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畸形的日本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岸田国士(1890—1954)作为作家、新戏剧运动的杰出倡导者而闻名于世。

这本由他创作的《畸形的日本人》从日本人的表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近乎病态的男女关系、装腔作势的虚礼等方面对日本人、日本文化进行了犀利深刻的批判,于批判里,自有一种更深沉的责任与爱。

内容推荐

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触动着中国人的神经。对于日本,无论你恨或不恨,它都在那里,我们都需要对它了解更多。

“日本人的性格是非常变态的。……对上级奴卑膝,对下级凶狠残暴。日本人动不动就杀人,动不动就自杀。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更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心上。”这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眼中的日本人。

“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这是《菊与刀》里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眼中的日本人。

日本人眼中的自己又是怎么样的呢?“日本人在很多方面都是有些畸形的”,《畸形的日本人》作者岸田国士如是断言。基于此,作者从日本人的表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近乎病态的男女关系、装腔作势的虚礼等方面对日本人、日本文化进行了犀利深刻的批判,于批判里,自有一种更深沉的责任与爱。

《畸形的日本人》包括:日本人畸形说、扭曲的人际关系意识等内容。

目录

日本人畸形说

关于平衡感

没有恐惧的生活

扭曲的人际关系意识

风俗改革

话语之美

写给S夫人的信

既然生在日本

文艺与国语

空地利用

试读章节

“二战”结束后,面对悲惨的结局,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自我审视。大家一致认为,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的根源在于长期受军国主义封建政治驯化的国民自身。这个观点被人们每逢必说,成了陈词滥调。再加上日本人总爱相互附和的毛病,煞有介事地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与“民主主义”结合起来,搞得沸沸扬扬,这也成了当下的一种潮流。我认为这种潮流是危险的,尽管这未必能马上引起大家的警惕,但我还是要提出来。说的人只是随口一说,而听的人也只是随便听听而已;即使是有一些需要认真听取的见解,人们也不会认真倾听,总觉得以后还有机会慢慢了解。于是,我们对自己的缺点听腻了、听惯了,变得麻木不仁,不再敏感。

我就是在这种境况下提出“日本人畸形说”的。可能有人觉得这很多余,但我坚信现在正是该把它提出来的时候。这绝不是简单的跟风。即便时下一切都开始进人正轨,但如果不能彻底地进行自我批判,终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就像一个人愁眉苦脸地拿着解剖刀迟迟不敢动手一样,那样是不行的。我在这里提出“日本人畸形说”,就是要鼓励大家勇敢地面对自身的缺陷。

“畸形”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相对于广义的残疾(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者、精神病患者),它专指由于胚胎基因缺陷而导致的身体某些部位外形发生的异常变化。与畸形相类似的还有“变形”。先天性变形是源于体位异常或者胎儿的疾病;而后天性变形则是由于骨骼、关节疾病、麻痹、负重以及损伤造成的。我在这里说的“精神畸形”是指人们在精神方面的功能障碍,它的病理与生理的“畸形”或者“变形”相似。但是它又完全不同于普通的精神病病理,必须从“人类学”的角度找出相应症状,甚至需要等到有一种精神领域的“整形外科”理论和技术出现才能得以治疗。

虽然可以从心理学、性格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我对此不甚熟悉。也许我的论述非常浅显,但是我想尝试着从日本人的性情、智力、风俗和时代特色等方面来诊断一下现代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所谓“精神畸形”。

首先,有必要先确定一下所谓“精神畸形”指的是什么?

为了方便,我想通过与“生理畸形”(严格上讲包括“变形”)的对比来进行说明。通常,我们把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慢性病变导致的身体某些部位或器官外形发生异常变形叫做“畸形”(后天的称之为“变形”),它会使人体呈现出明显的发育不均衡、不协调。比如部分肢体发育过于发达或欠发达,肌肉突然隆起或凹陷,骨骼异常弯曲、缺失与增生,生理器官的挪位、膨胀、萎缩,器官局部坏死或功能障碍,关节活动不便或弯曲变形,皮肤病变,硬化等。精神畸形也可以像生理畸形那样进行分类,但是为了避免单纯罗列概念之嫌,在此我想开门见山直接做具体的阐述。

首先我想从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事例讲起。我曾在一本眼科医学著作上看到过一种疾病,它叫“癔病性弱视”,也被称作是“外伤性神经症”。这种病会表现出很多症状,其中最引起我关注的是“视野狭窄”,它又分为“向心性视野狭窄”“圆筒状视野狭窄”“螺旋状视野狭窄”等各种症状。乍一看来,它似乎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眼病,其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视觉障碍,得了这种病的人连正常视野范围内的东西都看不见。如“向心性视野狭窄”是指一定范围内视野从四周逐渐向_中心缩小;“圆筒状视野狭窄”是指视野范围不会随距离的延伸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螺旋状视野狭窄”是指在视野测定检查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范围内的视野会逐渐变窄。

虽然说这种疾病在眼科医学上被称作“癔病性弱视”,但我觉得它首先应该归属为“畸形”的范畴。其实人们一般的精神机能,特别是思考方式、感受性、注意力等“心理机能”也存在类似的畸形症状。

通常我们会用视野广阔或狭窄来评价一个人。不过如若其狭窄的性质与程度过甚,可能就会表现出某种畸形症状。平时我们会接触到一些畸形的现象,比如考虑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做事爱认死理,生搬硬套,不懂变通;一旦痴迷于某事,对其他所有事情都不管不顾,等等。这些畸形现象都与“癔病”的症状非常相似,我们可以称其为“癔病性心理弱视”。

一般来讲,这样简单地进行横向比较是不科学、不可行的。但是仅仅用“恶习”“缺点”这类词来概括下面我将要讲到的我们同胞的独特性情是不充分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功能障碍,是一种奇怪的习惯,或多或少会给人带来厌恶和滑稽感,因此,在这里我笼统地把它们称为“畸形”。这虽不能和生理畸形一一对应,但希望大家能了解我这样做的意图。P2-4

序言

岸田国士(1890—1954)作为作家、新戏剧运动的杰出倡导者而闻名于世。

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透过风俗而展开的批评、评论。不过,这与战后媒体上出现的风俗批评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战后,日本人对风俗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强。但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新时代的精神与大众新的生活意识就是通过风俗的变化来体现的。大众的思想就是风俗。在战后的文化里,大众参与的比例越大,风俗具有的意义也就越大。

……

但是,既然这种民主主义运动是由在过去的风俗里成长起来的我们来推动的,那么就不可能一点也不受风俗的消极性格(畸形性)所制约。被岸田所指责的并不只有战后的革命家,我们很可能也在其列。

岸田的风俗批评是以战争时期到战后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的,其出色的批评精神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磨炼出来的。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历史紧迫感应该丝毫不逊于岸田所处的那个特殊的时代吧?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副“人类的面孔”,现代日本人的表情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并不是以希腊雕塑或佛像为标准来谈论美丑的。简单来说,日本人的面孔近乎于畸形,它不是那种单纯的五官不整齐,它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那种面无表情的精神状态。

——《日本人畸形说》

态度冷淡、粗鲁生硬有时并非是一个人性格的自然流露,而是作为压制对方的一种手段。为了不让对方小看自己,不慢待自己,故而装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或者流露出一副不关心的表情。如果对方胆小,自卑的话,这一招就应验了。可以说,这种做法在日本非常灵验。这种“无声的威吓”在日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

——《没有恐惧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畸形的日本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岸田国士
译者 杨晓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97634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55.313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5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