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先秦史,就可看到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在相当漫长的原始时代,并不存在什么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贪污腐败,是随着原始公社制的解体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生产而产生的;贪污腐败现象滋生之时,就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始。
《先秦廉政建设和反弹防腐的历史经验》选取了虞夏之际到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内中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史实,从道德建设、体制建设、法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以期对中国当代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图书 | 先秦廉政建设和反贪防腐的历史经验 |
内容 | 编辑推荐 翻开先秦史,就可看到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在相当漫长的原始时代,并不存在什么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贪污腐败,是随着原始公社制的解体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生产而产生的;贪污腐败现象滋生之时,就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始。 《先秦廉政建设和反弹防腐的历史经验》选取了虞夏之际到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内中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史实,从道德建设、体制建设、法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以期对中国当代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私有制阶级国家与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1 第一节 先秦史上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1 第二节 权力与腐败/12 第三节 钱财与腐败/21 第四节 君臣贪色与腐败/28 第五节 制度的局限性与腐败/47 第六节 他们为何走上贪腐之路/55 第二章 先秦廉政建设与防腐反贪概论/67 第一节 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为何要反腐倡廉/67 第二节 “以廉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廉政建设概述/74 第三节 女性与反腐倡廉/87 第四节 先秦诸子在反腐倡廉问题上的理论建树/98 第五节 关于明君贤臣清官廉吏的评价问题/128 第三章 群臣百官的选拔任用与考核奖惩/140 第一节 选贤任能与治国兴邦/140 第二节 考察验证人才与知人善任/160 第三节 公正无私与选贤任能/171 第四节 选官方式/176 第五节 用人之长与用人不疑/190 第六节 君臣百官从政准则/200 第七节 政绩观与官员实绩考核评价/210 第八节 赏罚公正,赏信罚必/217 第四章 道德论与政德政风政纪/228 第一节 先秦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道德论/229 第二节 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255 第三节 反奢倡俭,节用裕民/271 第四节 价值观、公私观、荣辱观/302 第五节 “君子”、“小人”面面观/322 第五章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336 第一节 政府内部的几种监督形式/336 第二节 进谏纳谏与群臣百官互谏/354 第三节 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382 第四节 财政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406 第五节 惩治贪污腐败的法律法规/424 第六章 居安思危,自强不息/450 第一节 夏、商、周三代兴衰存亡律/450 第二节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460 第三节 自强不息,与时俱进/475 后记/48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先秦廉政建设和反贪防腐的历史经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自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668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40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3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