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学论稿》编著者曹明纲。
除了《赋学概论》,这本《论稿》收录的几乎是作者三十多年来有关赋学研讨的所有文字。它的结集和出版,可为古老赋学的现代发展增添一份实在的时代记忆。
图书 | 赋学论稿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赋学论稿》编著者曹明纲。 除了《赋学概论》,这本《论稿》收录的几乎是作者三十多年来有关赋学研讨的所有文字。它的结集和出版,可为古老赋学的现代发展增添一份实在的时代记忆。 内容推荐 《赋学论稿》编著者曹明纲。 《赋学论稿》分上下两辑,上辑为考论篇,下辑为赏析篇。上辑探源溯流,研究赋的特点及其与各种文学体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探讨赋的内在规律及创作特点。下辑是对历代赋家名作的赏析,都是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而又能结合赋自身的特点来做具体的分析。文末又附有历代辞赋名篇题解以供读者参考,提纲挈要,可谓完备。 目录 应该重视对赋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代前言) 考论篇 论赋与诗六义之“赋”的关系 论诗、赋源流说的历史演变 赋的起源和分体特征 也谈“赋出于俳词” 虚拟对话——文体赋创作的一个基本模式 宋玉赋真伪辨 关于汉太常孔臧的几个问题 司马相如对辞赋创作的贡献 西汉抒情赋概论 汉赋创作思想初探 唐代赋的创作和演变 唐代律赋的形成、发展和程式特点 论唐宋赋的尚理倾向 宋代赋述略 元明赋的复古倾向 清代赋的复兴和衰落 赋家心态的辨析与审视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赋体文 略论辞赋创作与旅游文学 评析篇 包举四海而言之的杰作——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 处世困窘的无奈调侃——扬雄《逐贫赋》 奔波在古今交感的行程中——班彪《北征赋》 梦中的田园牧歌——张衡《归田赋》 愤懑不平的尽情宣泄——赵壹《刺世疾邪赋》 游走在得失真幻间——曹植《洛神赋》 乱世古城的苍凉挽歌——鲍照《芜城赋》 生死离别的悲情诉说——江淹《别赋》 智者乐山——王绩《游北山赋》 美景与美文相得益彰——王綮律赋四题 晚来意萧瑟妙笔写秋声——读欧阳修《秋声赋》 赋家眼中的西子湖——白珽《西湖赋》 登高纵览的追忆——张养浩《白云楼赋》 古国胜地记游——何克明《云梦赋》 一份不应被忽视的文学遗产 附:历代辞赋名篇题解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赋学论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明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40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