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麟斌编著的《五缘文化与榕台民俗》从五缘文化高度审视榕台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了“五缘文化”理论。本书适合民俗研究者阅读、参考,也用作民俗学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并可供从事海西建设、闽台民俗方面的研究者参考。
图书 | 五缘文化与榕台民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麟斌编著的《五缘文化与榕台民俗》从五缘文化高度审视榕台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了“五缘文化”理论。本书适合民俗研究者阅读、参考,也用作民俗学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并可供从事海西建设、闽台民俗方面的研究者参考。 内容推荐 赵麟斌编著的《五缘文化与榕台民俗》从五缘文化高度审视榕台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了“五缘文化”理论与海西建设、移民与闽台民俗缘、榕台农工商生产习俗、榕台衣食住行生活习俗、榕台生育婚丧礼仪习俗、榕台传统岁时节气习俗、榕台宗教与民间信仰习俗、榕台民间方言艺术文化等习俗、榕台民俗文化与两地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在长期的移民过程中,福州人将当地的生产技术、语言、文化知识、民俗、民间信仰、宗教等传播到了台湾,榕台两地人民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 《五缘文化与榕台民俗》适合民俗研究者阅读、参考,也用作民俗学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并可供从事海西建设、闽台民俗方面的研究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五缘文化理论与海西建设 第一章 移民与闽台民俗缘 第一节 闽、闽越、闽都民俗文化的渊源及特征 第二节 移民与闽地民俗在台湾的历史传承 第三节 台湾民俗的发展和变迁 第二章 榕台农工商生产习俗 第一节 催耕祈雨喜庆丰收 第二节 造船出海祈盼顺风 第三节 百工技艺祖师崇拜 第四节 商贩招徕牙祭借贷 第三章 榕台衣食住行生活习俗 第一节 服饰汉统穿着有道 第二节 饭薯为食钟爱海鲜 第三节 传统民居风水禁忌 第四节 水上交通行旅讲究 第四章 榕台生育婚丧礼仪习俗 第一节 生育习俗多子多福 第二节 六礼新变两姓合好 第三节 尽孝致哀祈福追远 第五章 榕台传统岁时节气习俗 第一节 迎岁祈年祭祖拜神 第二节 元宵观灯众人游神 第三节 清明扫墓踏青春游 第四节 端午辟毒裹粽龙舟 第五节 七夕乞巧中元盂兰 第六节 中秋月饼重阳九九 第七节 冬至搓时祭灶送神 第六章 榕台宗教与民间信仰习俗 第一节 佛道盛行俗化外播 第二节 尚巫信鬼神仙方术 第三节 城隍五帝靖姑文龙 第七章 榕台民间方言艺术文化等习俗 第一节 福州方言乡音心系 第二节 尊师重学科举耀祖 第三节 闽剧十番评话{尺唱 第四节 亲和宽容山海特质 余论 榕台民俗文化与两地交流合作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五缘文化与榕台民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麟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488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7.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