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中国六十年书法史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吴振峰先生的作品曾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新人新作展,第五、八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首届楹联展,首届行草书展,全国隶书大展、海内外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中日、中韩、中新、中马书法联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故宫博物院书法名家邀请展等,获奖十余次,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文化机构收藏或刻石,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

本书为其研究新中国六十年书法历史的专著,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壹 绪论

附录1:关于文字改革问题的情况反映

贰 谷底徘徊静水微澜——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书法

一、1949—1965年代的中国书法

附录2:1957—1966年中外书法交流活动一览

二、“十七年”间的主要书家

三、1966—1976年代——中国书法的畸形生存

四、1977—1980——书法复兴的前奏

叁 百川争流繁荣兴盛——20世纪80至90年代的中国书法

一、历史性转折的标志——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

二、20世纪80年代的书法美学大讨论

三、新闻出版为书法大众化推波助澜

附录3:主要公开发行书法专业报刊一览表

四、学术活动频仍助推书法理论研究深入开展

附录4:全国历届书学讨论会简表

附录5: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一览表

五、各地书法组织的健全为书法复兴提供了保证

附录6:中国书协及各省、市、自治区书协一览表

六、书法展览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展厅文化”

附录7:全国三大书展一览表

七、书法大赛——当代中国的文化风景

附录8:书法大赛活动一览表

八、书法教育为书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九、书法文化交流空前活跃

附录9:1973—2007中外书法交流活动一览表

十、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

十一、书坛重镇——老一辈代表性书法家方阵

十二、灿若群星的书家群体

附录10: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肆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21世纪初即后新时期的中国书法

一、理性回归与多元格局

二、主要书法活动述略

三、书法媒体与当代书法

附录11:主要书法网络

四、艺术市场与当代书法

五、21世纪初的重要学术著作

六、当代最具活力的书法家简介

七、当代书法家群星谱

附录12:《中国书法发展纲要(2005—2020年)》摘要

附录13: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

附录14: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

伍 六十年之篆刻

一、篆刻六十年之回望

二、当代篆刻艺术的理论收获

三、篆刻活动的开展

附录15:全国历届篆刻艺术展一览表

附录16:西泠印社历届全国篆刻评展一览表

四、篆刻社团组织

附录17:主要篆刻社团组织一览

五、当代篆刻精英谱

陆结语

附录18:新中国六十年书法大事一览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中国六十年书法史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振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537146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0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28
15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