介石的恩怨

  8.五朵金花

第六章 唐氏家族

 一、唐廷枢:中国可无李鸿章 ,但不可无唐廷枢

  1.从小职员到高管

  2.从外企买办到国企总办

 二、唐国安:清华第·任校长

  1.留美幼童的苦涩年华

  2.万国禁烟会上发表长篇英语演说

  3.千秋家国梦:用爱心护送赴美幼童

  4.水木清华,自强不息

 三、唐绍仪:民国第一任总理

  1.可爱的小蝴蝶结

  2.一个“海龟”的高官人生

  3.三月内阁总理不好当

  4.城头变幻大王旗

  5.三年中山模范县长

  6.大花瓶里藏着小利斧

第七章 孔氏家族

 一、孔祥熙:一个“80后”的人生

  1.善于募钱的“海龟”

  2.孔先生经商

  3.赤字财长,提前(钱)快乐

  4.从行政院到蝗虫谷

  5.几度夕阳红

 二、孔令伟:一个豪门剩女的神秘往事

  1.小妹妹,大背头

  2.犀利妹妹枪战龙三少爷

  3.17只宠物狗下飞机

  4.军统少将道歉

  5.胡宗南险些成了孔二小姐老公

  6.孔二小姐差点做了卫立煌的老婆

  7.孔二小姐意中人林世良

  8.豪门剩女的神秘晚年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许氏家族

许氏家族是广东名门望族。自乾嘉时代富甲一方的大盐商许拜庭发家致富以后,家族内名人辈出。

许祥光,许家第一个举人,率族人在广州高第街建造“许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他带头捐银6万两,募集捐银40万两,购买枪械粮草,坚守广州,并以粤绅名义致函英军司令文翰,迫使文翰贴出“严禁英人入城”的布告。

许应骙,许家第一个翰林(官名,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总裁会试的第一个广东人,为人强硬,连光绪皇帝都“怕”他,人称“戊戌黑旋风”。后授闽浙总督,特赏紫禁城骑马。

许应鑅,官至浙江巡抚(官名,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民间称他为“许青天”。

许广平,许应鑅的孙女、鲁迅先生的夫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

许崇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粤军总司令,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

许卓,许广平的堂弟,24岁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委。

许崇清,教育家,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曾任广东省人民

政府副省长。

一、许应鑅:老百姓叫他“许青天”

1.苏州有个许青天

许应鑅,字昌言,号星台,1820年出生。他从小聪敏好学,被录取为广州府学生。府学是一个府的最高学府,其学生称生员或文生,就是民间所说的秀才。

1843年,23岁的许应鑅考中举人。

1853年,33岁的许应鲽以会试第十二名的成绩考中进士。

当时,考中进士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不光亲戚邻居羡慕,父母也觉得脸上有光。

皇帝钦赐进士后,也就成了天子门生。照例要授予官职,因此许应鑅被授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一职。就这样,许应鲽当了一段时间的京官,后来外任为地方官。

当京官虽好,但也有难处,至少在收入方面,不如地方官丰厚。京城万物皆贵,居大不易;加上应酬多,经济压力大,升迁也很不易,能熬到做侍郎(相当于今副部长)就不错了。而地方天地宽,官升得快,更容易大有作为。

许应鲽家是广东大盐商。清代盐商的富裕在史上是有名的,有的大盐商家里吃饭用的是金饭碗、银筷子,许应鑅应该也不差钱。那他当官到底图什么呢?

咸丰、同治之际,儒家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经世思潮。士大夫希望立功名、理弊政、办夷务,而不是埋头书斋、玩故纸堆、搞考据学。同样,许应鲽也想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请求外任。正巧江西临江府知府出缺,他得到了这个缺。

按照惯例,皇帝要召见新任官员。一班人被军机大臣带到乾清宫与皇帝见面,这叫做“引见”。相貌堂堂、五官端正的新官,容易被皇帝记住。当然,长得比较有特色的官员,比如方面大耳、宽额隆鼻、浓眉大眼、厚唇丰颐的更容易被皇帝记住。之后,皇帝要讲几句“爱民如子,民生为本;治安一方,仁义为本”之类的话。

许应鑅长相颇占优势:仪表堂堂、个子又高,算是美男子。而早在钦点进士的时候,皇帝就知道许应鑅的名字,只是未曾与之交谈过。

“你就是广东的许应鲽?”  “启奏皇上,正是微臣。”

“广东地方还太平吗?”

“回禀皇上,广东现在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你将要去临江,听说这个府的游民很多,朕心里担忧。国家养民,以安居乐业为首。你去了要妥善办理,把情形写清楚,放在江西巡抚的奏折中,朕要好好看一看。”

“请皇上放心,微臣到了那里,一定详察民情,让百姓各安本业。”

当时,道台以上的官员才能专折奏事。知府的官职在道台之下,只能附奏了。皇帝亲自要求许应鑅附奏,说明很看重他。后来,许应鲽到了临江府,把游民的事办理得十分妥当。

知府集政治和行政首长于一身,一个府要管好几个县,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兼市长。

不久,许应鲽调为南昌府知府。一个省的所有知府中,省城的知府是老大,叫做首府。知府和巡抚走得很近,但是也很累,除了处理政事外,还要迎送过往考察的长官,清代把迎送过往考察的长官叫做办差。办差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官员能否升迁。

之后许应鑅升任广饶九南兵备道兼九江关监督,由知府升为道台。

九江关监督是个“肥缺”,江西省进出口货物都要经过此关。江西的上司洞若观火,了解许应鑅有经世之才,办事能力强,更为重要的是其为官清廉,所以才放心地让他既当道台又管关差。P1-3

序言

许多年以来,历史课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形:老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把教科书念完了,学生在讲台下也睡着了。

我做历史老师时,虽然没有照本宣科,但还是经常有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

记得有一节课,坐在后排的一位同学头一栽一栽的,看样子快要睡着了,我便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杂交水稻之父’是谁?”

那位同学睡眼蒙咙地站起来说:“哦,叫什么隆的……对,‘是吴奇隆!”

同学们哄堂大笑。

我没有生气,笑着问道:“吴奇隆什么时候发明了杂交水稻啊?”

为什么这个同学只记住了吴奇隆呢?我想并不是他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历史没有引起他的兴趣,因此没能记住。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来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没想到,效果还很明显,立竿见影。

有一天,一个学生匆匆忙忙地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让我扮演苟子吧!”

我愕然,从未听说何朝何代有“荀子”这号人物。想到课上刚刚讲过百家争鸣,我猜他是把“荀”错认成“荀”了,便笑着问他:“让你扮演可以,但是你说的这‘荀子’是不是荀子昵?”

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您怎么连‘苟子’也不知道?我写给您看。”说完在纸上写下“荀子”两个字。事后我想,不管是‘苟子’,还是荀子,是学生觉得历史有趣了,才想要扮演这个历史人物的。

现代人越来越关心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对与生活距离遥远的历史似乎失去了兴趣。我想人们不太喜欢读历史书,是不是因为写书的人把历史写得太无趣了呢?那么,今天我就给读者一本有趣的历史书!

也许你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却不了解他的真实性格。其实鲁迅先生不但文笔犀利,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

也许你并不知道“宅女”林徽因早年那些微妙的爱情往事;不知道张静江是如何用一个古董箱炸死袁世凯手下一个军长;不知道民国第一任总理是谁;不知道孔祥熙是如何从行政院混到蝗虫谷;不知道孔二小姐是如何枪战龙三少爷……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杨大远

2011年5月8日

后记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提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

第三境也。

这三种境界,步步深入。

第一种境界典出晏殊《鹊踏枝》,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选择阶段。西风吹落叶,天凉好个秋,独自一人上高楼,将那天涯路望尽,寻找一条合适的道路。

第二种境界典出欧阳修《蝶恋花》或柳永《凤栖梧》,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奋斗过程。走上道之后,不磨蹭,不折腾。遇到困难别害怕,碰到挫折有信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衣带宽了不后悔,颜色憔悴也值得。达到这境界,成大事,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种境界典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收获阶段。

近观民国这成就事业、人才辈出的七大家族的资料,合在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三种境界上,也八九不离十,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这些家族的先人,大多数都不过是耕读小民。他们艰苦创业,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经历几重境界,或成文化世家,或成商界豪门,或成政坛翘楚。所以,博学鸿儒,富商巨贾,才子佳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惟有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才能成就这样的大事业。

这些家族的开创人,历经辛苦成就一番事业。而他们的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锐意有为,得以更上一层楼。尤为可贵的是,这些家族除了于国于家有贡献外,还热心社会慈善事业。他们赈济苍生的情怀和善行,更是一种大爱的境界。

这些家族,有的富甲一方,如“宝马雕车香满路”;有的诗酒风雅,如“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有的高风亮节,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他们的追求、努力和情怀,让人心有戚戚。写作之际,我时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时而深思熟虑,感慨万千。

由于我掌握的材料有限,难免会出现错漏和偏颇,欢迎读者朋友赐教斧正,不胜感激。本书引文的书名,限于体例,不一一注出,仅列参考书目,在此特别致谢。同时,诚挚地感谢本书的编辑老师,感谢给我帮助的前辈和朋友。

希望这本书的文字,能给大家的阅读生活增添一些快乐。

杨大远

2011年5月8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家族潮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大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562053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