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第16辑)》编著者张伯伟、蒋寅。
本书内容包括:诗学文献学、诗歌理论、诗歌史、诗学史、中外诗学比较、回顾与展望、资料、补白。
《中国诗学(第16辑)》收录的《全宋诗》补遗90首、《我侬说诗》版本与藏抄考略等文献学研究,论《柏粱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意味等诗歌史研究,沈德潜“宋诗近腐论”考释等诗学史研究,都以求实创新为宗旨,运用各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新开拓。
| 图书 | 中国诗学(第16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诗学(第16辑)》编著者张伯伟、蒋寅。 本书内容包括:诗学文献学、诗歌理论、诗歌史、诗学史、中外诗学比较、回顾与展望、资料、补白。 《中国诗学(第16辑)》收录的《全宋诗》补遗90首、《我侬说诗》版本与藏抄考略等文献学研究,论《柏粱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意味等诗歌史研究,沈德潜“宋诗近腐论”考释等诗学史研究,都以求实创新为宗旨,运用各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新开拓。 目录 【诗学文献学】 《全宋诗》补遗90首 《诗人玉屑》引书考 高启作品编年补正 《我侬说诗》版本与藏抄考略 《四库提要(词集)》袭用《词律>发覆 屈大均诗文辑佚 【诗歌理论】 中国古典诗歌中居处环境与艺术境界之关系研究 试论古诗的诗意跳跃性与连续性 【诗歌史】 论《柏粱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意味 论珠英、修文学士的诗学成就——初唐文学馆及学士文学研究 开元诗人卢馔及其诗文考论 重提悼亡说——李商隐《锦瑟》诗句解 李商隐《无题》诗与唐传奇关系新证 袁凯与“海叟诗格” 陈寅恪《诗集》中咏海棠系列诗试解——兼与《陈寅恪诗笺释>之作者胡文辉商榷 【诗学史】 “元以曲取士”说与明清科举制度批评 沈德潜“宋诗近腐论”考释 【比较诗学】 理雅各的《离骚》翻译 日本汉诗训读研究的价值与方法论前暗 【资料】 稿本《掬绿轩诗话》校订 【附录】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四辑)日次 <中国诗学》撰稿格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诗学(第1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伯伟//蒋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908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