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一个远镜头》编著者黄耀红。
“树人书屋”。就是要创建这样一个积极对话的平台,让所有真诚关注教育问题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其他关心教育的人士,都能汇聚于此,交流、碰撞,激发关于教育理想的点点心火。
| 图书 |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编著者黄耀红。 “树人书屋”。就是要创建这样一个积极对话的平台,让所有真诚关注教育问题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其他关心教育的人士,都能汇聚于此,交流、碰撞,激发关于教育理想的点点心火。 内容推荐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编著者黄耀红。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系名之为“树人书屋”,意在秉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在日渐浮躁的教育世界中,重温一种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教育理想。“树人书屋”将以随笔为基本形式,以对各种教育生活的幽微叙述为基本内容,以切近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方式,促成教育常识的回归。 教育启蒙有赖于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持续不断地对话。 “树人书屋”。就是要创建这样一个积极对话的平台,让所有真诚关注教育问题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其他关心教育的人士,都能汇聚于此,交流、碰撞,激发关于教育理想的点点心火。 目录 媒体人的教育言说/朱永新 第一辑 教育:“顺其自然”与“行其当然” 一声叹息为教育 名师崇拜与思想贫困 “顺其自然”与“行其当然” 教师何以成“通才” 专家泛滥与话语贬值 离“研究”越来越远 教育的温馨 儿子的名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反思 文化是最大的个性 现代之幸与现代之病 从屋顶到星空 媒体,请护送教育“回家” 如此礼仪,给孩子带去什么 没有童话的童年 爱情她是个难题 第二辑 语文教育:将孩子引向哪里 当“写字”遭遇“打字” 不要走向“哲理泛化” “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 岂能只放“马后炮” 踮起脚尖也“够不着” 将孩子引向哪里 培植“湖湘语文” 多少尴尬在其中 选文何其重 莫让孩子成为“套中人” 革命历史文本:如何叩响当代少年的心 如何把握汉字这条“根” 岂能如此求“深度” 重教化,还是重生命 话语里的文化遗痕 话语里的集体无意识 从心灵抵达心灵 第三辑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 教育言说别故弄玄虚 课堂如春泥 善教者善喻 特立独行的智者言说 比文章更重要的 愚人节的生命内蕴 最美丽的体育精神 幸福是一种神圣 最谦卑的时候最接近伟大 诗意·生命·成长 寂寞何止一座城 矗立于心灵的伟大雕塑 树上还有几只鸟 信使的寓意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耀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5652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7 |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4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632.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南 |
| 长 | 213 |
| 宽 | 144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