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潜望镜文丛/明德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恐龙是不会灭绝的,它以基因的形式,或者说以DNA的形式在人类中播撒,借以保持其历史的连续性。在媒介和高科技畸形发达的今天,文学或诗的语言,这个奇异的“物种”,或许会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濒临灭绝,但它同样会以特殊的形式混迹于新的语言和符号世界,在其中播撒文学的基因。张柠所著的《白垩纪文学备忘录》的内容既有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评价,也有对古典作家和经典名著的细读和全新阐释,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媒介与科技高度发达时代的文学境遇。

内容推荐

张柠所著的《白垩纪文学备忘录》以“白垩纪文学备忘录”为名,是因为作者认为,在媒介与科技畸形发达的今天,文学或诗的语言这个奇异的“物种”,或许会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濒临灭绝,但它同样会以特殊的形式混迹于新的语言和符号世界,并在其中播撒文学的基因。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的内容既有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评价,也有对古典作家和经典名著的细读和全新阐释,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媒介与科技高度发达时代的文学境遇。本书在写作上一改书斋式的枯燥文风,偏重阅读感受和经验阐释,视野开阔,思考深刻,文字流畅可读。

目录

第一辑 文学的荣耀与遗憾

 一、近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艺术滑坡

 二、奈保尔:想象的故乡和作家的童年

 三、库切:从“精神分裂”到“身份分裂”

 四、镌刻在疤痕上的文字

 五、索尔·贝娄的小说和我们的焦虑

 六、疯狂作者和变态主人公

 七、米沃什:在理想与虚无之间

 八、萨拉马戈及其创作

 九、索尔仁尼琴的批判立场和四不口诀

 十、一个时代的文学病案

 十一、卡内蒂:群众的诞生和分类

第二辑 语言尘埃中的珍珠

 一、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二、贪婪世界里的现代孤儿

 三、胡安·鲁尔福小说中的乡土世界

 四、道的陷阱和脚的诗学

 五、庞德的诗歌和作家的写作立场

 六、文学对疾病的重新阐释

 七、苏珊·桑塔格的创作与批评

 八、两个囚徒的逃亡故事

 九、莫斯科日记:一本迟到的书

 十、贵族美学灯塔的熄灭

 十一、书商的魔法和孩子的梦

 十二、文学细读与农耕理想

 十三、80年代“萨特热”回望

第三辑 白银时代的遗产

 一、白银时代的遗产

 二、茨维塔耶娃:爱黑夜的人

 三、阿赫玛托娃:为亡灵弹奏

 四、吉皮乌斯:慌乱的回声

 五、马雅可夫斯基:致命的激情

 六、皮利尼亚克:在劫难逃

 七、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

 八、托洛茨基:革命家与文学批评家

 九、奥库贾瓦:吟游诗人的歌声

 十、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吻》

 十一、巴别尔和俄国的短篇传统

 十二、思想史和异端史

第四辑 伟大而又残酷的天才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文学羊癫风

 二、地下室人、漫游者与侦探

 三、希望·虚妄·信仰

 四、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寓言风格

 五、对话理论与复调小说

第五辑 离家出走的文学幽灵

 一、托尔斯泰与现代性

 二、生死之间:伊凡·伊里奇的复活

 三、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的文学幽灵

 四、附录:托尔斯泰的五份遗嘱和一份说明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潜望镜文丛/明德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46188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53
丛书名 潜望镜文丛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