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火鲤鱼/原创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长篇小说《火鲤鱼》由姜贻斌著,描写了湘中一个名叫渔鼓庙的小乡村几十年来的变迁。作者运用诗意的语言,打破时空,记忆与现实经常混淆和错乱,使小说似真似幻,写出了江南乡村淡淡的忧伤和神秘感,同时具有一种大同情和大悲悯,是一部具有探索性质的小说,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

内容推荐

姜贻斌的《火鲤鱼》充溢着浓厚的情感和诗意的描述,仿若一组写人物的散文共用同一个社会生活背景。小说在整体叙事上没有核心故事线索,且不因循主要情节环环相扣地展开故事。主要人物的故事穿插进行,前后章节分别叙述不同人物的故事,缺乏逻辑关联,打破了传统的叙事顺序。除叙事上的创新,小说还充分运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火鲤鱼》既具有荒诞和魔幻的色彩,同时又体现出细节真实、历史真实和想象虚构相融合的艺术特征。

试读章节

父亲说,这里叫渔鼓庙。

父亲后面站着母亲,母亲后面跟着我们兄弟。

兄弟三个,一个比一个矮,像楼梯蹬子般老实地排着,怯生生地望着大片陌生的农舍和土地。那些农舍除了其中一处非常集中,其他的就显得松散了,东一间,西一间,像一只只庞大的黑乌龟四处乱爬。屋顶是漆黑的瓦片,沉默着,望着高远的天空。炊烟无声地升起,一绺一绺,像是在比着各自娇柔的腰肢,都有点不服气。这里不像我们曾经住过的镇子,房子是密密麻麻的,一条青石板路悠长地从房子中间穿过。镇子上的那种闹热和拥挤,这里没有——我们不由有了许多失望。一条叫邵水河的河流,笔直地从东南方向往西北方向流去,突然在此十分技巧地拐一个大弯,从村子旁边清澈地流过。远远看,像上苍在茫茫大地上,别出心裁地画出一个蓝色的巨大问号。当然,还有一大片银白色的沙洲,像一块巨大的白布摊在大地上。我们没有看见渔鼓庙。

父亲说,这里也叫蔬菜场。

父亲后面站着母亲,母亲后面,仍然排着我们像楼梯蹬子般的三个兄弟。我们新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大片的菜土,长着许多绿色的蔬菜,茄子,辣椒,苦瓜,豆棵,白菜,冬瓜,丝瓜,南瓜……它们还处于幼年期,其表情不一,或幼稚地摇晃着头,或老于世故地保持着沉默。我们没有看到过一片这么大的土地上,生长着这么多的蔬菜。它们无比鲜嫩,眼睛水淋淋的,脸上充满着绿色的湿润的诗意。它们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本来失望的心情,不由地生出一些惊喜。

父亲说,这里也叫湾泥。

父亲后面站着母亲,母亲后面,我们像楼梯蹬子般地排列着。辽阔的天空灰灰的,像用墨水涂上的淡淡底色,那是一种忧郁的色彩,与绿色的菜地形成强烈的反差。忽然,一排大雁由小至大地在天空出现,起先像两行排列整齐的小小句号,渐渐的,豁然在天空中画出一个很大的人字形。它们舒展双翅,轻松而无声地摇摆着,像许多桨叶在整齐地划动。它们是从哪里飞来的?又要飞到哪里去?我们抬头仰视,似乎听到大雁舒畅而疲乏的喘气声,那种声音,很像梦中的细把戏所发出的声音。

大哥说,三爷(这是我老家的叫法,父亲在他兄弟中排行老三,故称三爷),一个地名哪里有这么多的叫法?

父亲不屑地看大哥一眼,说,蠢崽,这有什么奇怪的?比如说你吧,不是也有几个外号吗?蛇皮,打屁虫,狗伢子,这难道不是你么?懂了吗?

我们听罢,嘿嘿地笑起来。

父亲也笑了。

母亲也笑了。  我们的笑声缓缓地朝淡墨色的天空升去,像一柱调皮的炊烟。

我们都说懂了。

大哥没有说话,讪笑着,不好意思地抓抓脑壳。他脑壳上生着疖子,像一座微型的山包。

四周很静,没有人走动,唯独我们站在碎石马路上。我们兄弟和母亲,似乎很不习惯这种冷落和空寂。这里缺少小镇那种久远的闹热,缺少小镇上那种无尽的喧嚣,还缺少那种长长的青石板上的幽幽光泽。

我们的身后,是从汽车上刚刚卸下来的家当,很简陋,床铺桌子柜子,板凳脸盆搓衣板,澡盆铺盖铁锅鼎罐,等等,乱七八糟的像堆破烂。唯有一对暗红色的羊皮漆木箱子十分显眼,那大概是我家最值钱的东西了。这些家当没有搬动时,我们并不感觉到它们的破旧,一旦搬迁,它们破烂和简陋的底细就暴露无遗了。

再往后,是窑山设立不久的矿本部,它坐落在雷公山下,几排简陋的红砖平房,一个阔大的土操场,食堂高高的烟囱,静静地戳向天空,有一种孤独的寂寞和傲慢。那里也好像没有人走动,人们都到哪里去了?偶尔见到一个人的身影,却鬼鬼祟祟的,忽然间就不见了。父亲在那里上班。他来了三个月之后,就将全家也搬来了。

然后,我们跟着父亲,沿着弯曲的小路,把东西搬进一个大院子。

哦,原来这就是站在马路上时,看到的那一处很集中的农舍。

院子有个很大的宅门,大青石砌成的,高墙也是大青石,或许是年代久远,大青石竟然长出许多皱纹,一层一层的,大概是风化了吧,总之,显得几分苍老。石缝伸出一束束绿色的狗尾巴草,白茸茸细毛的野蒿,以及不知名的小草,它们随风营养不良地摆动,让人生出一丝怜惜。

我们走进宅门,再进堂屋门,立即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清凉,丝丝清凉似乎是从地上悄悄冒出来的,不经意就将人的肌肤浸透,顿时,让大汗息将下来。院子很大,地坪也是大青石铺的,显然比走廊矮一米左右。四周是高高的走廊,走廊边,才是一问间房子。走廊边沿,也是大青石砌成的。院子里住了七八户人家,都是当地的农民。我家是唯一的窑山人,住在进堂屋门右手边的屋子。

院子的人见我们来了,无论是大人还是细把戏都来帮忙,这样,小路上顿时热闹起来,弯弯曲曲的人们像蚂蚁一样搬着东西,脸上挂起笑容,像是我家办喜事。或许,他们是以种蔬菜为生吧,所以,我发现他们的笑容都是绿色的,让人感到格外亲切与舒服。

他们听从我父亲的调摆,父亲像沉着的指挥员临阵不乱,让人们将家具各就各位。看似混乱的阵势,显得有条不紊。我母亲忙着发烟,人们没有抽它,似乎感到很新奇,仔细看看,再夹在耳朵上,所以,许多耳朵上的根根白色,很滑稽地在大院子进进出出。

我家终于在渔鼓庙安顿下来,告别了闹热非凡的镇子,来到陌生的长着一大片绿色的地方。我们将在这里生活,将要认识许多人。这里的生活,将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一笔。

刚开始,我们兄弟与那些细把戏有点生疏,当然,没过多久相互间就融洽了。由于我们某些不同的叫法,引来他们大笑。我们称父亲为三爷,称哥哥为巴巴(念四声),称屙屎为拉嘎嘎,称下大雨为下哈雨,等等。总而言之,老家的语言跟渔鼓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那些善良而好奇的笑声弄得我们满面通红。大哥脑壳上的疖子涨得通红,像一粒成熟的蛇泡。

大哥显然恼火了,对那帮细把戏说,我们那里就是这么叫的,你们又怎样叫呢?

有个人揩了揩鼻涕,说,我们喊父亲叫爷(ya),喊哥哥为哥哥,不像你们叫什么巴巴,巴巴?那不就是爷了吗?哥哥怎么是爷呢?

他说罢,嘎嘎大笑,人们也跟着嘎嘎大笑。

我们兄弟也不示弱,立即反击,嘲笑道,说,爷爷爷,爷是个什么东西?难听死了。

我们经常与那帮细把戏为一些不同的叫法斗嘴,相互嘲笑。虽然我们还是顽固地按照老家的叫法,却还是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强迫我们改口。我们只要喊道,三爷——,或是巴巴——,满院子就会响起嗬嗬的笑声。

奇怪的是,渐渐地我们兄弟也改口了,像他们一样称父亲为爷,称哥哥为哥哥了。虽然我们开始都觉得很拗口,不出半个月,也就习惯了。

父亲毕竟是读过书的,很适应我们叫他爷,而我那个愚蠢的大哥就不一样,我和二哥喊他哥哥时,他居然四周望望,惊讶地说,你们叫哪个?

母亲在走廊上搓洗衣服,笑着说,蠢猪啊,叫你嘞。

大哥满面羞涩,自嘲地拍拍脑壳,哦哦,我忘了,我忘了。P002-005

后记

我想记录幸福

——关于《火鲤鱼》

我很少写过后记之类的文字,便也想在这个长篇中写一篇。

我写完第一个长篇之后,一直没有写长篇的想法。我是一个十分懒惰的人,晓得写长篇是很花费力气的,所以,多年也不曾染指长篇。

我们兄弟从小跟随父母,来到湘中一个叫牛马司的煤矿。当时,矿里没有房子,我们就暂居在附近的农村。那时,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还只有九个月,而且,在农村居住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一年多吧。虽然后来搬进矿里的房子,我家却没有割断与那个叫渔鼓庙的地方的往来,我父母,我的兄长们,仍然与他们来往密切。这份感情,至今还是如此。

所以,这么多年来,尽管我全家人都已各奔东西,远离了渔鼓庙,我们却没有忘记那些好心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我年迈的父母去看过他们,我们兄弟更是去得多了,而我家五兄弟一起去看他们,却是2001年的事情了。当时,我们都很愉快和激动,尤其是看到那些长辈和伙伴们。当然,他们也很激动,说,想不到你们一家人还记得我们。我们当然会记得,他们——包括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们——曾经对我家给予许多的关心的抚慰,这怎么会让我们忘记呢?

当然,我们也很伤感,有些人已经去世了,走进他们曾经住过的房子,似乎还能够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以及他们的气息。

几十年来,一切都似乎变化了,一切似乎又没有变化,总而言之,我看不出更大的变化,变化明显的是那些山脉和河流,它们不再树木青翠,高高耸立了,它们不再滔滔而去了,它们的萎缩,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在以前的作品中,我很少写到他们,我只是在长大后才与他们有所接触,所以,发生在他们之中的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我也是后来才点点滴滴地听到的。其中有些人,我甚至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而他们,都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的记忆之中了。说起来,这还是我大哥的一句话,突然激起了我写作的冲动。也就是在我们兄弟去渔鼓庙时,我大哥忽然说,你要写一个长篇嘞。

所以,一回来,我就开始动笔了。。

在这部长篇中,我想以一点诗意的文字来完成它。我还想在结构和形式上,以及写法上有一点突破,尽管我做得还很不够,我却是尽可能地去做。在写作过程中,我是很放松的,甚至还有一点随意性。许多的想法,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开始,我并无多少整体上的构想。

人世间有很多苦难,一种是无法避免的,一种是人为的。比如病痛,地震,海啸,尽管它们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却仍然是属于局部的,短暂的。而如果是人为造成的苦难,就会让更多的人蒙受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却是持久性的,它远远地超过了肉体的痛苦,他们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所以,在长期压抑的生活环境之中,人们都在极其困难地喘气,提心吊胆地生活着,像在深水中挣扎。而在写作时,我总是在努力地想象着他们的美好和幸福,让人惊讶的是,并没有多少的美好和幸福,能够让我记录下来——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姜贻斌

2011年12月1日改于长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火鲤鱼/原创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贻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53671
开本 16开
页数 3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50
17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