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广东音乐/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内容
编辑推荐

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

《广东音乐/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卢庆文所著,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

内容推荐

《广东音乐/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卢庆文所著,《广东音乐/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是“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

广东音乐诞生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广泛吸收民问小调、小曲和西洋音乐所长,经过长期孕育演化,终成一朵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艺术奇葩,曾有“国乐”之称,被国外誉为“透明音乐”。岭南人的强壮、硬朗和乐观性格,在音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目录

广东音乐奠基人

群星璀璨的年代

五架头:荡气回肠丝竹乐

乐器改革:援琴鸣弦发清商

奏出独特的岭南风格

天地阔远,乐曲飞扬

演奏家的摇篮

留声机留住岁月之声

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冬去春来,再创辉煌

粤乐传遍五大洲

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试读章节

广东音乐诞生于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成形于清代光绪年间,繁盛于民国年间,从成形到繁盛历时约六十年。广东音乐最初是作为粤剧的“过场音乐”、“过墙谱”或“小曲”,亦有一些活跃于乡间的“八音会”,在婚丧喜庆等场合上演奏,后来渐渐自立门户。广东音乐将广东人的进取、硬朗和乐观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形成是应岭南经济开放、中西文化交流、民主革命新风;承中原、本土文化传统;吸外地音乐文化之营养;纳西方音乐之精华的岭南音乐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

何博众、严老烈是两位著名的广东音乐奠基人,他们以中原的琵琶及海外传入的扬琴技法,构思创作了最早的广东音乐琵琶曲《雨打芭蕉》、扬琴曲《旱天雷》。

何博众,生于1831年,是宋代中原移民的后代,是何氏家族音乐承前启后者。

宋时先祖何昶从中原南迁广东南雄,将中原文化与当地南词融为一体,主奏乐器为琵琶、钟鼓。何昶传之何礼祖,后又迁至广州。1270年,何氏四祖何德明再南迂番禺沙湾镇,在青罗山下买下官田,繁衍后代,财雄势大,成为沙湾何氏宗族集团留耕堂始祖。

沙湾古镇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在八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保留了独具广府乡土韵味的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长期以来,根植于古镇的沙湾飘色、醒狮、雕塑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长盛不衰,体现岭南建筑艺术风格的水磨青砖墙、蚝壳墙、镬耳风火山墙、砖雕、灰塑、壁画等,比比皆是。

沙湾的何氏祖祠“留耕堂”,始建于1275年,是番禺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布局最严谨、造工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粤中宗祠的经典之作,集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于一体,位居番禺清代“四大宗祠”之首,为岭南建筑文化的精华所在,堪称综合性艺术宫殿,是沙镇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P2-4

序言

文化之根基,在于脚下沃土;文化之硕果,在于阳光雨露。两千多年岭南文化,枝繁叶茂至于今,不外得益于两点:根深与吸收。

珠江流域位于五岭之南,但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发祥地。岭南一带依山傍海,河涌交错,古百越先民生于斯长于斯,从早期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后来商贸文明,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无不烙上深深的本土印记,彰显岭南水文化旺盛之生命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菜、广东凉茶、骑楼等,得天独厚,彰显岭南人生活中特有之文化风韵。

百越之地与中原虽关山阻隔,但自秦以降,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之交流,便从未间断,特别是唐梅关古道凿通之后,来自母体之文化养分,更是源源不断输入岭南,消化吸收,成为岭南本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发源于本土之粤剧,其唱腔发展过程中,便吸纳了弋阳腔、昆腔、秦腔、汉剧等外来剧种精华,博采各家所长,自成一格。而韩愈贬潮,东坡谪惠,这些文人之难,却是岭南之福,他们推动了岭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也让南北文化相得益彰。

岭南文化之开放与包容,不仅表现在对待同族同根之中原文化上,更表现在对舶来文化之高调“拿来”。自秦汉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岭南作为始发地及通商大港,千百年来独居中外文化交流之最佳平台。清政府对海关是开了又闭、闭了又开,反复无常,但广州却一直对外开放,即便是闭关政策最严之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州街道上洋商依旧熙熙攘攘。经济往来必定挟带文化交流,文化舶来品纷纷从岭南登陆引进,消化吸收之后,再影响全国。广式骑楼、开平碉楼,便是中西建筑艺术之完美结晶。惠能创立了南禅,其《六祖坛经》被誉为中国人的佛经,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民族化和世俗化。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近现代百年来成为时代的方向标,引领时代潮流,成为最重要的革命策源地。近代中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岭南人中之翘楚如康梁、孙中山等,执改良与革命之牛耳,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都得益于岭南人对世界先进文化快人一步之认同。进入20世纪,广东又一次领潮争先,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经济之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精神,广交会成为海上丝路的新的里程碑,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又是商都文化的一个新标志。

历史进入了21世纪,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提高文化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形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提升广东文化形象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契机下,整理、挖掘、打造岭南文化名片,就显得尤为紧迫。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名片,是增强文化凝聚力的需要,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需要,是塑造文化形象力的需要,对于提升广东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名片,是代表一个地方最具特色度、知晓度和美誉度的整体形象、领域形象、特色形象的标志。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岭南文化精华的浓缩,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广大网民、市民和专家,历经10个月的票选角逐,终于决出了代表岭南文化的十大名片——粤菜、粤剧、广东音乐、骑楼、黄埔军校、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同时评出了十大提名名片——陈家祠、南越国遗址、南海1号、岭南画派、石湾陶艺、潮州工夫茶、客家围龙屋、广东凉茶、粤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丛书的出版,也适逢其时地为宣扬广东的文化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春风润南粤,文化展新姿。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浩荡春风中,在盛世倡文兴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的诞生,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热情,不断掀起关注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成长的社会热潮。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广东音乐/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庆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680756
开本 32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32.765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3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