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口若悬河的独门秘笈!最实用、最高效的语言方程式!
张海翔编著《与卡耐基说再见》强调实战的口才训练指导,摒弃单一的理论化叙述,着重介绍基于理论而创制的各种训练方法,不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必要性,更要说明“怎样做”的具体方法。比如,口才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声音,除了介绍声音在表现力上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内容,还专门推荐声音训练的腹式呼吸方法;还比如,在介绍公众演讲中的表情时,就详细介绍了目光、微笑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训练的流程设计模型,采用了剑术的理念,以练心练神为基础,先从根本因素方面进行训练,再由内而外逐步练习仪态表情,再向内延伸,训练思维,最后内外结合、融会贯通,进入到口才提升阶段的专项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有针对性,循序渐进。
案例丰富、生动,本书所引案例不仅有著名人物的演讲和对话片段、各类故事小品,还包括了本套训练方法的参与者和学员的现场“活材料”,能让读者朋友从各种示例中体会、领悟到更具体的内容。
《与卡耐基说再见》由张海翔编著。
《与卡耐基说再见》全面揭示卡耐基都没说过的魔法口才秘笈!
为什么千万人追捧的卡耐基演讲艺术没能让你口若悬河?为什么把卡耐基经典著作倒背如流,却只是被理论填满,却仍然像茶壶倒饺子一样有口难言?
卡耐基给了你知识,但是没有给你实训的方法!优秀的理论和技法,只有通过训练才能真正掌握!
口才实训的教学模型取法于剑术理念,以练心练神为基础,将纯理论教学转化为针对性实战训练,从心态着手,由内而外、循序渐进,逐步开始仪态训练、思维激发、语言提炼、情感表达、气场营造,最终迈入“无招胜有招”的口才高手之列!
3.动作创造情绪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例子:老鹰抓小鸡。
老鹰从高空处俯冲下来,迅如闪电。小鸡看到老鹰俯冲下来,会产生一种本能反应:恐惧!恐惧在内心深处升起,这时小鸡会如何动作?
反应之一:飞速地狂奔逃避,使出全身的所有力气,竭尽所能,结果也许小鸡真的能逃脱老鹰的追捕。
反应之二:小鸡也许会完全被吓呆,动弹不得,想迈脚也迈不了,完完全全地呆若木鸡!只能束手待毙!
为什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呢?恐惧究竟是什么?
如果追溯到本质,恐惧是一种情绪的表现。人和所有的动物一样,有四大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惧,就是害怕、恐惧的情绪。
情绪,其实是一种特别的能量,每种情绪都表现出一种生存状态下的能量。惧,就是保命的能量,是四种情绪中最大的能量。
既然是能量,那就无所谓好和坏,关键是如何利用它们而已。利用得好,就是一种建设性能量,就能产生驱动力;如果利用不好,就是破坏性能量,就会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像那只小鸡一样束手就擒。
当我们上台演讲或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也会紧张恐惧,那其实也是一种能量的表现。
如果是建设性能量,表现就是:思路异常清晰、富有激情、大脑运转非常快、反应敏捷、全身充满能量、热力四射,演讲也会非常精彩!
如果是破坏性能量,表现就是: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思路中断、语无伦次、呆若木鸡,结果可能是一塌糊涂!
上台就有紧张恐惧感的人,就是在心里产生了这么一种破坏性能量,结果演讲一团糟,甚至可能成为心理阴影,从此得了上台恐惧症。
要克服紧张恐惧其实很简单。因为恐惧紧张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如何能够把破坏性能量转变为建设性能量,化恐惧为热情,让大脑一片空白变成急中生智的脱口秀。
转化其实非常简单。因为破坏性能量,是内心深处的某一种表现,是向内的辐射,是在限制自己的行动和思路;而建设性能量是向外的,是外在的表现,是在打开自己的思路和情感。
所以,每次上台时,请做到:
大幅度地提高声音,激情地去演讲。
大幅度地打开肢体语言,充满能量地去发挥。
越是紧张恐惧,就越是放不开;越是放不开,声音就越小,越来越拘谨,结果就会越紧张!相反,越是提高声音,就越是充满力量,越是打开肢体动作,就越是放松!
4.预演想象法
据说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菲尔·杰克逊在每场比赛之前,都会在家里作最少四十五分钟的想象预演比赛;运动员也常作心理训练,想象体能发挥到极致的感觉。
口才训练也需要想象。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在演讲比赛时,走上台、行礼、招呼全场,然后是演讲过程中的手势、姿态、表情,甚至想象在演讲结束时,台下响起如雷的掌声……整个过程都在大脑中预演一遍,想象要尽可能地清晰、具体。但千万要注意:一定要想象成功的画面,而不要想象失败的画面!
心理学家发现,想象可以增加自信。我们不但能想象比赛、想象考试,还可以想象成功。自己告诉自己:“不要怕!我一定会成功!我会是最棒的。”
5.死而复生法
公众演讲紧张恐惧其实是避免不了的,即使最厉害的讲师,在陌生的环境或讲到不熟悉的话题的时候仍然会紧张恐惧——这是正常现象。
如果一个不紧张、不恐惧、心跳非常正常的人,那也无法创造激情,无法调动自己全部的力量,反而不是什么好事!适当的紧张感,可以让自己更有张力,更加兴奋,更能充满激情地去演讲。
“死而复生法”,其实是让我们先想到什么是最坏的结果。平时上台讲话恐惧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思路中断、脸红脖子粗、虚汗淋漓或是颤颤抖抖等等,最后无非是丢丑,让别人嘲笑,失去面子——这就是最坏的结果?
其实这样的结果,我们已经重复了多少次了啊!只是还在重复而已。
所以,请记住,即使是最坏的结果:反正死不了,大不了丢一次脸而已!
想到了最坏的结果,那就不要太在乎它。紧张就紧张,恐惧就恐惧,害怕就害怕,颤抖就颤抖,脸红就脸红,额头冒汗也无所谓——当所有的这些紧张的反应产生时,我们可以大声地向听众说出来:
各位朋友,我有点紧张,不好意思。请各位给我掌声鼓励一下!
各位朋友,第一次上台,心有点虚,额头上全是汗水,我要不断地擦拭汗水才能讲得出来。不好意思,各位给我鼓励一下。
各位朋友,我太紧张了,讲话都——都——结——结巴了,希望大家能鼓励我一下。
各位朋友,我口才不好,一上台就紧张,一紧张就忘词。听说掌声能够减轻台上演讲者的紧张度,所以请各位尽量给我更多的掌声。
大声地把紧张讲出来,甚至把紧张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一旦这样,倒反会感觉无所谓了,也越来越轻松了!而越是想掩盖紧张,就会越紧张;越是释放紧张,就反而轻松很多!
6.积极成功的心锚 我们把一个事物或现象与某种情绪或状态之间的这种连结叫做“心锚”。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歌,或者是看到某件东西、闻到某种气味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桩过去的往事,同时心头涌上了一种情绪。俗话说:触景生情,看到一个景象就生出一种情绪来。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不知不觉地已经建立了无数个心锚。比如,有些人一看到肥肉就想呕吐,有些人一闻到汽油味就开始恶心难受。
而我们一上讲台就紧张,也是一种紧张的心锚,而且是负面的心锚。那我们就建立一种正面的心锚来取代它!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有很多值得兴奋的事情发生——发工资、中奖、受表扬等等,只要我们一兴奋时,我们就可以尝试做出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动作,然后重复做这样的动作,当然一定要做到位。重复若干次,就可以形成一种兴奋的心锚!
以后,只要我们在台上一紧张时,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兴奋心锚的动作,立即可以让自己兴奋起来,调整我们的情绪。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解除紧张恐惧的方法!
当然,建立正面的心锚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有时已经在无意识地使用这样的技巧。比如,我们某次演讲特别精彩,然后在准备下一次上台讲话的时候,我们就用心回忆一下当时穿的衣服、系的领带、怎么说开场白,等等。
这其实就是在建立一种成功的心锚!
P26-30
与卡耐基说再见!
人的一生里需要很多种“资本”,口才毫无疑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实力也不仅仅指学识和技术,还包括交际和表达,而这两者都需要把说话变成一种能力和才干。
拥有一副好口才、一个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更容易获得上级的认同和赏识,获得下属的拥戴和欣赏,获得朋友同事的喜欢和帮助。
学口才,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本书正是为广大致力于学习口才、提升口才的读者朋友而推出。
与众多口才理论学习的书不同,本书强调实战的口才训练指导,它具有以下特点:
1.摒弃单一的理论化叙述,着重介绍基于理论而创制的各种训练方法,不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必要性,更要说明“怎样做”的具体方法。比如,口才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声音,除了介绍声音在表现力上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内容,还专门推荐声音训练的腹式呼吸方法;还比如,在介绍公众演讲中的表情时,就详细介绍了目光、微笑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训练的流程设计模型,采用了剑术的理念,以练心练神为基础,先从根本因素方面进行训练,再由内而外逐步练习仪态表情,再向内延伸,训练思维,最后内外结合、融会贯通,进入到口才提升阶段的专项训练。每个阶段的训练有针对性,循序渐进。
3.案例丰富、生动,本书所引案例不仅有著名人物的演讲和对话片段、各类故事小品,还包括了本套训练方法的参与者和学员的现场“活材料”,能让读者朋友从各种示例中体会、领悟到更具体的内容。
口才艺术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书本只是能对读者起到一种指引作用,而读者要想有收获,还必须将书上的建议付诸实施才行。”把优秀的口才理论细化到具体的实施方法,真正实用、实效地训练和提升,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