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碧玉蝈蝈/中国童话美绘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想给孩子们的,是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满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像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中国童话美绘书系”收录了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亲亲的蛇郎》等故事。

本书为其中一册《碧玉蝈蝈》。

内容推荐

《碧玉蝈蝈》是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之一,由黄蓓佳编著。

《碧玉蝈蝈》简介:

路生自幼丧父,与瞎眼的母亲相依为命。由于上辈人欠了地主李老抠的债,路生十岁起就被迫无偿为李老抠放牛。在一次放牛途中,路生被怪风吹落山谷,跌断了腿。正当他悲愤交加的时候,一位仙人送给他一幅能够预知天气的画。回到家中,路生用这幅画预言了各种天气情况,得到了村民们的信任。李老抠眼馋这个宝贝,以还债的名义夺走了画。谁知当晚,画中的蝈蝈却幻化成一位美丽的姑娘,与路生成了亲。李老抠的儿子垂涎蝈蝈姑娘的美貌,李老抠就逼着路生与其比试。李老抠的儿子会得逞吗?

目录

把最美好的童话给最美丽的童年(序)

碧玉蝈蝈 黄蓓佳

以经典之笔,传递经典魅力——我对中国童话的重述构想(后记) 黄蓓佳

黄蓓佳重点作品目录(附件一)

黄蓓佳儿童文学作品主要获奖记录(附件二)

试读章节

岁月过得真快啊,简直就像时光老人射出的一支箭,一路飕飕地向前,没有回顾也没有彷徨。转眼间路生长到十岁了。穷人家的孩子好养活,瞎眼的母亲天天带着他出门讨饭,有吃的吃一口,没吃的喝点凉水也能熬一天。饥一顿饱一顿,小路生却出落得浓眉大眼,宽肩细腰,修长挺拔,小白杨树一般茁壮。村里的人都喜欢他,他到人家串门,人家就想着法儿给他吃的喝的。他自己也是眼勤手快,力所能及地帮人家干些零碎活儿,还了人家的情,却把人家给他吃的喝的省下来,攒着带给他瞎眼的娘。一村子的人都称赞说,这小路生真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大伙儿还说,路生的瞎眼妈妈有福气,这么多年的辛苦没白吃,有路生这样一个儿,实在胜过有钱人家的良田百亩。

路生的十岁生日一过,财主李老抠就挟着算盘和账本子找到他的破房子里来了。李老抠穿着一身褐色的绸长袍,外面套着一件褐色皮马甲,头上还戴一顶褐色瓜皮帽,远看像颗干瘪瘪的枣核儿。他嫌路生家里肮脏,不愿进屋子,撇着两条腿站在当院里,把路生和他的瞎眼娘叫出来,算盘珠子拨得啪啦啦地响,嘴里叽里咕噜念念有词,临了把算盘哗啦一甩,账本子啪啦一扬,说:“小路生啊,你爷爷早年借了我老爹一斗粮食的债,本生利,利转本,本又生利,现在已经是整整一千吊钱!你爷爷你爹爹都已经死得骨头打鼓了,可是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这一千吊钱,你打算着如何还我啊?”

瞎眼女人眼睛看不见,但是耳朵听得见,李老抠这一说,她马上就愁得黄了脸:“李家老爷啊,我们孤儿寡母,混日子都不容易,拿什么还你的债呢?求求你可怜可怜我们……”

话没有说完,路生上前拉住母亲的手说:“娘啊,我们人虽穷,志气不能短,既是欠了人家的债,求情又有什么用?反正我已经长大了,能够干活儿了,就让我去他们家干活抵债吧。”

李老抠上下打量着他,哈哈一笑:“好,算你还是个明白人。那就从明天起,到我家里放牛吧。我可是有言在先,你年方十岁,不能顶个壮劳力使,让你去放牛,是便宜了你,可你这牛要放得比别人的好才算数。”

“要是我的确放得好呢?”路生理直气壮地问。

李老抠把衣袖一撩,扳起了指头:“我得告诉你,怎么才算是放牛放得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那一天以外,你要给我出够三百六十四天的工。白天放牛要捎带割草,夜里喂牛要捎带起圈。公牛只许长膘不许掉膘,母牛要给我一年下一头小牛。这些事你都做到了,做好了,就能够挣上十吊工钱。”

路生凝神想了想,咬牙点头:“我能够做到。”

李老抠又眯眼笑一笑:“我还得给你说妥三桩事:第一,牛死了要扣工钱;第二,牛掉了膘要扣工钱;第三,牛吃了庄稼还是要扣工钱!”

路生的娘哭出声来:“这么抠的规矩,哪里能够做得到啊,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路生却是个硬脾气的孩子,当下又咬一咬牙,安慰他的母亲:“娘,你别担心,我不会让人家扣我工钱的,我会使出全力做好这些事。”

李老抠眼睛一眨,嘿嘿地笑着,得意扬扬回他的庄园去了。P7-12

序言

黄蓓佳还是那么年轻,我却认识黄蓓佳很久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起在江苏省政协的青年界别组。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出于对作家的崇敬,只能敬而远之,远远地眺望。

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当选为江苏省民进的副主委。这个时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深受孩子喜欢的作品的作者。也知道,她囊括了包含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儿童文学奖项。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虽然距离近了,却只能悄悄地打量。

真正地走近黄蓓佳,是读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由黄蓓佳撰文、一批优秀画家插图的“中国童话美绘书系”,并由此读了她的一些成人小说。

在中国作家中,黄蓓佳是难得的“双栖”明星。有评论家说,她一直联系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一个是成人的世界;一个是童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并巧妙地借助两个世界间的视点转换与音质张力,来追问人性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正因为始终有着童年世界的情结,她对历史变迁和世道人心的表现就充满了生命的痛感,对生命与美的消逝、对成长的困境,充满了伤感。

黄蓓佳自己则说:“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成人文学中,我会淋漓尽致地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我生活当中不能去够到的东西,或者想了不敢去做的,我可以用文学来完成。”

其实,我更愿意把黄蓓佳看成是儿童文学作家,就像我更愿意把泰戈尔看成儿童诗人一样。即使黄蓓佳的成人小说,其实也有着儿童精神,所以她的成人小说即使写至人性幽微处,也并不绝望,总能闪耀着人性至美之光辉。恰如老子云:复归于婴儿。她正是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成人的世界,如此既烛照出荒诞,却又不至虚无。

当听说黄蓓佳要重述中国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努力搜寻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两百篇,通过重新书写使那些优秀故事得以保存。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文学的工作,更是一件文化寻根与固根的事业。无疑,黄蓓佳想做中国的卡尔维诺,她肩扛的是一份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沉甸甸的责任。

走近才会尊敬。当我读完经过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等故事时,我从这些文字触摸到她的心,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那份责任与情怀的炽热,对她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我们孩提时就听过、读过,但现在已经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了。正如她自己曾追问的那样:“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神话。”

经过黄蓓佳重述以后的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故事原型的风格,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语言的流畅优美也让故事更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我相信,这样的改写,是可以实现黄蓓佳最初预期的,即“给孩子们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而这套“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不仅是对中国童话的一次简单的配图,在一定意义上是再次的创造。一方面,黄蓓佳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原作,另一方面。这是在忠于原作的文字基础上,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再度阐发。

美绘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但已经具备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与功能。我曾经说过,在儿童的眼里,图画就是一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也就是说,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儿童就是这个图画世界的国王。

儿童也是通过图画进入图书世界的。图画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要代表孩子们感谢黄蓓佳和为这套美绘本配图的画家们,感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而我希望,有更多孩子通过黄蓓佳的这套美绘本,去感知到一个古老、久远而美好的世界,感知到一个充满神奇事物、一个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更希望,父母们能够抱起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品味这些泛着时光色泽的温馨故事。记得松居直先生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把书本捧在手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与书、与父母,有着最温暖的感应,这是爱在流动的甜蜜时刻,将是让所有孩子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永恒。

相信童话的人,才会相信幸福,才能最终创造并拥有幸福。所以。能写出如此童话的黄蓓佳肯定是幸福的,而能读到这些童话的人们,也同样幸福。

2012年2月28日

后记

从前,童话大多是讲出来的、口口相传的东西。记得很小的时候。夏天吃过晚饭,洗完澡,躺上竹榻,第一个要求便是:外婆讲个故事吧。外婆便一边摇扇子驱蚊,一边慢悠悠地给我们讲起故事。牛郎织女啊,金鱼公主啊,王子仙女啊……许多经典的文学故事和人物,便是以这样的形式、在这样轻松悠闲的时刻,进入我的记忆和心灵的。

如果时代不变,旧日的生活方式永存,我会跟我的外婆一样,把那些流传了百年千年的童话接着再讲述给我的儿孙。

可是,躺在竹榻上乘凉的美妙时光不再重现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大大提前,主动性提高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几乎从五六岁初通人事开始,他们就不再被动地接受大人所讲述的一切,而是自己挑选图书,照单点菜一样。要求大人为他“读这个”、“读那个”。这是一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也是一个照图阅读的时代。五花八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搞笑的故事和直线条的人物、无厘头无主题,加上铺天盖地引进的外国童书,构成了现阶段童年和少年的文学教育。

不免就觉得惆怅。明知惆怅是心态变老的表现,还是惆怅。

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

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

一年秋天,译林出版社赠我一册刚刚由他们翻译出版的《意大利童话》。煌煌六百多页的巨著,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根据本国各地几个世纪以来用各种方言记录的民间故事资料,加以筛选整理,用现代通用意大利语改写而成的.是一本适合全意大利人民阅读,并且便于向全世界介绍的“全意大利的童话书”。翻阅这本书后,我彻夜未眠。不是为书中的内容,是为卡尔维诺所做的工作,他为弘扬本国文学和文字而甘愿奉献的精神。卡尔维诺是中国作家和读者心中何等了不起的文学大师,而且还是最具现代性、作品有如迷宫一般挑战读者智力的大师。如此前卫的作家却写出这样一本有着传统阅读特征的本民族童话,除了归结为卡尔维诺对意大利民族的热爱,没有别的可以解释。

是夜,在辗转反侧之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为全中国的孩子写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国童话。如果说我这样的决定是“东施效颦”,那就让我做一次愚蠢的“东施”吧。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童话。

我决定要原汁原味地写。即便被看成是“守旧”,我也要冒这个风险。我想,我应该比较了解中国孩子的普遍趣味,此前我的很多本儿童小说的热销,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能够被我接受的,也应该能被孩子们接受;能让我感动的,也应该能让他们感动。至于文字,选择用什么风格的文字来表达童话内容?朴实憨拙的?轻松跳跃的?华丽浓重的?试想了几段开头之后,还是决定选择最后一种。

想给孩子们的,就是一次华美的阅读。用饱满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希望我的这个童话书系,每一册都是美文,都有可供在作文中抄录和模仿的华彩片段,或者可供父母们对孩子琅琅读出声来的章节。待这套童话出版后,如果孩子们喜欢阅读它,如果家长和老师们希望孩子阅读它,我的努力就是成功的。如果孩子们读过之后对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有更多的认识,还有兴趣做更多的探寻,我就要为自己的努力而自豪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碧玉蝈蝈/中国童话美绘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蓓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李立珠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62812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