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宗良编著的《蒲松龄研究丛稿》是文学史系列望岳文库之一,本书主要登载以蒲松龄为主的文学研究与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价值,推动了聊斋学研究的发展,成为国内聊斋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为繁荣蒲学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图书 | 蒲松龄研究丛稿/文学史系列/望岳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邹宗良编著的《蒲松龄研究丛稿》是文学史系列望岳文库之一,本书主要登载以蒲松龄为主的文学研究与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价值,推动了聊斋学研究的发展,成为国内聊斋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为繁荣蒲学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目录 序 序二 第一辑 蒲粲生平考辨 ——兼与蒲先慧先生商榷 蒲松龄生平二考 ——初馆执教与康熙十一年是否设馆于西铺毕家 蒲松龄的崂山之行 蒲松龄与淄西沈氏 蒲松龄与韩逢庥 蒲松龄与赵金人 蒲松龄与西关赵氏交游补考 蒲松龄与王牲交游补考 蒲松龄与李渔交往辨误 对《蒲松龄和陈淑卿》一文的几点质疑 《(陈淑卿小像题辞)考辨》订补 《子笏》诗的作期与蒲松龄诸子的生年问题 ——对几种《蒲松龄年谱》中相关讹误的订正 谈《蒲松龄设馆教书时间的考证》中的几个问题 第二辑 由《聊斋偶存草》所见聊斋诗的整理诸问题 《般阳诗萃》中的蒲松龄诗与聊斋诗的编年问题 对传为蒲松龄儿孙钞本的两种《聊斋诗草》的考察 二卷本《聊斋诗集》探考 《蒲松龄集》误收的一首诗 蒲松龄的《鹤轩笔札》手稿及其佚篇 耿士伟编《聊斋文集》与蒲松龄佚文的新发现 《聊斋俚曲》综论 初稿本《聊斋志异》考 第三辑 《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驳议 ——兼论蒲松龄不是该书的作者 “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 ——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 《醒梦骈言》与吴方言 ——兼论蒲松龄不是该书的作者 路大荒先生对蒲松龄研究的贡献 蒲松龄研究的重要收获 ——评《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蒲松龄研究丛稿/文学史系列/望岳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宗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451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6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文学史系列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5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