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成才编著的《新俄罗斯观察》一书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重大事件。它从总体上记叙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这些文章多是作者任新华社分管苏联东欧地区新闻报道和调研工作以及任莫斯科分社社长期间撰写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看法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立场。作者当年对那些不仅影响苏联命运,而且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叙、冷静分析和对形势走向的判断,都被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图书 | 苏联末日观察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万成才编著的《新俄罗斯观察》一书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重大事件。它从总体上记叙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这些文章多是作者任新华社分管苏联东欧地区新闻报道和调研工作以及任莫斯科分社社长期间撰写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看法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立场。作者当年对那些不仅影响苏联命运,而且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叙、冷静分析和对形势走向的判断,都被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序 言 作者的话 第一章苏联:从动荡走向解体 苏联第八任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苏联党报记者:戈尔巴乔夫地位维艰 亚美尼亚骚乱的前因后果 苏联少数民族骚乱及其影响 苏共中央为何禁止滥发勋章 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扬起政治改革之帆 中国著名专家评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 戈尔巴乔夫出奇制胜 苏联领导机构改组与改革 析克宮人事大变动 苏军九巨擘 悉数换新人 苏联选举制度的重大改革 苏联各界激烈竞选首届人民代表 苏联人民代表选举拾零 “叶利钦现象”引人注目 叶利钦替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成员 苏政治体制改革迈新步 雷日科夫为何连任总理? 戈尔巴乔夫执政四年 立陶宛独立——戈尔巴乔夫面临新考验 苏共中央二月全会激辩苏共行动纲领 苏共28大后的苏联政局: “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个大问号 苏联第四次人代会 从两会看“8.19”事件后的苏联政局: 原来的苏联已不复存在 乌克兰将成为欧洲重要的独立国家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的政策主张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竞相争取军队支持 苏联军队面临被割裂厄运 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一山二虎长不了 戈尔巴乔夫表示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总统被勒令月内辞职 通往独联体的道路不平坦 阿拉木图会议结果:先独后联 分歧依存 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苏联正式解体 独联体明斯克峰会面临五个难题 独联体明斯克会议成果有限 白俄罗斯:独联体诞生地 俄罗斯:最大的独联体国家 独联体现状及前景 叶利钦其人 叶利钦政权能维持多久? 第二章 苏美关系:从全面对抗走向全面缓和 第三章 中苏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 第四章 苏胶史谜解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联末日观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万成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119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2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512.56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