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编著的《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经典篇目的个性解读,深度挖掘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引导读者通过对渗透着鲁迅独特人生体验的小说典型人物的奖赏分析,来理解鲁迅小说的意旨以及籍此把握鲁迅的思想倾向和哲思。
| 图书 | 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健编著的《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通过对鲁迅小说中的经典篇目的个性解读,深度挖掘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引导读者通过对渗透着鲁迅独特人生体验的小说典型人物的奖赏分析,来理解鲁迅小说的意旨以及籍此把握鲁迅的思想倾向和哲思。 目录 第一章 鲁迅的抉择1 第一节 学医到从文1 解读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原因及其他1 第二节 鲁迅与小说6 人性的表现与鲁迅的小说创作6 第二章 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12 第一节 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倾向12 一、 鲁迅思想的嬗变12 《呐喊·自序》:鲁迅思想的书序体自传12 二、 鲁迅的创作倾向19 砍头情结与鲁迅小说中的杀人场景20 第二节 代表性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30 一、 狂人:一个奇特而复杂的时代呐喊者31 二、 孔乙己:一个从“站着”喝酒到“坐着”用手走路的人43 三、 阿Q:一个以“非常”手段求生存的“非常”人49 四、 《祝福》中的“我”:行走在“做梦”和“梦醒”之中68 五、 七大人:一个封建专制制度的活化符号81 第三章 鲁迅小说艺术的综合分析95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语言:20世纪初语言现代化进程中的丰碑95 一、 语言的精简化:以有限的词语营造无限的意境96 二、 语言的色彩化:以平实的文字传递多样的心境98 三、 语言的个性化:以独特的言语塑造个性的情境100 四、 语言的鲜活化:以多样的修辞营构特指的语境101 第二节 鲁迅的社群意识与小说中的人物群像塑造105 一、 鲁迅对个体价值的认识及其社群意识的形成106 二、 人物群像的塑造和社群意识的揭示107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的寡妇形象与作家的创作心态113 一、 鲁迅小说中的寡妇形象的类型分析和形象意义113 二、 鲁迅的寡妇形象创作心态117 第四节 鲁迅小说中的狗意象分析123 一、 狗意象的内涵123 二、 狗意象的本质126 附录一:鲁迅年表130 附录二:鲁迅小说目录139 附录三:鲁迅著作目录140 后记14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走进鲁迅的小说世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330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6 |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1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40 | 
| 宽 | 168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