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UFO大全(英文第2版第4次印刷中文首译)
内容
编辑推荐

不明飞行物、空间、目击报告、证据、罗斯维尔外星人……80%的人相信,是美国政府隐瞒了UFO存在的证据。你的看法呢……

《UFO大全》——一部关于不明飞行物与外星人的百科全书。

国际知名的UFO研究专家——杰罗姆·克拉克将从更多角度带你走进UFO研究领域。克拉克曾潜心研究从中世纪的空中飞行物,到“天国之门”惨案的数百个颇受关注的外星人事件,并写过许多证据丰富的文章。他与多位重量级的研究人员、记者,以及世界各地主要的UFO研究组织联系广泛,并一直坚持收集他们关于UFO的看法和论断。

内容推荐

它有变幻莫测的运行轨迹,有快得让人惊恐的速度,有足以灼伤人眼睛的亮光,总是游荡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某个地方,甚至来无影去无踪。

它就是我们常说的UFO。它本身就如它的名字一样,笼统而不确定。

国际知名UFO研究专家杰罗姆·克拉克,在全面研究外星人事件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UFO大全》。在《UFO大全》中,他将与你一道审核更多关于UFO的证据、照片和档案,并对UFO和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作出判断。

目录

简介

前言

UFO术语诠释

A

 奥卡拉雷达探测和目击事件

B

 北达科他州近距离第三类接触

 备受争议的麦克唐纳

 本特沃特斯雷达探测和目击事件

 波蒂奇县目击事件

 布鲁克斯维事件

D

 典型疑似UFO目击事件

H

 海湾微风案例

 航空航天中的拉佩特

 华盛顿国家机场雷达探测和目击事件

J

 近距离第一类接触

 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近距离第三类接触

 吉尔的近距离第三类接触

 金洛斯事件

K

 肯塔基劫持事件

 科威特目击事件

 科罗拉多大学UFO计划

L

 拉塞尔目击事件

 蓝皮书计划

 蓝皮书计划第14号特别报告

 兰根堡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雷德·布拉夫目击事件

 猎鹰湖的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列弗兰目击事件

 卢博克发光体

 罗伯逊特别小组

 洛赫雷文大坝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绿色火流星及西南部的其他光线

M

 马歇尔县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麦克明维尔照片事件

 曼特尔事件

 秘境之旅

 蒙默斯堡的雷达探测和目击事件

 蒙大纳州胶片事件

 摩尔目击事件

 摩洛哥目击事件

 慕洛克空军基地目击事件

N

 纳什—福坦巴里目击事件

P

 帕斯卡古拉劫持事件

 喷火战机

 骗局

 普罗旺斯郊区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R

 日本航空公司目击事件

 RB-47雷达探测和目击事件

S

 神秘黑衣人

 施基默UFO劫持事件

 索科洛近距离第二和第三类接触

T

 汤博目击事件

 唐纳德·爱德华·奇霍

 特林达迪岛照片

 天堂门

U

 UFO超自然神秘理论研究

 UFO与性

W

 瓦朗索勒近距离第二和第三类接触

 瓦伦提克失踪事件

 外星人绑架事件

 外星人假说与飞碟学

 沃尔顿劫持事件

X

 希尔绑架案例

 新西兰UFO影像

 信号计划

Y

 盐湖城目击事件

 伊朗的近距离第二类接触

 幽灵火箭弹

 怨恨计划

 1900至1946年的UFO事件

试读章节

科罗拉多大学UFO计划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空军急切地想要甩下沉重的UFO包袱,在很多美国人看来,“蓝皮书计划”已经毫无信用可言。有些人认为,蓝皮书计划关于UFO目击事件的解释是官方不打算花费任何成本进行调查的敷衍;其他人则认为蓝皮书计划是在掩盖它面对高等智慧来访时的无助。

在蓝皮书计划中,有部分人认为UFO应该属于科学而非军事的范畴,但如果突然中断蓝皮书计划,他们又担心招致民众的强烈反对。那么只有一条路可走:空军必须寻找一个可以接手UFO事务的机构,但没人对这个烫手山芋感兴趣。

1965年8月,美国爆发了全国性的UFO目击热潮,蓝皮书的解释开始受到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记者,甚至目击者的公开质疑。社论作者和科学家们纷纷呼吁进行新的调查,蓝皮书计划的首席科学顾问、西北大学天文学家约瑟夫·艾伦·海尼克提议,让蓝皮书计划设立一个由民间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小组对UFO问题进行新的研究,空军情报主管E.B.勒巴伊少将对海尼克的提议表示支持。

1966年2月3日,六位科学家碰面,组成了“蓝皮书计划审查特别委员会”(又称奥布莱恩委员会,以其主席布莱恩·奥布莱恩委员会的名字命名)。在六位科学家中,有五位与空军科技咨询委员会有关联,唯一一位没有任何背景的是天文学家卡尔·萨冈。尽管所有人都不认为UFO报告与外星飞船有任何关联,但众人都建议“应在合适的时候对某些目击事件进行更加科学、深入的调查”,空军方面应“与几所选定的高校协作”进行UFO调查。

就在此时,UFO事件不请自来。3月20日和21日夜间,密歇根南部出现了多起UFO目击事件,这又重新激起了公众对UFO现象的兴趣。海尼克称“联想到目击事件发生在沼泽中”,“沼气”应该是此事件的元凶。

海尼克的论断引起了全国性的嘲讽,国会于4月5日召开了意见听取会。空军秘书处的哈罗德·布朗向国会三军委员会作出报告,称空军虽然已经在UFO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但仍有“增强科学侧重点”的空间。海尼克还建议成立一个由物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民间特别小组进行详细审查。这个特别小组应用批判的视角对UFO问题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其中存在重大的问题。

在委员会主席L.门德尔·里弗斯和其他成员纷纷表示支持后,布朗认为终于找到了将空军从UFO麻烦中解脱出来的办法。于是他立即组织了一次意见听取会,随后,空军开始通过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AFOSR)来搜罗愿意承担调查任务的高校。

但这一计划遭遇到了众人意料不到的麻烦:AFOSR的罗伯特·希普勒首先败下阵来,随后威廉·J.普里斯开始了他的努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纷纷婉拒了空军的邀请,众高校都无意接手这项饱受争议的工作,它们担心自己可能会因此而声名狼藉;普里斯宣布放弃之后,另外一名AFOSR科学家J.托马斯·拉奇福德继续为此事奔走,他对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寄予了厚望,虽然NCAR拒绝合作,但是它的主任沃尔特·奥尔·罗伯茨称科罗拉多大学可能会感兴趣。

康顿和他的委员会 7月底,拉奇福德上校与科罗拉多大学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德华·U.康顿进行了接触。康顿在政界、商界和学术界都有丰富的阅历和不俗的成就。在二战时期,他曾经服务于曼哈顿计划,并目睹了第一枚原子弹的诞生。1945年,他担任了国家标准局主任一职,一直到了1951年,然后才去康宁玻璃公司担任研发主管。在那之后,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一年。1956至1963年,他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就职,之后才来到了科罗拉多大学。不仅如此,康顿还曾在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教师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等机构担任主席。同时,他还是享有盛誉的美国科学院(NAS)的成员(NAS的成员资格,只有通过邀请才能获得)之一。康顿非常渴望承担UFO计划,虽然当时他忙于著书立作、编辑物理期刊,以及处理大学评议委员会的事务。

空军还需要获得学校方面的确认,在拉奇福德与康顿接触的同时,学校研究所的所长助理罗伯特·J.洛也在征求几位著名科学家的意见。有人警告他,校方可能对此提议敬而远之,他们甚至可能会斟酌研究UFO存在的可能性“是否体面”。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成员威尔·凯洛格则认为应当接受这一使命,洛自己对此计划也表示支持。

在9月份的一次心理学系会议上,斯图亚特·W.库克宣布校方正在谨慎地考虑与美国空军协议进行UFO研究的事宜,整个任务将会由康顿领导。虽然整个计划并不像洛所建议的那样,首先进行心理学研究(洛此时仍不知情),但毕竟需要心理学家的协助。两位成员迅速表示了兴趣,他们是威廉·A.斯科特和大卫·R.桑德斯。次日,库克又单独会见了专长于感知学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韦特海默,韦特海默同意加入进来。

桑德斯后来成为联合首席调查员,从一开始,他就注定会在计划以及因此所引起的纷争中承担重要角色。他是计划中唯一一个事先就掌握UFO知识并且对此感兴趣的人员。不久前,他加入了全国空中现象调查委员会(NICAP),以便可以及时读到它的双月刊新闻通讯《飞碟调查者》。

10月6日,曼宁与空军签署了合作协议,次日,卡罗拉多大学UFO计划正式宣布成立。不久之后,计划的非正式名字“康顿委员会”逐渐流行。洛在其中担任计划协调员。除了康顿、洛、桑德斯之外,委员会还包括环境科学服务局(ESSA)天文学家富兰克林·罗奇、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韦特海默、科罗拉多大学化学家罗伊·克雷格、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师诺曼·莱文、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威廉·K.哈特曼和他的行政助理玛丽·卢·阿姆斯特朗、科罗拉多大学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艾尔、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家丹·卡尔伯森、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沃兹沃思。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还有其他的科学家加入进来,承担次要、暂时或突发的任务。

大部分公众对此举表示赞同。NICAP表示其将与康顿委员会通力合作(虽然NICAP主任唐纳德·E.奇霍私下仍然担心空军将会是幕后的操纵者),并积极地将相关的案件报告提交给康顿委员会。作为外星生物假说的支持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大气物理学家詹姆士·E.麦克唐纳在康顿个人的声誉和才干的影响下,也重新活跃起来。

在合同签署后两周,海尼克回到了博尔德。在富兰克林·罗奇的家中,海尼克见到了康顿和其他的委员会成员,虽然觉察到康顿基本上是否定UFO的立场,但他认为那只是“一个尚未进行详细调查的科学家的本能怀疑”。

P67-69

序言

UFO现象的历史回顾

1947年6月24日,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驾机飞越喀斯喀特山脉时,看见了9个排成“一”字形、时速为1200英里的发光碟状飞行物。阿诺德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对不明飞行物的关注。之后,在美国西北部和其他一些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物体。一位评论员用“飞碟”一词来称呼它们,美国空军则采用了更加正式的术语“不明飞行物”。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明飞行物”这一称呼才专用于指称UFO现象。

飞碟,或者说UFO,其实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发现过,并且还出现过不少与之相关的报道。随着报道的增多,从1896年末到1897年春,美国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研究不明飞行物的浪潮,那时的人们称UFO为“飞船”,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某些国家或者组织在航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产物;还有的人认为,这些不明飞行物和地球以外的生命有关。后来,世界各地开始不断发生UFO目击事件,但除了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外,其余大部分人都会迅速将其淡忘。

第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与UFO相关的信息,并将之宏观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是美国人查尔斯·佛特。他是备受争议的第一部描写UFO的著作《被诅咒的书》的作者,他的其他两部作品《新大陆》与《罗!》也记载了一些u170的情况。二战期间,UFO被称做“喷火战机”,盟军一度怀疑它是轴心国制造出的新武器,而轴心国则认为它是盟军的新装备。1946到1947年间,欧洲北部上空不时有“幽灵火箭”出现,人们最初认为这些“幽灵火箭”与前苏联秘密发射的导弹有关,但后来证实并非如此。

1947年夏,在关注UFO现象的第一次热潮消退之后,官方正式介入调查,同时第一本以《飞碟》为书名的著作于1950年面世。关于UFO,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人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派完全否定UFO,认为UFO只不过是某些人的恶作剧或错觉;另一派人则认为UFO具有极其重大的潜在意义。有一些人开始对UFO着迷,于是在1950年初,第一个UFO研究组织成立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逐渐增多的研究组织,有很大一部分仅仅只是喜爱飞船的人的俱乐部,只有小部分研究组织具有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并且有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有些人自称“不明飞行物研究者”,他们对同期出现的由外星人接触者领导的神秘宗教运动不屑一顾。外星人接触者声称他们能与友善的太空兄弟进行直接交流。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将UFO和一些古怪的信仰牵强地联系在一起而已。

1952年,美国空军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建议,制定了调查不明飞行物的“蓝皮书计划”;该计划还以物理学家惠普·罗伯逊的名字命过名,称为罗伯逊画板。蓝皮书计划澄清了不时出现的关于UFO的负面评价,但其对UFO现象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调查。许多人对于官方的声明都持怀疑态度,认为美国空军在掩盖一些与UFO有关的重要秘密。美国全国大气现象调查委员会(NICAP)成立于华盛顿,其领导者是作为作家和著名的不明飞行物研究者的唐纳德·E.金赫。自1957年开始,这个委员会便在国会听证会上就UFO问题的许多方面向美国空军提出了质疑。

20世纪60年代末期,UFO可能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观点一度失去了科学的支持,uF0现象逐渐边缘化。这时,一些科学家发现最好还是少作这方面的研究,至少在公众视野中,主流媒体对待UFO事件的态度非常随便。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保留着对UFO的迷恋,天空现象研究组织(APRo)与NIcAP等UFO研究组织都推测UFO事实上是存在的,它是生活在太阳系外的某种生命体的高科技交通工具。

1964至1973年间,uF0现象频繁出现,关注UFO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逐渐用超心理学和神秘学来解释UFO现象。这些“新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开始将UFO与鬼魂、恶灵、怪物及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第一代不明飞行物研究者不熟悉的uF0劫持事件被这些“新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大事渲染。

科学界对UFO问题重新产生兴趣主要是约瑟夫·艾伦·海尼克的努力。海尼克多年以来一直担当着空军UFO问题的主要科学顾问,同时他也怀疑官方给出的UFO数据。最后,他还站出来指正了蓝皮书计划的缺点,并且强烈呼吁其采用一种严谨的新方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大气物理学家詹姆斯·E.麦克唐纳也加入了这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他对UFO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谴责了那些否认UFO为外星生命到访之证据的科学同行。宇航员及计算机科学家雅克·瓦利曾是海尼克在西北大学的学生,他在成为著名的神秘幽浮学的领导人之前,曾出版过两本关于UFO的科学著作。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空军的蓝皮书计划掩盖了很多重要的秘密,而且得出的结论通常都是极其荒谬的。1969年1月,该计划委员会公开了一系列正式报告,宣称以后一切关于UFO的深入研究都是非法的。次年蓝皮书计划停止,公众对于UFO的兴趣也逐渐消退。

但是,1973年的秋天,人们再度开始关注UFO事件,这是因为在同年10月发生了一系列与uF0相关的事件。同年,海尼克与芝加哥商人——不明飞行物研究者舍尔曼·J.拉森共同建立了UFO研究中心(CUFOS)。在这个研究中心,科学家及严肃的学者可以进行案例分析、资料回顾,还可以出版自己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揭穿了很多与UFO有关的骗局,这些骗局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公众对于UFO日益增长的兴趣。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地球外存在生命的假设及所谓的政府掩盖事实的说法再度产生了兴趣。在这十年中,有关UFO的骗局更是层出不穷。与1947年9月发生的罗斯维尔坠毁事件具有同样大的震撼力的“MJ-12”事件,就是发生在此期间的。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不明飞行物研究者重新开始对UFO问题进行了探索。富有经验的不明飞行物研究者伦纳德·H.斯特林菲尔德收集了一些关于UFO的事件;两位不明飞行物研究者斯坦顿·T.弗里德曼与威廉姆·L.摩尔对当时非常著名的罗斯维尔事件也开始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后来,其他的调查者也加入到了这项工作中。

在这十年中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UFO事件。在韦斯切斯特与纽约城附近的一些郡出现了许多UFO目击事件;在日本航空的货运飞机经过阿拉斯加边界时飞机上的人们也目击到了UFO;在法国的普罗旺斯还发生了一件留下物理痕迹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事件。许多劫持事件都是因巴德·霍普金的调查及其著作才为人所知的,从那时起,劫持事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也使得人们开始讨论UFO现象的本质及其出现的意图。另外,在布里兹湾和佛罗里达拍摄的照片及相关的报道引发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

20世纪70年代末期,关于UFO现象的争论有很多:有人认为那只不过是大气现象;有人则称在地面上就曾遭遇过类似的UFO事件。那个时期,社会上充斥着与UFO现象近距离接触的报道,就像15或者20年前社会上充斥着日光碟片与夜光不明飞行物的报道一样。更甚的是,这些事情一件比一件离奇,许多不明飞行物研究者都丧失了他们的操守。当人们描述的事情越发离奇古怪时,我们便无法判断到底哪些是骗子的谎言,哪些是真实发生的。

我们的确拥有一些可以衡量UFO留下物理痕迹的价值与意义的科技工具,但那些极其离奇的现象大多没有确实的证据,而将其划归为“与UFO有关的事件”只能说明人的无知或者孤陋寡闻。一些读过民间故事的细心读者或许知道,某些当代仍然存在的传统超自然信仰通常都源于人类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通常是在人们的文化假想和期待的影响下产生的;有些事情,在当事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在传达给别人时却并不那么令人信服,就像我们不会轻易就相信精灵住在岩石下面、人鱼住在海里、怪兽经常在美国乡村出没、一些地球人乘坐太空船去到别的世界一样。但是,当一些离奇的说法出现时,一些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往往会不经考证地将其与超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有的时候仅凭推理就将它染上飞碟的色彩,有时就根据极为单薄的证据来讨论一些案例;他们曾一度希望成为科学家,但很明显他们已经投身于鬼神学的研究了。

对于很多问题,我并不是要锱铢必较,我只是想在此表明一个态度:在本书中,当我引用某个亲历者诚恳的证言时——即使可能这些证言听起来过于不可思议——并不代表我认为这份证言就是事实。我所要表达的观点是:这些事件的亲历者显然都坚信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而这样一些经历有可能是“发生”在介于真实与幻象之中的不确定的某个区域内,或者出现在一些当前心理学还无法了解的深层异常的精神状态下。不管怎样,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大部分的奇异案例,而且这些故事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撑。

那么这些离奇的经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我们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只是简单地回答“不知道”,那么我们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除了有很好的理由可以质疑目击者所述内容的真实性外,《UFO大全》这本书更倾向于不可知论,而不是倾向于神秘主义或者还原简化论等理论,我们认为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UFO大全》是《UFO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缩略版本,由Omnigraphics公司于1997年秋天出版。在本书中,我们重点讨论了重要的案例、现象、理论、信仰、研究计划、人物、骗局以及其他事件,书中几乎囊括了所有与UFO相关的内容。因此读者能对UFO现象有相当全面的了解,其他一些争议性话题则可以在《UFO百科全书》中找到解答。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很多人都为我提供了帮助,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杰罗姆·克拉克

1997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对UFO感兴趣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该书。

——《新政治家》

该书为那些对UFO感兴趣的人提供了视觉、听觉和感觉的盛宴!

——《时代》杂志

在该书中,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UFO的记载。相信你读完本书后,对于UFO是否存在会有更准确的判断。

——《纽约时报》

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认为是政府隐瞒了外星人访问地球的证据。你怎么看呢?本书将为你揭示全部真相!

——《时代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UFO大全(英文第2版第4次印刷中文首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杰罗姆·克拉克
译者 詹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28930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6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11-49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4
183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Visible Ink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