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会军和穆德远主编的这本《电影摄影创作》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摄影理论阐释,摄影技术工艺,摄影创作分析,摄影教学梳理。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与摄影有关的专业的师生作教材使用,也适合相关领域从业者、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电影摄影创作/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张会军和穆德远主编的这本《电影摄影创作》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摄影理论阐释,摄影技术工艺,摄影创作分析,摄影教学梳理。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与摄影有关的专业的师生作教材使用,也适合相关领域从业者、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摄影理论阐释 应当正确解释电影的似动现象 摄影:工具还是语言 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延展与突变 电影色彩观念的历史脉络 论电影摄影的角色化特征 浅论摄影创作中场面气氛的营造 纪实摄影 第二章 摄影技术工艺 慕布里奇对运动记录和活动画面显示所做的贡献 感光材料与影像表现方式 近期欧美影片中滤镜和灯光纸的用法浅析 论“逐格拍摄法”的生命力 DV设备的技术、手法与美学革命 谈影片《张恩德》的后期制作——访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洗印分厂副厂长卞桂香 第三章 摄影创作分析 卡明斯基与另类的“真实”影像 欧洲电影摄影师与新好莱坞的影像变革 黑白影像再现红色年代——影片《张思德》摄影艺术赏析 《八月照相馆》的影像世界 细节的讲述——谈影片《最后的武士》摄影创作 女性的传奇——影片《艺伎回忆录》摄影创作回顾 缔造完美影像世界——摄影师鲍德熹与影片《卧虎藏龙》 影像背后——访《可可西里》摄影师曹郁 留银工艺中飞出《凤凰》——访《凤凰》摄影师孟晓清 技术:为影像服务——与摄影师曾念平谈电影《门》 第四章 摄影教学梳理 从历史看到未来——简谈百年中国电影摄影教育史 访问影坛前辈,谈苏联对新中国电影创建的影响——采访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郑国恩教授 种花留与后来人——回忆电影摄影教育前辈孙明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影摄影创作/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会军//穆德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3350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5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